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樂興之時,作品十六》之樂曲分析與詮釋探討
    (2024) 簡妤靜; Chien, Yu-Ching
    二十世紀全方位俄國作曲家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 (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 1873-1943) 於1896年創作《樂興之時,作品十六》(Moments Musicaux, Op. 16),在鋼琴曲目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樂曲富含作曲家擅用的半音主義、調式音階、俄國民謠、對位手法、多變的節奏性,以及宗教題材等創作手法,這些特色在拉赫瑪尼諾夫日後的作品中,亦常常被運用或發展。因此,此套作品可說是作曲家創作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分為六章:首章緒論闡述筆者撰寫之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內容及步驟與方法;第二至四章為深入探討拉赫瑪尼諾夫之音樂人生及其獨特的音樂特色;淺談特性作品的由來與種類、《樂興之時》的起源與發展、《樂興之時,作品十六》之創作背景、樂曲概述以及曲式分析;第五章為探討此套作品之演奏技巧與詮釋;最終章為結論。藉由分析各首的曲式、調性、和聲架構與力度的變化等,本書面報告將歸納並比較各首樂曲的類型及特性,繼而提出個人的演奏詮釋與練習建議。
  • Item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指揮研究
    (2010) 陳真言
      拉赫瑪尼諾夫同時身為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在他多樣化的管絃樂作品中,筆者認為鋼琴協奏曲才是真正包含了拉赫瑪尼諾夫三種身分的元素。《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魅力至今不減,可說是鋼琴家的票房保證。希望經過讀譜、彩排、和演出的實際經驗,能更深入的了解拉赫瑪尼諾夫以及這首偉大的音樂作品。   拉赫瑪尼諾夫一生只鍾於鋼琴,沒有創作其他的器樂協奏曲,在四首鋼琴協奏曲中,可以看出隨著年代的不同,從學生時代,篇幅最小的第一號到晚期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在創作上也稍微的改變,但卻也都深深的包涵拉赫瑪尼諾夫的創作風格,華麗的鋼琴技巧、氣勢磅礡的管絃樂團以及時而溫暖,時而淒美的優美旋律,曲曲都刻劃出拉赫瑪尼夫的俄國精神。   希望讀者藉由本論文,可以更深入了解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也同時了解身為一位指揮家必須要學習的功課。
  • Item
    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9》之分析與詮釋
    (2012) 鄭雅云
    拉赫曼尼諾夫(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 1873-1943)是俄羅斯十九世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同時亦是指揮家,並被公認是二十世紀初最好的鋼琴家之一。他在1901年,也就是大約24歲時,完成了這首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and piano, op.19)。本研究以探討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為主,研究範圍包括作曲家生平介紹、音樂發展與時代背景、音樂家創作理念與風格、樂曲結構之分析及演奏技巧與詮釋。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方法;第二章敘述俄國近代音樂發展與拉赫曼尼諾夫的生平、重要作品與音樂風格;第三章則針對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的四個樂章之樂曲架構、重要音樂動機與素材做了分析與歸納;第四章是樂曲詮釋,最後則是結語。 藉由蒐集中外書目、期刊、有聲資料、參考線上音樂辭典及閱讀他人撰寫之論文等,對於作曲家生平、風格等獲得一個較為完整的概念。熟練樂曲、分析樂曲結構之組成、曲式、和聲進行,調性等,練習並詮釋本曲、與伴奏討論音樂線條;研究過程也時常與指導教授討論演奏技巧、弓法和指法等,最後綜合所有資料整理與歸納,再將所探究之結果分析總結。 關鍵字: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
  • Item
    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9》之分析與詮釋
    (2013) 謝孟瑾; Hsieh Meng Jine
    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 1873-1943) 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與指揮家。在音樂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他的《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Op. 19》(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 19)作為研究題材,此作品創作於西元1901年,題獻給俄國知名大提琴家布蘭度柯夫(Anatoliy Andreyevich Brandukov ,1858-1930)並一起於莫斯科首演。 研究範圍包括拉赫曼尼諾夫的生平、風格及俄國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之音樂發展與時代背景、作曲家創作理念與風格、樂曲結構分析及演奏技巧與詮釋,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生平與時代背景及創作手法」,藉由作者時代環境概述拉赫曼尼諾夫之生平事蹟,並瞭解作曲者的創作結構及意涵,在演奏時能有更正確的詮釋。第三章「樂曲分析」各樂章分別就樂曲的速度、調性及旋律動機及音樂素材作詳細分析。第四章「演奏技巧及詮釋」延續「樂曲分析」此章節所做的曲析部分,統整說明如何在演奏詮釋上的力度呈現、樂句處理及風格展現。第五章「結論」。將所探討的心得做摘要。 筆者以拉赫曼尼諾夫創作黃金時期的唯一的大提琴奏鳴曲作為研究主題,除了對此曲的喜愛,主要目的期望能透過對此曲的研究,深層了解作品中呈現的音樂風格與作品特色,了解其全面性內涵。研究後,能歸納出更有說服力且更能詮釋此首奏鳴曲的演奏方法,並能在演奏時更為客觀,達到感性與理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