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台灣銀髮族COVID-19疾病知識及幸福感研究:以台北市某社區為例
    (2023) 王伯晏; Wang, Po-Yen
    近三年來,COVID-19疫情肆虐,造成全世界經濟、民生乃至個人的嚴重衝擊,非但影響生理健康,也嚴重威脅心理健康,遂本研究以個人基本屬性以及COVID-19知識探討其對心理幸福感之影響。本研究以便利抽樣對台北市士林區、台北市大同區、台北市北投區、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萬華區65歲(含)以上之銀髮族進行問卷調查,透過在地樂齡據點,共回收390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發現,銀髮族之年齡、教育程度、退休前職業以及COVID-19知識程度與心理幸福感有顯著差異,且居住地、教育程度、退休前職業、COVID-19知識為心理幸福感之顯著預測因子,並由COVID-19知識得分情況來看,銀髮族對於我國傳染病之分類並無太多關切及了解;對COVID-19傳播途徑之概念則較為清晰;由個人基本屬性來看,年齡越大之銀髮族,其COVID-19知識及心理幸福感越低落,且教育程度越高及從事高度專業工作之銀髮族,於COVID-19知識及心理幸福感的表現也越良好。最後建議未來研究者針對銀髮族進行調查研究時,以紙本問卷進行收案較為妥當,若是有必要情況必須使用電子問卷,也將字體放大以利長者閱讀,並且可以配合社區節慶活動到現場進行收案。另外,由於本研究並沒有進行任何介入,遂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以單一組前測、後測的方式觀察銀髮族於疾病知識衛教課程介入前後,其知識水平及心理幸福感有無顯著差異,進一步驗證本研究之結果。
  • Item
    探究COVID-19疫情期間戴口罩行為的經驗與態度
    (2023) 賴奕玄; Lai, Yi-Syuan
    COVID-19疫情爆發後侵襲全球,戴口罩可阻隔病毒傳播,利於降低感染風險。在臺灣,人們普遍遵守戴口罩政策,然而,高依從率未必能反映出民眾的真實意願,因此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旨在探討疫情期間人們戴口罩的經驗與態度。透過訪談11位COVID-19疫情期間居住在台灣20歲以上民眾,以瞭解促使民眾戴口罩因素、戴口罩後的生活改變、戴口罩歷程面臨的障礙與克服方式。研究結果顯示,促使受訪者戴口罩的因素包括政策政令、健康意識、社會共識,也有部分受訪者提到大眾媒體、文化等影響。戴口罩後的正向改變為建立防疫習慣與創造新溝通模式,負向改變為增加開銷與社交活動變動。戴口罩最常面臨的障礙,與生理不適、工作性質、政策細節有關。為了不違反強制口罩令,受訪者也發展出克服上述障礙的方式,包括美容保養或根據場合、社交情境進行彈性調整。基於本研究的結果,疫情期間雖有強制口罩令政策,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民眾對於佩戴口罩的態度和遇到的障礙。本研究建議,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政府與公衛專家們應持續瞭解民眾對於戴口罩行為的經驗與感受,針對障礙提出解決策略,藉此來提高民眾執行戴口罩行為的主動性。此外,研究結果也發現受訪者會因為社會共識及健康意識而強化其戴口罩的意願,可作為未來政策的參考,強調防疫對於群體健康的效益,以及透過多元管道宣導來增強健康意識。
  • Item
    清潔人員執行環境清潔行為影響因素
    (2023) 鍾瑞惠; Chung, Jui-Hei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影響清潔人員執行環境清潔行為與其本身的知識、態度、職業疲勞程度的關係。研究方法:採取橫斷式研究,參考國內外文獻,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彙整出自填式問卷,其中包括清潔知識、清潔態度及清潔行為等問項。問卷初稿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內容效度評估後,進行預試,並根據預試結果進行信度分析,根據信度分析結果刪除不適合的題目,且修正語句及修改版面後,編製成正式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之職業疲勞程度問卷乃使用臺灣大學鄭雅文老師等人參考丹麥學者研發之「哥本哈根疲勞量表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 CBI)中文量表」。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醫學中心及地區醫院委外清潔公司派遣至醫院專責之清潔人員,共取得108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研究對象整體清潔知識答對率達93.8%,清潔態度趨近於正向態度,執行清潔行為的頻率偏高。就雙變項分析結果而言,清潔知識與清潔行為具顯著正相關(r= 0.35 ,P< 0.001),即對清潔知識了解越多執行清潔行為的意願越高。清潔態度與清潔行為具顯著正相關(r= 0.39,P< 0.001),即清潔態度越正向其清潔行為表現越好。有他院服務經歷者在職業疲勞程度之個人疲勞(t= 2.26,P< 0.001)及工作疲勞(t=2.76 ,P <0.05)的程度大於沒有任職過其他醫院經歷者。不了解醫院與清潔相關之感染管制作業規範者的個人疲勞(t= 6.85,P< 0.05)大於了解醫院與清潔相關之感染管制作業規範者。 建議:未來在修定相關作業規範與流程能更明確且精簡,應規劃完整培訓計畫,提供實務操作訓練與考核認證,以養成清潔人員的正確知識。運用現場作業稽核的方式,協助清潔人員養成正確操作步驟。
  • Item
    空服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之壓力、身心健康影響與因應策略
    (2023) 朱美蘭; Chu, Mei-Lan
    本研究目的為了解空服員於新冠肺炎疫情下面臨的壓力、身心影響與其採取之因應策略,以航空公司9位空服員為研究對象,於2023年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如下:一、空服員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的壓力包括:(1)穿戴防護裝備的不適與影響工作的專注力。(2)飛行時數的減少造成收入的減少。(3)連續的派飛造成工作上的負荷。(4)跨職級的職務調動形成工作壓力。(5)社會大眾對空服員職業的標籤化。(6)減少進出公共場合、電子圍籬的監視、社群媒體的約束造成日常生活的限制。(7)要求一線人員施打疫苗及隔離政策的不確定、健保卡的註記導致就醫與探病權的剝奪。二、空服員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身心的負面影響包括:(1)長期隔離導致整體運動量減少。(2)飲食與作息不正常、身體容易疲勞。(3)頻繁篩檢帶來的不適感與面對篩檢的無奈。(4)對高風險染疫的擔憂與新聞媒體報導的不安。(5)隔離的孤單感。三、空服員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之因應策略包括:(1)認知面:運用正向面對及轉念思考,保持正面心態。(2)行為面:因應個人需求做航班的選擇、做好防護措施與理財規劃、開源節流與發展第二專長。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航空公司前瞻性規畫疫情應對措施需同時顧及空服員工作負荷及身心健康狀態。空服員持續學習技能和特長,提升自我,將危機轉化為轉機。
  • Item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流行初期確診率與死亡率的相關因子:以全球空間資料分析
    (2022) 陳湘燁; Chen, Hsiang-Yeh
    背景: 新型冠狀病毒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在2019年12月於中國湖北省發現多起群聚感染,且迅速擴散至全中國並蔓延至其他國家,造成大流行疾病,臺灣在2020年1月21日,出現第1例COVID-19境外移入,COVID-19除了對經濟造成衝擊外,也因各國疫情及病例數與日俱增,讓民眾對於未知的疾病產生恐慌,本研究目的在了解世界各國COVID-19流行初期確診率及死亡率分佈情形及相關因子。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透過世界各國的開放式數據探討眾多與COVID-19確診率及死亡率相關的因子,如:肥胖、高齡化、平均壽命、經濟發展程度、識字率、人口密度、傳染病與慢性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結核等的盛行率)、基礎衛生建設涵蓋率、醫療資源(醫師密度、病床密度)。空間統計分析用於探索 COVID-19確診率和死亡率的空間分佈。 本研究按兩個指標日期進行空間統計分析,分別是第一個分析時間點(2020年7月15日,T1)和第二個分析時間點(2020年12月15日,T2)。為了探索相關的因子和結果變項之間的空間關聯,我們進行了不同定義的空間相關矩陣之空間自迴歸分析,包括一階國界相鄰、二階國界相鄰、500公里距離相鄰、1,000 公里距離相鄰和 1,500公里距離相鄰。空間自迴歸分析並考量自變項共線性的問題。研究結果: 共175個國家的資料納入空間統計分析,以1,500公里距離相鄰為定義,排除部份共線性的自變項後,將剩餘的自變項同時納入多變數空間自迴歸分析顯示,國內生產毛額 (單位:每壹美元,估計係數=0.46,p=0.033)及肥胖率 (單位:每100人,估計係數=0.95, p<0.001)與T1確診率 (每百萬人)有顯著正相關;國內生產毛額 (單位:每壹美元,估計係數=0.43,p=0.029)及肥胖率 (單位:每100人,估計係數=1.02, p<0.001)也與T2確診率(每百萬人)有顯著正相關。 以1,500公里距離相鄰為定義,排除部份共線性的自變項後,將剩餘的自變項同時納入多變數空間自迴歸分析顯示,肥胖率 (單位:每100人,估計係數=0.75,p=0.001)及女性肺癌死亡率 (單位:每十萬人,估計係數=0.65, p=0.047)與T1死亡率 (每百萬人)有顯著正相關;僅肥胖率 (單位:每100人,估計係數=0.93, p<0.001)與T2死亡率 (每百萬人)有顯著正相關。 結論: 本研究結果與過去研究相符。在控制潛在的干擾變項後,研究結果顯示肥胖率與COVID-19確診率及死亡率有明顯的正相關,其次經濟與慢性疾病也是確診率的重要相關因子。關鍵字: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疾病、多變數空間自迴歸分析、確診率、死亡率
  • Item
    國民小學學校防疫人員面對新冠肺炎的壓力、困境與策略
    (2021) 卓宥騏; Chou, Szu-Ying
    本研究目的是為瞭解學校防疫人員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的壓力、困境與策略。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透過深度訪談,選擇新北市3所學校,共訪談了校長1位、學務主任2位、衛生組長1位、護理師3位,研究結果如下: 一、 學校防疫人員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的壓力包括:(1)疾病未知壓力:對疾病傳染途徑、治療方式、致死率不明及病毒變異性高。(2)防疫工作角色與工作壓力:教育局防疫政策不明、學校防疫無妥善規劃及業務繁重。(3)害怕染病成為傳播者:害怕本身受到感染傳給學生及家人。(4)身心壓力:對疫情恐慌、恐懼產生緊張、焦慮、頭痛、腸胃不適等。 二、 學校人員防疫執行上的困境包括:(1)市面上防疫物資缺貨、學校防疫物資及經費不足。(2)學校無處理經驗、防疫政策改變頻繁。(3)教職員、家長、志工對防疫工作配合度不高。 三、 學校人員防疫執行上的策略包括:(1)校內跨科室合作共同推動防疫策略。(2)管理及加強班級執行防疫作為及強化家長防疫作為。 本研究建議學校成立跨處室的防疫小組,隨時啟動校園相關防疫措施,提供傳染病相關教育訓練課程,確實盤點防疫物資時時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