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大學生蔬果攝取行為影響因素模式發展之研究
    (2006) 魏米秀; Mi-Hsiu Wei
    本研究旨在發展切合本土大學生蔬果攝取行為的影響因素模式。採質量結合方式,第一階段為焦點團體訪談,以質性研究結果發展假設模式及量化測量工具;第二階段為量性問卷調查,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假設模式的適配性。 焦點團體訪談共進行六場,質性資料分析結果,影響大學生蔬果攝取行為的因素分為個人因素影響力、人際社會影響力及物質環境影響力。量性問卷調查共回收1071份有效問卷,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蔬菜攝取頻率為平均2.17次/日,水果為0.94次/日。處於較高行為改變階段者,蔬果攝取頻率有較高的趨勢。 二、研究假設模式在經過修正後,整體模式與資料的適配度達可接受水準,且套用至效度樣本的嚴謹複核效度可成立。模式自變項對蔬果攝取行為的解釋力達75%,影響力最大的為蔬果可獲性,其次為蔬果攝取自我效能。 三、「蔬果攝取自我效能」在「蔬果攝取社會支持」影響「蔬果攝取行為」的關係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蔬果可獲性」在「蔬果口味喜好」、「蔬果攝取自我效能」影響「蔬果攝取行為」的關係中,具有調節作用。 研究發現影響大學生蔬果攝取行為的因素為多層面影響力。本研究也針對蔬果攝取議題的未來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