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之分析與指揮詮釋
    (2023) 廖武俊; LIAU, WU-CHUN
    本篇論文的結構分為緒論和三個章節,分別是作曲家的生平、樂曲分析、以及指揮詮釋。 於作曲家生平中,筆者以逐漸聚焦的寫作手法,將此章從範圍最廣的作曲家生平、再縮小至生平分期與創作、最終聚焦在本論文的主題:第六號交響曲的創作背景。此處透過各種中外專書、期刊文章、和網路資料,多方彙整並建構出一套清晰完整且易於了解的生平文獻,以利在接下來的分析章節中,得以加以參考。 樂曲分析章節中,筆者運用自身對和聲架構、演奏語法和配器織度等各項細節的了解,佐以生平文獻,再輔以前輩的專書論文交互印證,始得出結構清楚、合乎邏輯的樂曲分析。依循此脈絡,進行樂曲詮釋,方能使詮釋具有說服力。 指揮詮釋章節中,筆者一改樂曲分析章節中逐句分析細節的方式,轉而將眼界放大,根據樂章中的邏輯與特色,將筆者認為最具特色之處提出,以筆者個人的觀點、指揮技巧與實際排練時所遭遇的狀況加以說明。
  • Item
    外在形式的創新與音樂內容的思考──布魯赫的三首小提琴協奏曲
    (2014) 張偉明
    十九世紀前半,小提琴協奏曲多由著名的小提琴家所創作,直到十九世紀後半,作曲家才開始主導小提琴協奏曲的發展。其中,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是十九世紀後半第一首由作曲家創作、並大獲成功的小提琴協奏曲,至今依舊活躍於音樂舞台。 事實上,布魯赫共創作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但後兩部作品在今日幾乎已被遺忘。這三部作品各異其趣:前兩部作品著重於形式的創新,反映了小提琴協奏曲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多元化發展;《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的形式傳統,卻有更豐富的音樂內容,這反映了小提琴協奏曲在十九世紀末不只是「小提琴作品」,更追求「樂團作品」的「豐碑性」訴求。 本論文即以布魯赫的三首小提琴協奏曲為研究對象,從不同角度呈現作曲家在這三部作品中的不同思考,並嘗試從十九世紀小提琴協奏曲發展的脈絡,進一步詮釋這三部作品的歷史定位。
  • Item
    布拉姆斯《F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之分析與詮釋報告
    (2011) 陳姿穎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在1833年5月7日生於德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在音樂上最明顯的影響便是作曲家們紛紛力求創新,在樂曲中展現自由的幻想及表現自我的風格,鋼琴作品中以個性小品(Character pieces)廣受歡迎,布拉姆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或許因為所受教育的關係,也或許是個性使然,他堅持走自己的路而不隨波逐流,仍依循著古典時期的傳統架構寫下三首鋼琴奏鳴曲。 本論文依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為例,透過本文第三章探討其作曲手法的特色;並於第四章根據費許所著《布拉姆斯與其發展中的變奏原則》中討論布拉姆斯擅長的「發展中的變奏」(Developing Variation)分析本作品的樂曲架構;第五章則以布拉姆斯所作《51首練習曲,作品六》解決困難的彈奏技巧,另外在術語、交響式語法、指法、踏板,本著能夠「透過手指表達內心情感」的觀念,為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詮釋。
  • Item
    歌德敘事詩《魔王》相關藝術歌曲創作比較性研究-以賴夏德、車爾特、舒伯特、呂偉、貝多芬為例
    (2018) 蔣沛伶; Chiang, Pei-Ling
    翻譯自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1803)《魔王的女兒》(Erlkönigs Tochter)之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 1832)敘事詩《魔王》(Der Erlkönig)於1781年出版問世後流傳甚遠,至今仍持續在文學與藝術領域出版各類詩作、作畫與樂曲,甚至被翻譯與改編。自18世紀開始至19世紀在音樂領域方面,先後多達35位作曲家以《魔王》創作各具特色的藝術歌曲,其中不乏被翻譯成其他國家語言。本研究挑選五位與原詩作者歌德同時代之敘事歌曲《魔王》作品;以賴夏德(Johann Friedrich Reichardt, 1752-1814)、車爾特(Carl Friedrich Zelter, 1758-1832)、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 1797-1828)、呂偉(Johann Karl Gottfried Loewe, 1796-1869)及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未完成的手稿為例。 本研究先釐清德國敘事詩文學於17、18世紀崛起之因與發展過程為何,並對音樂上敘事歌曲之影響與關係,其後針對詩人歌德分析《魔王》詩作起源、形式與特色,了解同時代歌德與五位音樂家間的關係,及歌德對音樂的觀念與背景,分別從社會背景、作曲家與詩人關係影響下,瞭解五位作曲家對於詩歌內容、風格表現、創作與詮釋之異同,及形式架構與語言韻律、節奏如何影響音樂創作,抑或是給予音樂家更大的空間發揮餘地等做樂曲整合性比較。探究《魔王》為何能受眾多作曲家譜曲,而與歌德關係最不密切的舒伯特,為何能在眾多《魔王》歌曲中能一支獨秀的矗立在浩瀚音樂史中屹立不搖。
  • Item
    E. T. A. 霍夫曼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樂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5-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1810 年,E. T. A. 霍夫曼(E. T. A. Hoffmann, 1776-1822)於《音樂廣訊報》(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 發表了一篇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五號交響曲樂評。在該文中,霍夫曼不但進行了詳盡的音樂技術分析,也在字裡行間中帶入德語地區於1800 年前後興起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並將器樂指為所有藝術中最浪漫的。霍夫曼的這篇樂評在當年出版後,不僅對時人產生啟發,亦對後人音樂思想的論述造成深遠的影響,成為理解西方音樂史及音樂美學極為重要的文獻之一。本文提出一份此文獻之中文譯本。此譯本力求以中文再現霍夫曼之浪漫主義特殊語境,將此與該樂評中另一部分音樂技分析術語相互映照,可觀察到霍夫曼試圖藉由浪漫主義精神以文字描寫出器樂帶來的無可言喻之超越式體驗。
  • Item
    E. T. A. 霍夫曼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樂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5-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1810 年,E. T. A. 霍夫曼(E. T. A. Hoffmann, 1776-1822)於《音樂廣訊報》(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 發表了一篇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五號交響曲樂評。在該文中,霍夫曼不但進行了詳盡的音樂技術分析,也在字裡行間中帶入德語地區於1800 年前後興起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並將器樂指為所有藝術中最浪漫的。霍夫曼的這篇樂評在當年出版後,不僅對時人產生啟發,亦對後人音樂思想的論述造成深遠的影響,成為理解西方音樂史及音樂美學極為重要的文獻之一。本文提出一份此文獻之中文譯本。此譯本力求以中文再現霍夫曼之浪漫主義特殊語境,將此與該樂評中另一部分音樂技分析術語相互映照,可觀察到霍夫曼試圖藉由浪漫主義精神以文字描寫出器樂帶來的無可言喻之超越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