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向巴赫致敬:李斯特《巴赫主題幻想曲與賦格》與《巴赫主題變奏曲:哭泣、怨訴、憂慮、膽怯》之詮釋與分析
    (2024) 王婕芸; Wang, Jie-Yun
    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為浪漫樂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也是對鋼琴作品的開創與樂器本身的發展有著重要貢獻的作曲家。李斯特的創作裡,鋼琴作品佔了一大部分,大眾對其印象也多為炫技、艱澀,但李斯特的作品不僅僅是只有華麗的外表,也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與情感,有時包含文學、繪畫及宗教,有時用以致敬、或抒發個人情感。本論文挑選了李斯特的兩首晚期作品,《巴赫主題幻想曲與賦格》(Fantasie und Fuge über das Thema B–A–C–H, S. 529) 與《巴赫主題變奏曲:哭泣、怨訴、憂慮、膽怯》(Variationen über das Motiv … von Weinen, Klagen, Sorgen, Zagen, S. 180 ),同樣使用了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的主題,卻帶有不同的內涵。前者以巴赫姓名主題以表對巴赫或巴洛克音樂的致敬,後者以巴赫清唱劇作品的數字低音作為主題,加入宗教的內涵,以傳遞晚期的低落的心聲。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以緒論為始,敘述研究動機、目的以及方法;接續為概述巴赫於十九世紀的復興及巴赫動機選用的象徵意義;再進入到關於兩首樂曲的創作背景、樂曲分析以及詮釋與彈奏;最後則為結語。
  • Item
    論巴洛克音樂演奏風格與詮釋--以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為例
    (2022) 周瑾; Zhou, Jin
    巴赫的這部《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作品,在小提琴曲目庫中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是每一位專業小提琴學習者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重要曲目。由於這部作品的創作年代距今已有300年,而當時所處的巴洛克時期,無論從樂器型制、演奏法,再到音樂審美、記譜讀譜習慣等方面,都與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當代演奏法和音樂環境有著極大的差異。並且,由於巴洛克時期樂譜的譜面信息相對較為「乾淨簡潔」,作為當代學習者,若沒有充分了解巴洛克時期音樂的背景與風格特點,很容易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和演奏產生「誤讀」。本文基於樂曲創作年代的音樂社會環境,分別從18世紀初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背景及小提琴演奏法兩方面,綜合歸納分析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演奏風格與方法。隨後以此為方向,具體分析闡述如何將巴洛克風格運用於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演奏之中,深入研究探討這部作品的音樂內涵。
  • Item
    巴赫清唱劇《我心已滿足》(BWV82a, Ich habe genug)研究詮釋報告
    (2011) 李璧如; Bi-Ru Li
    《我心已滿足》(BWV82a, Ich habe genug)為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獨唱清唱劇作品。是巴赫在1727年為教會年曆中聖母潔淨節(The feast for The Purification)儀式所寫,首演為男低音獨唱版本。此劇在首演之後,巴赫又在1731年改編成女高音的版本,於同一節日中演出,之後又三次改編此部作品。這樣多次改編同一首作品,在巴赫的作品中相當少見。而本論文將探討1731年所編寫的女高音版本。 全文共分成五章:本論文第一章將簡介作者研究動機與背景;第二章以巴洛克時代歷史與人文背景及巴赫生平去探討作曲家所處時代;第三章從清唱劇歷史沿革、巴洛克時清唱劇及德國清唱劇的範疇,試論巴赫各時期創作清唱劇特色與素材來源;第四章則探究《我心已滿足》作品背景,並針對其中五首樂曲內容逐一分析其主題與結構;第五章總結為本論文之研究結果。希望能提供日後欲演唱此作品之歌者詮釋方法,並藉此論文能使國內對於巴赫的清唱劇研究貢獻一己之力。
  • Item
    孟德爾頌《六首前奏與賦格》,作品三十五之選曲分析暨詮釋報告 —以第一、三、四、六首為例
    (2014) 陳亭儒; Ting-Ru Chen
    「前奏與賦格」萌芽並成熟發展於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因主音音樂及奏鳴曲式的崛起而暫緩腳步,至浪漫時期則因「巴赫音樂復興」再度復甦,身處浪漫時期的孟德爾頌(Felix Bartholdy Mendelssohn, 1809-1847)的作品35中,即內含六組前奏與賦格,以浪漫時期的音樂語彙出發,重新為此古老組合注入新的時代聲響及意涵。本文以作品35之選曲為研究範圍-分別為第一、三、四、六首,並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將前奏與賦格分別釋義,並探究孟德爾頌自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前奏與賦格」的傳承與發展。第三章探討創作背景,此章節先論述孟德爾頌的鋼琴音樂分期與風格特色,概覽孟德爾頌的鋼琴賦格作品,最後以作品35之創作背景作結。第四章作品分析包含曲式架構、織度與和聲特點。第五章演奏詮釋將探討筆者於這四首前奏與賦格的演奏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之處,並提出可能的解決辦法及詮釋觀點。第六章為結論。
  • Item
    巴赫b小調組曲作品1067之研究
    (2006) 胡玉薇; Yu-Wei Hu
    雖然在世之時並未以作曲家身份受到世人的賞識,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作品對後世影響相當深遠,其作品不僅數量龐大,更包含除歌劇之外各種音樂型態;雖然多數作品為應雇主要求、音樂會或教學等需求所做,然而在其內涵上仍精益求精,拓展音樂作品中對器樂的技巧要求、音樂的形式、深度以及品質等更加寬廣的層面。 本研究主題b小調組曲作品1067(Suite in b minor, BMV1067),為巴赫目前留存僅有的四首管弦樂組曲之第二首,亦為其大量作品中僅有之十二首以長笛為主奏樂器的作品之一,為長笛演奏曲目中相當重要之一環。 b小調組曲採用之曲式型態為法國宮廷舞曲組曲,由於此一曲式巴赫多數器樂作品中皆加以採用,並占其長笛作品之絕大部分,足見此一曲式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本研究中,將b小調組曲之相關背景與內涵,分為巴赫的創作與時代背景、曲式分析以及詮釋分析等層面,於各章節加以討論。 第一章為作曲家生平簡介,整體性探究巴赫生平學習以及創作的各個時期,並著重於器樂曲以及管弦樂組曲的創作,加以研究b小調組曲於巴赫作品中之重要性。 第二章為作品背景,就組曲以及法國宮廷舞曲發展的背景及傳播方式,討論其曲式之時代重要性,並進一步研究b小調組曲之創作背景。 第三章為曲式分析,針對其中序曲及各種舞曲的背景、舞步以及特色等內涵,以及其組合而成之器樂組曲,作更加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第四章則就演奏詮釋之層面,分為音樂表現詮釋、運舌以及裝飾音三大方面,加以討論巴洛克時代的風格與詮釋方式。
  • Item
    巴赫第二號《組曲》BWV826之分析與詮釋
    (2015) 黃照容; Huang, Chao-Jung
    音樂巨匠-約翰‧賽巴斯汀‧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其創作生涯中完成了三大鍵盤組曲-《英國組曲》(Englische Suiten, BWV806-811)、《法國組曲》(Franzosische Suiten, BWV812-817)、《組曲》(Sechs Partiten, BWV 825-830),而第二號《組曲》歷經《英國組曲》與《法國組曲》創作的洗禮,是一首規模龐大的組曲,展現了巴赫極為精練的作曲手法與創新精神,並將鍵盤組曲的音樂形式與作曲技巧推展至巔峰。 本論文以巴赫第二號《組曲》BWV826為研究實例,共分為六章。首先陳述巴赫生平背景,藉著組曲的定義與發展過程進一步探究巴赫之三大鍵盤組曲,針對第二號《組曲》的曲式結構及創作手法深入分析,並以此為依據提出個人詮釋,最後從樂曲運音法、速度、音量、音色五個面向提供實際演奏的建議,期望透過此研究能更深一層領會巴赫的音樂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