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複合唱的發展在彌撒曲探析—以創作《光輝彌撒曲》為例
    (2023) 戴嘉妤; Cherly Susanti
    複合唱的創作概念曾在十六世紀的教會作曲家們中蔚為風潮,我們可從托馬斯‧塔利斯 (Thomas Tallis, 1505-1585) 在1570年左右創作的《寄希望於上主》(Spem in alium) 看到此創作概念的極致,這部作品可稱上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大和最流行的曲目之一,其編制由八個各自擁有五聲部的合唱團所組成。雖然我們尚未能確認複合唱風格的來源,但此風格曾在北義大利作曲家們之間蔚為風潮,並將其運用於多所教堂,其中包含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因此複合唱風格又稱為「威尼斯複合唱風格」。本論文將討論天主教會中的儀式以及彌撒的固定部分。以萊茵貝格爾 (Josef Rheinberger, 1839-1901) 以及佛漢•威廉士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的雙合唱彌撒為例,從歷史背景和音樂分析的角度切入,深度剖析探討以複合唱風格寫作之彌撒固定部分的發展。最後,藉由創作《光輝彌撒曲》去實踐複合唱風格以及在其中加入現代音樂的元素。筆者希望藉由使用傳統手法,藉由探究其可能性,去創造一個融合古典及現代合唱架構的人聲聲景,願為教會音樂提供一個新穎的創作理念。
  • Item
    新竹地區六校高中聯合合唱音樂會-製作一份影音紀錄
    (2022) 黃馨儀; Huang, HsingYi
    新竹地區六校聯合合唱音樂會,是臺灣少數跨越這麼多所學校,橫跨這麼多年的大型音樂會,是新竹在地的高中合唱音樂的傳承,為無數的青年學子創造了表演舞台,更是培養了許多高中生音樂欣賞的能力與自我實現的自信及團隊精神。然而,高中的合唱團由於時代社會的改變、少子化等因素,在臺灣漸漸開始有沒落的趨勢,各校的合唱團是否有存在的價值,正在受大環境變化的考驗。本論文經由深入訪談新竹地區高中合唱團的幕後推手,紀錄下受訪者述說高中合唱團的經營與成長,了解受訪者在各校合唱團經營的困難與成果,希望透過訪談過程中的影像紀錄,與歷年來的演出成果紀錄,最後以影音製作的方式典藏音樂會,並期望將來能夠持續傳達新竹地區六校聯合合唱音樂會的力量,將合唱的文化繼續推廣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