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複合唱的發展在彌撒曲探析—以創作《光輝彌撒曲》為例
    (2023) 戴嘉妤; Cherly Susanti
    複合唱的創作概念曾在十六世紀的教會作曲家們中蔚為風潮,我們可從托馬斯‧塔利斯 (Thomas Tallis, 1505-1585) 在1570年左右創作的《寄希望於上主》(Spem in alium) 看到此創作概念的極致,這部作品可稱上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大和最流行的曲目之一,其編制由八個各自擁有五聲部的合唱團所組成。雖然我們尚未能確認複合唱風格的來源,但此風格曾在北義大利作曲家們之間蔚為風潮,並將其運用於多所教堂,其中包含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因此複合唱風格又稱為「威尼斯複合唱風格」。本論文將討論天主教會中的儀式以及彌撒的固定部分。以萊茵貝格爾 (Josef Rheinberger, 1839-1901) 以及佛漢•威廉士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的雙合唱彌撒為例,從歷史背景和音樂分析的角度切入,深度剖析探討以複合唱風格寫作之彌撒固定部分的發展。最後,藉由創作《光輝彌撒曲》去實踐複合唱風格以及在其中加入現代音樂的元素。筆者希望藉由使用傳統手法,藉由探究其可能性,去創造一個融合古典及現代合唱架構的人聲聲景,願為教會音樂提供一個新穎的創作理念。
  • Item
    萊因貝爾格《G小調聖母哀悼曲》音樂分析與詮釋
    (2022) 劉毅; Liu, Yi
    萊因貝爾格(Josef Gabriel Rheinberger, 1839-1901)為十九世紀後期之重要教會音樂家,自幼學習管風琴,12歲至慕尼黑皇家音樂學院學習,後擔任慕尼黑神劇協會音樂總監、巴伐利亞宮廷禮拜堂皇家樂長,並於皇家巴伐利亞音樂學院(今慕尼黑音樂戲劇學院)任教長達34年,作育英才,於當時頗具聲望。作品種類多元,交響曲、室內樂、協奏曲、器樂曲、合唱曲、聲樂曲皆有涉略,尤其管風琴作品與宗教合唱作品甚為精湛。《G小調聖母哀悼曲》(Stabat Mater in G Minor. Op. 138)創作於1884年,是為感謝聖母醫治右手傷痛所作。歌詞使用傳統天主教祈禱文,編制採用混聲合唱、管風琴及選擇性加入的弦樂團,經文與音樂有深刻連結展現音畫效果,旋律動人,兼具音樂性及宗教精神。全曲共分為四個樂章;第一樂章〈聖母痛苦侍立〉使用G小調的色彩及序奏的下行動機,定調全曲哀痛氛圍;第二樂章〈誰能不一起號哭〉承接第一樂章的序奏動機,以降E大調及七和弦色彩感嘆聖母的遭遇與悲痛,並以力度對比反應情緒起伏;第三樂章〈慈母仁愛源藪〉再現序奏的動機,隨後將調性轉至G大調,隱喻聖母的慈愛光輝,向聖母祈求庇佑,利用六四拍及較純淨的織度,呈現如搖籃曲般的恬靜;第四樂章〈童貞女中最卓越者〉可分為兩大段落,前段再次回到小調色彩,以C小調附點音符旋律,象徵聖母如君王般的威儀;尾段依循宗教作品傳統為賦格段落,G小調,並利用第一樂章的序奏動機進行卡農,描繪天堂榮光降臨。本論文共五章;第一章「緒論」共分三節,分述研究者之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內容及研究方法與文獻資料;第二章「背景探究」共三節,第一節為萊因貝爾格之生平,第二節為萊因貝爾格之音樂風格及合唱作品,第三節為〈聖母哀悼曲〉歌詞介紹;第三章為《G 小調聖母哀悼曲》之創作手法分析,根據樂曲有將以四節依序探討各樂章之創作手法;第四章為《G 小調聖母哀悼曲》之音樂詮釋與合唱排練建議,分為樂曲編制、重要動機與旋律、調性與和聲、力度與織度、速度與節奏、音畫手法、演出實務建議心得,共七節討論各樂章之音樂詮釋及合唱排練建議;第五章為本論文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