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台北市某完全中學拒菸宣導活動對學生吸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影響研究
    (2005) 顏麗娟; Li-Jiuan Yen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評價校園拒菸宣導活動對學生吸菸危險因子、保護因子和吸菸行為之影響。採用準實驗研究法,選擇台北市二所市立完全中學,一為實驗組並自2003年進行一系列校園拒菸宣導活動,是台北市無菸校園輔導計畫之示範學校。而另一所學校為對照組且非為台北市無菸校園輔導之實驗示範學校。 隨機選取四個實驗學校班級和七個對照學校班級進行問卷施測。前測於九十二年十月進行,後測為九十三年五月進行,以二次皆填答完整個案才納入統計分析,總計國中實驗組63人,國中對照組90人,高中實驗組68人,高中對照組133人。 問卷內容包含三個層面,1.危險因子:(1)個人層面:未來一個月、六個月、一年、五年、二十年吸菸意圖。(2)家庭層面:父親、母親、兄弟、姐妹的吸菸情況(3)學校層面:老師吸菸情況和校園無菸環境知覺。(4)同儕層面:好友吸菸情況、同學吸菸、同學邀約吸菸情況。2.保護因子:(1)個人層面:吸菸態度、拒菸行為、拒菸自我效能、拒菸活動認同度。(2)家庭層面:父親、母親、兄弟、姐妹的吸菸態度。(3)學校層面:老師吸菸態度、校園無菸環境、訊息暴露程度。(4)同儕層面:好友吸菸態度、同儕參加拒菸活動比率。3.吸菸行為:過去一年吸菸行為、過去三十天吸菸行為。 本研究有以下發現: 一、受測學生具有良好保護因子包括:1.高度拒菸自我效能。2.不贊成的吸菸態度。3.重要他人的吸菸態度為不贊成。4.六成的校園無菸環境的項目被實施 二、受測對象危險因子分佈頻次不高:1.家人的吸菸情況以父親最嚴重(國中為62.8%,高中54.7%),其次為母親(國中為11.8%,高中11.5%),在其次兄弟、姐妹吸菸情況在5%以下。2. 吸菸意圖方面,國中和高中組皆有八成回答未來一個月、六個月、一年、五年、二十年不可能吸菸。 三、吸菸行為:國中組曾經吸菸盛行率為9.2%,高中為11.5%。過去一年吸菸率國中組為4%,高中組5%。過去三十天吸菸率國中組為2.7%,高中組3%。 四、高中實驗組於拒菸宣導活動後,控制前測的情況下,學校保護因子「拒菸訊息暴露」、「校園無菸環境知覺」和同儕保護因子「同儕參與拒菸活動比例」,皆顯著高於對照組。 五、國中組實驗組於拒菸宣導活動後,控制前測的情況下,學校保護因子「校園無菸環境知覺」和同儕保護因子「同儕參與拒菸活動比例」顯著高於對照組。 六、拒菸宣導活動後,控制前測的情況下,國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以 及高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其危險因子(重要他人吸菸情況和吸 菸意圖)皆不因組別不同而有不同。 七、拒菸宣導活動後,控制前測的情況下,國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以及高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其過去一年吸菸行為和過去三十天吸菸行為不因組別不同而有不同。 綜合上述,本研究校園拒菸宣導活動雖可有效增加學校和同儕的保護因子,但危險因子和吸菸行為並未因拒菸宣導活動介入而有所改變。建議未來實務和研究上可參考健康促進學校模式和危險和保護因子模式來設計拒菸宣導活動,持續推動宣導活動並輔以質性研究探求影響宣導活動成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