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當代長號協奏曲探討:以林伯格、史巴克及維赫斯特的作品為例
    (2022) 陳春瑾; Chen, Chun-Chin
    長號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銅管樂器,其剛柔並濟的特性自中世紀以來即廣受喜愛。不過直到十八世紀中葉以前,長號仍然主要用於教堂音樂 (特別是用於強化低音) 和小型合奏,直到十八世紀後期它才成為管弦樂團的一部分。這個樂器常有神權或超自然現象的象徵,目前最常見的三種長號組合長號—中音、次中音和低音長號—也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後期。如今,長號作為西洋音樂發展史上重要的樂器,無論是用在管弦樂團、室內樂或是獨奏,都具有獨特的音色與語法。二十一世紀多元而開放的文化,造就了長號藝術豐富的語彙。本研究將以當代三首著名的長號協奏曲—林伯格 (Christian Lindberg, 1958- )《角落的曼德拉克》(Mandrake in the Corner, 2000)、史巴克 (Philip Sparke, 1951- ) 《長號協奏曲》(Trombone Concerto, 2006) 以及維赫斯特 (Steven Verhelst, 1981- )《世界協奏曲》(World Concerto) 為例,窺探在這個交替的世代,長號音樂藝術發展的趨勢與脈絡。
  • Item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1) 楊奕珊
    比起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的音樂風格更加重視人性情感的表達,不侷限在理性的形式與規則。這個時期的人們抱持著「為藝術而藝術」的理想,這樣的理念不僅在音樂領域持續發酵著,甚而在文學、繪畫等所有藝術領域掀起一陣風潮。 事實上,所謂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是從文學開始,進而影響到繪畫與音樂。當時的人們嚮往脫離現實,追尋主觀、自由的意識,也因為過度浪漫與理想化,常可見許多天馬行空的題材出現。 浪漫樂派重視主觀的情感表達,許多音樂家極力打破古典時期保守、規矩的作風,企圖塑造出截然不同的創作風格。但孟德爾頌的音樂卻聽不出這些較為狂野激進的想法,這當然與他幸福夢幻的一生有頗大關聯。 提到孟德爾頌的知名作品,幾乎人人都能一一列舉,例如:A小調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A大調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管絃樂曲《芬加爾洞窟》序曲;劇樂《仲夏夜之夢》;神劇《以利亞》;室內樂《降E大調絃樂八重奏》以及鋼琴曲集《無言歌》等。 然而提及他的協奏曲作品,多數人必定同時聯想到《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首膾炙人口的曲目,與貝多芬、布拉姆斯及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並列齊名,幾乎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也因為如此,許多人認為它的旋律過於庸俗,內容缺乏獨特性,甚至有「聽膩了」的說法。筆者認為這樣的批判欠缺思考,既然此曲能成為古典音樂中的流行曲目,代表其旋律必定好聽易記,若只是因為經常聽到而產生厭煩之感,並且認為此曲不過是流俗之樂,如此評論實為欠妥。 孟氏之作經常予人「幸福感」,其曲風聽來平易近人,旋律流暢柔美,或許無法帶來「刺激感」,但其平靜輕柔的樂感卻頗具撫平心靈的魔力。 筆者記得第一次聽聞此曲是在小學四年級的音樂欣賞課上,簡明扼要的樂團導奏順勢帶出甜美細膩的小提琴獨奏,優美動人的旋律即刻深植在我的腦海。回家之後,隨即撥放聆聽,再三聆賞,也不覺厭倦,反而越聽越有興致。自此之後,這首「名曲」便成為我最喜愛的曲目之一。 為了打破大家對這首協奏曲「通俗」的既定印象,也由於筆者對於此曲的喜愛,遂決定以此作為研究主題。希冀透過筆者的努力,能使大眾對此協奏曲改觀,一掃以往的刻板印象,進而對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 Item
    潘德瑞基《中提琴協奏曲》之作品研究及詮釋
    (2008) 張佳馨; CHIA-HSIN CHANG
    本論文以作曲家潘德瑞基生平為出發點,不僅詳述其作品特色與風格分期,進而探討二十世紀現代音樂以及波蘭音樂發展脈絡,其中,特別以其中提琴協奏曲為例,探討其音樂寫作風格特色以及音樂發展技巧,再從個人的觀點,加以解說詮釋重點;最後,將此作品與其衍生作品"為獨奏中提琴的裝飾奏"加以比較,以期讓讀者對此作品有更加全面性之認識。
  • Item
    舒曼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分析與詮釋
    (2010) 林子傑
    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真正為小提琴獨奏而作曲的時間,其實都集中在他生命的末期,而這也是他精神方面最不穩定的一段時期,所以其作品中不免帶有些許灰暗、憂鬱及矛盾性格的氣息,此曲到今日仍備受爭議,也讓後人對其有兩極化的評價。此曲若論其曲式架構和艱難的技巧層面來說,或許確實無法與其他著名作曲家的小提琴協奏曲相比,但若在情緒或整體的曲風表現上,此曲卻自有其獨到特別之處。再者就演奏層面上來說,若要將此曲中舒曼所傳達的情緒做好詮釋,那麼對演奏者的技巧及表達能力上也是一大考驗。本文共有六個章節,由舒曼的生平開始,接著進入小提琴協奏曲至浪漫時期的發展探討,並介紹舒曼的小提琴作品以及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背景及歷程,接著是作品分析和演奏與詮釋。
  • Item
    斯特拉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分析與詮釋
    (2005) 岳孟瑾
    在科學與藝術史上,二十世紀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知識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藝術領域的擴展,都是十九世紀初的人們難以想像的。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就是在這樣一個多變且動盪的時代中學習摸索,他的音樂概念更是全方位且不斷在進步的;從他的芭蕾舞劇中可以看出,總是有新的元素在不斷地加入,不斷地為他的每個時期畫下重要的里程碑。在斯氏的《義大利組曲》中,復古的曲式配上很現代的和聲,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筆者也對這首協奏曲之中表露出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深深著迷,因此決定著手探討。 若單就小提琴音樂來說,斯特拉溫斯基或許並不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但此首以現代的手法所寫作之仿古典形式的小提琴協奏曲,其中所表現的意涵,值得後人不斷地推敲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