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馬勒《第四號交響曲》之作品分析與指揮詮釋
    (2021) 吳昱德; WU, YU-TE
    十九世紀末正處於音樂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而自十六世紀以來的調性音樂創作手法正面臨瓦解之際。作曲家馬勒 ( Gustav Mahler, 1860-1911 ),即身處於這樣世代交替的時代。馬勒的一生命運多舛,少年時期歷經手足的早夭與父母長期的爭吵;成年後更歷經女兒的早逝及妻子不忠的猜疑,造就其音樂上的悲劇性格。馬勒終其一生熱愛文學與哲學,從他的作品中更可反映出他對世間萬物的體認,其音樂與創作風格深深影響後輩音樂家,特別是第二維也納樂派的荀白克等人。文學面上,他創作了許多以管弦樂伴奏的藝術歌曲,其歌詞內容出自於《少年的魔法號角》( Des Knaben Wunderhorn ) 這本詩集。哲學面上,他曾說過:「一首交響曲即一個世界,他必須包含全部。」他藉由交響曲的創作,闡述自身的哲學觀與世界觀。本論文從探討馬勒的生平著手,再以樂曲分析和指揮詮釋兩大面向來探討馬勒《第四號交響曲》,期待透過樂曲分析的佐證來協助指揮在實際排練與演出時可能會面臨到的困難,並能以指揮這個角色清楚傳達作曲家意圖,與幫助樂團達到最佳的音樂表現。
  • Item
    李姆斯基.柯薩可夫交響組曲《天方夜譚》作品三十五之探究與指揮詮釋
    (2020) 方信淵; Fang, Hsin-Yuan
    《天方夜譚》(Scheherazade)創作於一八八八年,為李姆斯基‧柯薩可夫(Nikolay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 1844-1908)最具代表性的管絃樂作品之一。其共分為四個樂章,以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作為啟發而寫作完成,各樂章於首演時皆具有標題,分別為:「海與辛巴達的船」(The Sea and the Sinbad’s Ship)、「卡蘭達王子的故事」(Prince Kalender’s Narrative)、「年輕王子與公主」(The Young Prince and Princess)、「巴格達的慶典-海-船撞上有青銅騎士雕像的峭壁」(Festival at Baghdad-The Sea-The Ship Breaks against a Cliff Surmounted by a Bronze Horseman),而在首演後李姆斯基‧柯薩可夫便刪除了標題,希望聽眾以自己的想像力去完成對於樂曲畫面的勾勒。   本論文以作曲家背景與其音樂理論著作為出發點,將《天方夜譚》整首曲子作深入的探究,並且將其應用於實際排練與演出當中。透過排練與演出,整理出樂曲中所需注意的重點以及處理的依據。期許能為後續喜愛該作品以及計畫演出的後進有參考的依據。
  • Item
    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之指揮詮釋
    (2020) 張智堯; Chang, Chih-Yao
    本論文為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之音樂分析及指揮詮釋。本論文將由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柴可夫斯基之生平與音樂創作」、第三章「《第五號交響曲》創作背景」、第四章「《第五號交響曲》之樂曲分析」、第五章「《第五號交響曲》之指揮詮釋」以及第六章「結論」六個章節來研究柴可夫斯基之創作理念及特色。指揮詮釋介重研究者舉辦碩士畢業音樂會親自從排練至演出之指揮實踐,探討《第五號交響曲》之指揮詮釋。
  • Item
    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作品分析及指揮詮釋
    (2018) 張顥嚴; Chang, Hao-Yen
    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是19世紀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不但集鋼琴家、音樂教育家、與作曲家於一身,更在指揮與音樂評文上有所成就。在作曲方面,李斯特最重要的貢獻在於開創了「交響詩」的形式。這種標題音樂的新體材不但承襲了白遼士(H. Berlioz)等前人的主導動機(idée-fixe),將其發展為主題變形手法,也影響了後世許多作曲家,為西方音樂史點亮了一盞明燈。 本論文將聚焦在李斯特最為著名的交響詩《前奏曲》上,以對作曲家生平的背景研究與樂曲在結構、主題變形、和聲、配器法等方面的分析為論點,進而提出研究者在指揮詮釋上的選擇;以及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對指揮與樂團關係的看法。另外,本論文也將分享研究者於2017年9月赴匈牙利與芬蘭指揮家帕努拉(Jorma Panula)學習的成果。
  • Item
    威爾第:歌劇《法斯塔夫》第三幕第二景之指揮詮釋
    (2016) 楊書涵; Yang, Su-Han
    本論文為威爾第歌劇《法斯塔夫》第三幕第二景之音樂分析及指揮詮釋。音樂分析將由「和聲設計」、「管弦樂運用」、「運音使用」、「特定音樂動機再現」及「終曲賦格分析」五個方面研究威爾第之創作手法及特色。指揮詮釋為筆者參加指揮大師慕提創辦的第一屆義大利歌劇學院期間協助慕提製作《法斯塔夫》之學習經驗,以及筆者親自從排練至演出之指揮實踐,探討第三幕第二景之指揮詮釋。
  • Item
    德沃札克《第七號交響曲》之研究與指揮詮釋
    (2016) 徐昌全; Syu, Chang-Cyuan
    德沃札克(Antoin Dvorak, 1841- 1904)的《第七號交響曲》創作於1884年,1885年首演時,此曲曾被公認為德沃札克最傑出的作品之一,英國的音樂評論家甚至將《第七號交響曲》和舒伯特的《C大調交響曲》、布拉姆斯的四首交響曲並列為19世紀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作品。因而本論文由探討德沃札克的《第七號交響曲》,進而了解作曲家的音樂內涵,並探討《第七號交響曲》在指揮上的詮釋與實踐。 本論文的第一章是敘述撰寫此論文研究動機和資料收集之方法,第二章為探究德弗札克的生平背景和交響作品,以及《第七號交響曲》的創作背景,第三章則將此交響曲四個樂章作樂曲分析,藉以了解樂曲的結構、配器、節奏、速度、素材、織度等基本要素,第四章透過文字敘述與譜例的輔助,研究《第七號交響曲》的指揮詮釋。 筆者期盼藉著詳細研究、分析及詮釋《第七號交響曲》之過程,能將樂曲中的細節深入探討,並將指揮所需使用的技巧,作研究整理,期望讓這部交響曲,在演出及傳達給聽眾的時刻,能更貼近作曲家的本質,使樂曲完整的真實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