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卡爾.史塔米茨《F大調低音管協奏曲》
    (2010) 王怡佳
      本論文共分為四大章,分別以時代背景、作曲家生平、樂曲分析和音樂詮釋。第一章以時代背景為主,此章節著重於古典時期的研究,進而去探討此時期的音樂風格、協奏曲以及低音管的發展;除了將這三部份分別探討外,並以時代背景為基礎進一步去研究其中的相關性。第二章則是著重在作曲家-卡爾.史塔米茨本人,分別以作曲家所屬的曼海姆樂派、生平事蹟和作品來撰寫,特別在該樂派對於協奏曲與交響曲的貢獻上做了統整。國內對於卡爾.史塔米茨的文獻少之又少,因此筆者便以具指標性的音樂辭典-《新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為主要的參考書目,儘可能在生平與作品方面去加深探討。樂曲分析的部份跳脫一般依照樂章的撰寫方式,分別以曲式結構、調性、和聲以及素材運用等做為分析的基礎。而音樂詮釋探討的部份則以筆者的個人觀點出發,在音樂術語以及力度表現上加以詮釋說明。主要以曲式分析作為詮釋的後盾,並配合練習的方法以輔助內文的充實;因此,曲式分析、音樂詮釋以及練習方法三者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最後,期望本論文對於日後研究古典時期低音管作品的演奏者能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