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花蓮縣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勞工失業經驗、族群與健康生活型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4-12-??) 梁秉義; 陳政友; Ping-Yi Liang; Cheng-Yu Chen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勞工失業經驗、族群與健康生活型態之關係,採自填式結構問卷,以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2014年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花蓮縣機構現職勞工為母群體,經分層隨機抽樣得有效樣本217份,重要結果如下:一、研究對象「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平均為1.2次、健康生活型態各分項單題平均值以「人際支持」表現最佳,「健康責任」表現最差。二、經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健康生活型態」整體表現與「族群」有關;「漢族」在「健康責任」、「人際支持」、「運動」、「壓力處理」等表現皆優於「原住民族」。三、經典型相關分析,「健康生活型態」整體表現與「年齡」、「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有關。「年齡」愈高者,其「營養」表現也愈佳;「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愈高者,其「健康責任」、「運動」、「營養」、「自我實現」、「壓力處理」等表現愈差。四、經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背景變項」、「失業經驗」及「族群」可解釋「健康生活型態」總變異量約21.2%,其中以「失業經驗」及「族群」為主要預測變項;各分項受影響效果值中,最高的二項依序為「壓力處理」及「運動」,最低的二項依序為「營養」及「人際支持」;研究結果顯示為原住民族者、五年內失業經驗次數愈高者,其「健康生活型態」表現愈差。
  • Item
    桃園市幼兒園家長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信念模式之應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5-12-??) 楊心慈; 陳政友; Hsin-Tzu Yang; Cheng-Yu Chen
    本研究採橫斷性調查研究法,探討桃園市幼兒園家長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擇三所103學年度就讀桃園市幼兒園之孩童家長為研究對象。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蒐集,獲得有效問卷524份。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知識、對孩童使用3C產品而患眼疾之自覺罹患性、自覺嚴重性、視力保健自覺有效性、視力保健行動線索、視力保健自我效能及視力保健行為整體來說屬中上程度,且視力保健自覺障礙性亦不高,屬中下程度;研究對象中,以高社經地位者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執行度較佳。而孩童平均每日使用3C產品時間與其視力保健行為呈顯著負相關,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知識、視力保健健康信念、視力保健行動線索、視力保健自我效能與其視力保健行為皆呈顯著正相關;研究對象背景變項、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健康信念、視力保健行動線索及視力保健自我效能能有效預測其視力保健行為,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之43.9%。在各預測變項互相控制後,孩童平均每日使用3C產品時間愈短者、對孩童使用3C產品而患眼疾之自覺障礙性愈低者、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動線索愈多者及視力保健自我效能愈高者,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執行度愈佳。本研究建議相關單位應舉辦視力保健研習或親職講座,以及推動孩童定期視力檢查,進而提升家長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
  • Item
    基隆市民眾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4-06-??) 葉翔婷; 陳政友; Shang-Ting Yeh; Cheng-Yu Chen
    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目的在探討基隆市民眾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以2013年在基隆市居住、20歲以上的民眾為研究對象,採多階段抽樣法,以自編結構式問卷蒐集資料,共計440人。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的器官捐贈知識屬於中等程度,器官捐贈態度趨於正向,若已知家屬生前願意器官捐贈,多會遵從其意願,捐贈該家屬的器官,然不同年齡層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有顯著性差異。在各預測變項相互控制後,教育程度為高中(職)、註記為器官捐贈者、對器官捐贈態度愈正向、家屬問未保有民間喪葬習俗者,其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愈高;而職業為公教人員及其他職業(包括勞工、家管、學生及無工作者),其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愈低。本研究依據結果提供建議,期能做為日後提升器官捐贈率方案的參考。
  • Item
    基隆市民眾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4-06-??) 葉翔婷; 陳政友; Shang-Ting Yeh; Cheng-Yu Chen
    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目的在探討基隆市民眾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以2013年在基隆市居住、20歲以上的民眾為研究對象,採多階段抽樣法,以自編結構式問卷蒐集資料,共計440人。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的器官捐贈知識屬於中等程度,器官捐贈態度趨於正向,若已知家屬生前願意器官捐贈,多會遵從其意願,捐贈該家屬的器官,然不同年齡層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有顯著性差異。在各預測變項相互控制後,教育程度為高中(職)、註記為器官捐贈者、對器官捐贈態度愈正向、家屬問未保有民間喪葬習俗者,其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愈高;而職業為公教人員及其他職業(包括勞工、家管、學生及無工作者),其對家屬器官捐贈意願愈低。本研究依據結果提供建議,期能做為日後提升器官捐贈率方案的參考。
  • Item
    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之受凌經驗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2-12-??) 顏秀娟; 陳政友; Hsiu-Chuan Yen; Cheng-Yu Chen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新竹縣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之受凌經驗及其相關因素。採自編式結構問卷進行,以新竹縣100學年度八所高中職之學生為研究母群,經機率比率集束抽樣的方式抽得有效樣本392人。結果發現:受凌型式以言語辱罵、亂取綽號等戲謔性傷害最嚴重,以手機傳送不雅照片或辱罵言語者最少。男生、神經質性人格特質者受凌經驗較多、學業成績越高者、對學校獎懲、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越正向者受凌經驗越少。本研究架構中的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學校生活可以有效預測其受凌經驗,共可解釋總變異量的20.3%,其中以性別、神經質性人格特質、外向性人格特質、學校獎懲、同儕關係為主要預測變項,並以學校獎懲的預測力最大。
  • Item
    國小學童家長近視預防親職教育介入成效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 陳政友; 沈希哲; 劉婉柔; 盧玉玫; 謝雅萍; Cheng-Yu Chen; His-Che Shen; Wan-Jou Liu; Yu-Mei Lu; Ya-Ping Hsieh
  • Item
    合作學習與訊息回饋策略對修習健康與體育教材教法之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 鄭麗媛; 李思賢; 陳政友; Li-Yuan Cheng; Tony Szu-Hsien Lee; Cheng-Yu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