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醫療志工的性別差異與社會資本對其幸福感的影響:以花蓮市慈濟醫院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6-06-??) 謝汶廷; 鄭嫥嫥; Wen-Ting Hsieh; Chuan-Chuan Cheng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兩性參與慈濟醫療志工所累積的社會資本,對其幸福感的影響。以社會資本理論為架構,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立意取樣,共得445名慈濟花蓮院區的醫療志工參與研究,男性160名,女性285名。所得資料以線性迴歸與費雪的Z轉換來檢驗性別作為社會資本與幸福感關聯的調節變項。研究結果顯示,慈濟醫療志工的社會資本與幸福感呈現正相關,社會資本對幸福感各層面(生活滿意、人際關係、自我肯定及身心健康)皆呈顯著正向的影響,但是卻不存在性別差異。研究結果驗證了社會資本理論、需求層級理論與符號互動論在醫療志工情境的適用性。
  • Item
    探討大學生五大人格特質與健康認知對健康行為的影響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6-12-??) 黃瀞瑢; 鄭嫥嫥; Ching-Jung Huang, Chuan-Chuan Cheng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五大人格特質與健康認知對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方法採用便利取樣,經由網路收發自評問卷,調查臺灣的大專院校學生,最後共得328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的人格特質與健康認知確實可以預測其健康行為。五種人格特質傾向的大學生,從事促進各種健康行為的頻率也不盡相同:一、外向性人格傾向者更常從事促進生理與心理層面的健康行為;二、和善性人格傾向者更常從事促進社會層面的健康行為;三、經驗開放性人格傾向者更常促進靈性層面的健康行為;四、神經質人格傾向者顯著地較少從事各層面的健康促進行為,尤其是促進生理與心理層面的健康行為;五、持安寧幸福感健康認知取向的大學生傾向於從事促進心理、社會與靈性層面的健康行為。研究結果驗證五大人格特質理論用於解釋健康行為的適切性。本研究結果除了可供學術參考,還可作為教育輔導單位推廣學生健康行為的依據,以降低學生危害健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