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雌雄莫辨的夏康舞曲與帕薩喀牙舞曲──以巴洛克時期論暨自我創作
    (2019) 李俊緯; Lee, Chun-Wei
    夏康舞曲和帕薩喀牙舞曲為巴洛克時期的舞曲,二種舞曲皆使用頑固音型來變奏,當今普遍以巴赫的作品作為認知的依據;然而,這套標準卻無法適用於巴洛克多數的作品,因此,筆者欲探知更多二種舞曲過去的發展。 本論文透過研究二種舞曲過去的發展,並將所得運用於自身作品中。論文共分做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並闡述論文架構,第二章「二種舞曲於不同地域之起源」,探討二種舞曲之間的差異於西班牙、義大利與法國;第三章「級進音階與模進手法所形成的頑固音型(低音)」,探討二種舞曲共有的頑固低音;第四章「持續變奏與輪旋曲之型式(以法國大鍵琴學派而論)」,針對二種型式進行討論,並舉例作品;第五章「調性結構的差異」,以1650年劃分,探討前後不同的使用情形;第六章「《古亭畚藏落照間》之創作理念」,為筆者研究二種舞曲後所進行的創作;第七章「結論」,總論全文並提出心得。
  • Item
    巴赫清唱劇《我心已滿足》(BWV82a, Ich habe genug)研究詮釋報告
    (2011) 李璧如; Bi-Ru Li
    《我心已滿足》(BWV82a, Ich habe genug)為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獨唱清唱劇作品。是巴赫在1727年為教會年曆中聖母潔淨節(The feast for The Purification)儀式所寫,首演為男低音獨唱版本。此劇在首演之後,巴赫又在1731年改編成女高音的版本,於同一節日中演出,之後又三次改編此部作品。這樣多次改編同一首作品,在巴赫的作品中相當少見。而本論文將探討1731年所編寫的女高音版本。 全文共分成五章:本論文第一章將簡介作者研究動機與背景;第二章以巴洛克時代歷史與人文背景及巴赫生平去探討作曲家所處時代;第三章從清唱劇歷史沿革、巴洛克時清唱劇及德國清唱劇的範疇,試論巴赫各時期創作清唱劇特色與素材來源;第四章則探究《我心已滿足》作品背景,並針對其中五首樂曲內容逐一分析其主題與結構;第五章總結為本論文之研究結果。希望能提供日後欲演唱此作品之歌者詮釋方法,並藉此論文能使國內對於巴赫的清唱劇研究貢獻一己之力。
  • Item
    巴赫b小調組曲作品1067之研究
    (2006) 胡玉薇; Yu-Wei Hu
    雖然在世之時並未以作曲家身份受到世人的賞識,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作品對後世影響相當深遠,其作品不僅數量龐大,更包含除歌劇之外各種音樂型態;雖然多數作品為應雇主要求、音樂會或教學等需求所做,然而在其內涵上仍精益求精,拓展音樂作品中對器樂的技巧要求、音樂的形式、深度以及品質等更加寬廣的層面。 本研究主題b小調組曲作品1067(Suite in b minor, BMV1067),為巴赫目前留存僅有的四首管弦樂組曲之第二首,亦為其大量作品中僅有之十二首以長笛為主奏樂器的作品之一,為長笛演奏曲目中相當重要之一環。 b小調組曲採用之曲式型態為法國宮廷舞曲組曲,由於此一曲式巴赫多數器樂作品中皆加以採用,並占其長笛作品之絕大部分,足見此一曲式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本研究中,將b小調組曲之相關背景與內涵,分為巴赫的創作與時代背景、曲式分析以及詮釋分析等層面,於各章節加以討論。 第一章為作曲家生平簡介,整體性探究巴赫生平學習以及創作的各個時期,並著重於器樂曲以及管弦樂組曲的創作,加以研究b小調組曲於巴赫作品中之重要性。 第二章為作品背景,就組曲以及法國宮廷舞曲發展的背景及傳播方式,討論其曲式之時代重要性,並進一步研究b小調組曲之創作背景。 第三章為曲式分析,針對其中序曲及各種舞曲的背景、舞步以及特色等內涵,以及其組合而成之器樂組曲,作更加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第四章則就演奏詮釋之層面,分為音樂表現詮釋、運舌以及裝飾音三大方面,加以討論巴洛克時代的風格與詮釋方式。
  • Item
    韓德爾《九首德國詠唱調》為女高音、獨奏樂器與持續低音所寫-作品 202-210之分析與詮釋
    (2015) 黃珮淇; Huang, Pei-Chi
    在歌劇崛起得年代,為女高音、獨奏樂器與持續低音所寫《九首德國詠唱調》(Neun deutsche Arien, HWV202-210)成為韓德爾作品中,有別於其他歌劇作品的清流。此作品為巴洛克時期德裔英籍作曲家韓德爾,在西元1724年至西元1727年間的室內聲樂詠唱調音樂作品。在韓德爾眾多的義大利式歌劇中,皆以義大利文為創作語言,然而,此作品並非出自於歌劇作品的義大利詠唱調,為單獨音樂作品,採用德國詩人布洛克斯(Barthold Heinrich Brockes, 1680-1740)的詩集,使用德語歌詞,結合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的編制,完成此部作品。本詮釋報告以《九首德國詠唱調》(Neun deutsche Arien, HWV202-210)為研究主題,探究其在強調自然神論的時代裡,歌詞與音樂之間的關係,並進行女高音在三重奏鳴曲中的演唱詮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