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親子關係與性別影響兒童內化行為發展軌跡
    (2017) 吳嘉畇; Wu, Chia-Yun
    研究目的:探討不同性別兒童時期至青少年時期的內化行為問題發展軌跡,以及兒童時期親子關係對青少年內化行為問題發展的影響。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兒童與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計畫」建立之長期資料庫進行次級資料庫分析,選取2003年(國小三年級)、2006年(國小六年級)、2012年(高中三年級)及2013年(大學一年級)共四年的資料進行分析;參加其中三個年度的人當作分析樣本共計1850人。使用潛在成長模式(latent growth model, LGM)檢視兒童時期至青少年時期的內化行為發展軌跡,以及兒童時期親子關係對青少年內化行為發展的影響。 研究結果:分析結果發現女生在國小三年級的內化行為問題起始狀態相較於男生嚴重。男生的內化行為問題成長速率為負成長;相反的,女生的內化行為問題成長速率為正成長。兒童時期的親子關係越好(家庭支持高、父母監督程度高、家庭衝突少)時,其內化行為症狀會越輕微;另外,在內化行為發展斜率上,結果顯示當兒童時期有內化行為問題者,成長至青少年的過程,其發展速率呈現正向成長。 研究結論: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時需多關心男孩、女孩在生理、心理不同的變化,特別是青春期時、更應多花時間及心力陪伴子女成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高度的家庭支持、適當的父母監督、減少家庭衝突都能有效的減少青少年內化行為問題。
  • 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復原力與內化行為問題之探討
    (2015) 羅羿甄; Lo, Yi-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中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復原力,及與內化行為問題之現況與相關。研究採用學童之調查研究,研究對象是以民國103學年度上學期台中市公立國小六年級學童共1142個班級為抽樣母群體,採立意取樣共抽樣21個班級。一共發出正式問卷507份,回收491份,經檢查無效問卷12份,共得有效問卷479份,有效回收率96.84%。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家庭主要照顧者並非父母的學童有較高的內化行為問題,男生的內化行為問題較低,與學童復原力較高內化行為問題則較低。最後總結上述研究結果,討論研究限制與可能的未來研究走向,並對學生身心健康照顧提出參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