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花蓮縣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勞工失業經驗、族群 與健康生活型態相關研究
    (2014) 梁秉義; Ping-Yi Liang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勞工失業經驗、族群與健康生活型態之關係,以作為職場健康促進推動之參考。研究採自填式結構問卷,以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4年多元就業方案花蓮縣機構現職勞工為母群體,經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共得有效樣本217份。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五年內失業次數」平均為1.2次、「前一次失業累積月份」平均為4.06月、健康生活型態各分量表單題平均值以「人際支持」表現最佳,而「健康責任」表現最差。 二、 經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健康生活型態」整體表現與「族群」有關;漢族在「健康責任」、「人際支持」、「運動」、「壓力處理」等表現皆優於原住民族。 三、 經典型相關分析,「健康生活型態」整體表現與「年齡」、「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有關。「年齡」越高者,其「營養」表現也越佳;「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越高者,其「健康責任」、「運動」、「營養」、「自我實現」、「壓力處理」等表現卻越差。 四、 經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背景變項、「失業經驗」及「族群」可解釋「健康生活型態」總變異量21.2%,其中以「失業經驗」及「族群」為主要預測變項;各分項影響效果值中,最高的二項依序為「壓力處理」及「運動」,最低的二項依序為「人際支持」及「營養」;研究結果顯示為原住民族者、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越高者,其「健康生活型態」表現越差。 本研究依結論建議衛政、勞政單位應加強推動原住民族地區職場健康促進,並降低失業、增加就業機會,以提高該地區勞工健康狀況。
  • Item
    花蓮縣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勞工失業經驗、族群與健康生活型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4-12-??) 梁秉義; 陳政友; Ping-Yi Liang; Cheng-Yu Chen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勞工失業經驗、族群與健康生活型態之關係,採自填式結構問卷,以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2014年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花蓮縣機構現職勞工為母群體,經分層隨機抽樣得有效樣本217份,重要結果如下:一、研究對象「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平均為1.2次、健康生活型態各分項單題平均值以「人際支持」表現最佳,「健康責任」表現最差。二、經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健康生活型態」整體表現與「族群」有關;「漢族」在「健康責任」、「人際支持」、「運動」、「壓力處理」等表現皆優於「原住民族」。三、經典型相關分析,「健康生活型態」整體表現與「年齡」、「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有關。「年齡」愈高者,其「營養」表現也愈佳;「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愈高者,其「健康責任」、「運動」、「營養」、「自我實現」、「壓力處理」等表現愈差。四、經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背景變項」、「失業經驗」及「族群」可解釋「健康生活型態」總變異量約21.2%,其中以「失業經驗」及「族群」為主要預測變項;各分項受影響效果值中,最高的二項依序為「壓力處理」及「運動」,最低的二項依序為「營養」及「人際支持」;研究結果顯示為原住民族者、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愈高者,其「健康生活型態」表現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