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心理健康與韌性作為自覺身體健康狀態與生活滿意度的中介作用-以台灣COVID-19三級警戒時金融業為例
    (2023) 楊凡靚; Yang, Fan-Ching
    本篇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台灣地區三級警戒期間金融業從業人員居家辦公型態,了解不同背景變項與韌性、心理健康(憂鬱、焦慮與壓力)、生活滿意度之影響。並探討以韌性及心理健康(憂鬱、焦慮與壓力)是否作為自覺健康狀態與台灣三級警戒期間生活滿意度之中介因子。本研究採匿名且透過網路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蒐集資料時間為2021年8月5日至2021年8月31日截止,研究對象為金融從業人員,包含金融業、保險業、銀行業、證券業等工作者,採取滾雪球式方式蒐集,策略是透過社交媒體如FACEBOOK、LINE等發送邀請給金融業受測者,受測者填寫問卷前皆了解研究目的及同意填寫問卷後開始作答,2021年8月5日至2021年8月31日期間共回收446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共439份。本研究採用R進行SEM,檢視韌性與心理健康在自覺健康狀態與三級警戒期間生活滿意度的中介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自覺健康狀態影響三級警戒期間生活滿意度;韌性、心理狀態(憂鬱、焦慮及壓力)分別在自覺健康狀態與三級警戒期間生活滿意度之間,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結論:除了提升自覺健康狀態外,增加個人韌性程度及減少憂鬱、焦慮及壓力,皆可增加對於三級警戒期間之生活滿意度。建議未來可研究如何提升生活滿意度,並同時可以研擬如何增強韌性及心理健康狀態。
  • Item
    精神疾病患者之自我污名化、家庭功能與 疾病預後之關係
    (2014) 周筱真; Hsiao-Chen, Chou
    研究目的:探討精神分裂症患者與憂鬱症患者之家庭功能是否為自我污名化影響疾病預後的中介因子。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經由國軍三軍總醫院身心科門診就診民眾招募而來,總計納入225位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位、憂鬱症患者75位)。以迴歸分析進行家庭功能在自我污名化對其疾病預後狀態的中介效果之檢驗,其顯著程度經由拔靴法 (bootstrap) 進行估計。研究結果: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污名化、家庭功能與疾病預後達顯著相關。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方面,家庭功能部分中介自我污名化對自尊及憂鬱症狀的影響;在憂鬱症患者方面,家庭功能部分中介自我污名化對自尊、憂鬱症狀、生活品質及無望感的影響。然而,不論精神分裂症或憂鬱症患者其自我污名化對於自我效能的影響中,家庭功能均未有顯著的中介效果。研究結論:精神分裂症與憂鬱症患者的自我污名化經由家庭功能進而影響與臨床預後有關心理狀態。因此,提升精神病患的家庭功能為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疾病預後的可行介入標的。
  • Item
    新北市高中職生休閒參與生活壓力與憂鬱程度相關因素之探討
    (2014) 洪穎晨; Ying-Chen,Hung
    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生休閒參與、生活壓力對於憂鬱程度之相關因素,採分層集束抽樣抽出三所高中和三所高職,共456人為樣本,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研究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休閒參與整體情形屬中下程度,「娛樂型」休閒參與較多;生活壓力偏低,屬「很少困擾」的程度,「學習壓力」、「校園生活壓力」及「自我期許壓力」為主要生活壓力,而約近一半的人屬高憂鬱程度者。 二、研究對象中的社會人口學變項中,「學制」、「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與休閒參與有關,高中生、女生、高社經地位者休閒參與較多,「學制」、「性別」與生活壓力有關,其中高中生、男生之生活壓力較大,而只有「學制」與憂鬱程度有關,其中高中生憂鬱程度較高。 三、研究對象休閒參與與生活壓力整體而言無顯著相關,但參與「閒意型」休閒越多者,其整體生活壓力就越大;而整體的休閒參與越多者,其學習壓力也越大。另外,「閒意型」休閒參與越多者,其憂鬱程度越高;而「家庭家人生活壓力」、「經濟壓力」、「學習壓力」、「校園生活壓力」、「自我期許壓力」、「人際互動壓力」越大者,其憂鬱程度越高。 四、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休閒參與、生活壓力能有效預測其憂鬱程度,並可解釋其總變異數量之43.7%,其中「社交型」、「娛樂型」休閒參與及「自我期許壓力」、「學習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等為主要預測變項,並以「自我期許壓力」最具有解釋力。研究結果顯示「社交型」與「娛樂型」休閒參與越佳,憂鬱程度越小;而「自我期許壓力」、「人際關係壓力」與「學習壓力」越大,則憂鬱程度越大。 根據以上結果可提供教育、衛生單位日後探討青少年憂鬱程度之參考。
  • Item
    國中學生生活壓力、睡眠品質與憂鬱程度相關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
    (2018) 劉亞群; Liu, Ya-Chu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生活壓力、睡眠品質與憂鬱程度之相關。以新北市某國中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集束抽樣,抽取三個年段各四個班共292人,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得有效問卷292份,有效回收率100%,本研究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 自覺健康狀況以中等偏好居多,自認目前健康狀況差及非常差者不到兩成。研究對象的生活壓力中多數回應為「沒有困擾」及「很少困擾」,壓力感受較大的部分為學業壓力及個人壓力。逾四成學生睡眠品質不佳。憂鬱程度部分中重度症狀者佔約一成五。 二、 研究對象生活壓力會因「性別」、「自覺健康狀況」、「家庭社經地位」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研究對象中女生的生活壓力高於男生;自覺健康狀況愈好,生活壓力會愈低。 三、 研究對象睡眠品質會因「性別」、「年級」、「自覺健康狀況」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女生的睡眠品質比男生差;自覺健康狀況愈差,睡眠品質愈差;九年級學生的睡眠品質較八年級學生差。研究對象憂鬱程度會因「性別」、「自覺健康狀況」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研究對象中女生的憂鬱程度大於男生;自覺健康狀況愈差,憂鬱程度愈大。 四、 研究對象整體生活壓力與憂鬱程度呈顯著正相關,進一步分析學業壓力、人際壓力、家庭壓力、個人壓力均與憂鬱程度呈顯著正相關,表示整體生活壓力愈大、睡眠品質愈差、學業壓力愈大、人際壓力愈大、家庭壓力愈大、個人壓力愈大,其憂鬱程度愈高。研究對象睡眠品質與憂鬱程度之間呈顯著正相關,表示睡眠品質愈差,其憂鬱程度也愈高。 五、 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生活壓力、睡眠品質可有效預測憂鬱程度,並可解釋總變異量之60.0%。當控制背景變項及睡眠品質時,生活壓力可有效預測憂鬱程度,並解釋總變異量之31.5%;當控制背景變項及生活壓力時,睡眠品質可有效預測憂鬱程度,並解釋總變異量之6.2%。在控制背景變項後,研究對象的生活壓力與睡眠品質可以有效預測其憂鬱程度,其中生活壓力中的「人際壓力」、「個人壓力」為主要預測變項。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的人際壓力及個人壓力愈大者、睡眠品質愈差者,其憂鬱程度愈高。   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提出諸多建議,期能降低國中生之人際與個人壓力,並提升睡眠品質,以降低他們的憂鬱程度,增進其身心理健康。
  • Item
    客家成年人的運動行為與憂鬱情形:苗栗縣客家民族的橫斷式社區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7-06-??) 陳明坤; 林昭光; Ming-Kun Chen, Chao-Kuang Lin
    憂鬱是一項主要的健康議題,過去的研究發現運動是降低罹患憂鬱風險且有價值的健康促進策略。本研究旨在調查居住於苗栗縣客家社區客家成年人的運動行為對於其憂鬱情形的預測力。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以結構式問卷(包含社會人口學變項、運動行為問卷及臺灣人量表)蒐集資料。立意取樣533名居住於苗栗縣客家社區中的客家成年人為研究對象,由10名受過訓的訪員對研究對象進行個別訪談以蒐集資料,問卷回收率為100%。回收的資料以卜瓦松迴歸進行分析。本研究於控制性別、年齡、宗教信仰、婚姻狀況與社經地位後,發現運動行為的得分愈高,憂鬱的得分就愈低 (β = -.041, Waldχ2 = 14.372, p < .001)。研究結果發現居住於苗栗縣客家社區中的客家成年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可以預測其憂鬱情形,因此,未來規劃客家成年人的健康促進與臨床衛生教育時,運動行為可作為憂鬱的預防或緩衝策略。
  • Item
    正念預測主觀幸福感與憂鬱:中介效果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7-12-??) 陳景花; Jing-Hua 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正念、主觀幸福感與憂鬱的關係,以及是否透過主觀幸福感而產生中介效果。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共蒐集372名大學生為樣本。研究工具包括「止觀覺察注意量表」、「主觀幸福感量表」及「臺灣憂鬱情緒量表」。透過實證資料的蒐集,以描述性統計及結構方程式模型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正念、主觀幸福感與憂鬱三者間有顯著相關;二、正念能有效預測憂鬱與主觀幸福感,並對憂鬱的直接效果達到顯著,而主觀幸福感對憂鬱的效果亦達到顯著;三、主觀幸福感對正念與憂鬱的關係有部分中介效果。研究結論顯示,正念、主觀幸福感與憂鬱三者之間的關係,可作為教育實務現場及未來研究方向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