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普羅高菲夫《古典》交響曲之作品與指揮研究
    (2006) 陳玉淩
    許多人剛接觸普羅高菲夫的音樂,都是從《彼得與狼》(Peter and the Wolf)上手,其音樂靈活結合故事性,並透過人物角色讓聽眾瞭解樂器的音色與特性。此作品為普羅高菲夫中年回歸蘇聯後的創作,雖是極為成功的兒童音樂,但卻不是他的典型創作類型。《古典》交響曲亦非普羅高菲夫的典型創作風格,但從這些作品,我們才能有幸發掘普羅高菲夫不同的音樂觸角,以及其作曲領域的寬廣浩大。 本論文由普羅高菲夫的交響曲編號第一號──《古典》交響曲深入探討作曲家音樂的內涵與理念,以及《古典》交響曲在指揮與演奏上的實踐。雖然在作曲家六十多年的人生中,這首曲子僅是他前三分之一歲月的創作里程碑,但仍能窺得普羅高菲夫豐沛的創意、「傳統」與「創新」濃纖合度的搭配融合,以及個人獨特的風格語言。第二章概略介紹作曲家的生平,以及政治牽動文化策略的大環境下,對於作曲家創作的影響;而作曲家的音樂語言、創作風格亦為本章重點。第三章詳列《古典》交響曲相關的論述,包括普羅高菲夫七首交響曲的概述、《古典》交響曲創作的歷程與背景、評論家對於此作品的見解,以及二十世紀初作曲家回歸小型編制創作與此作品的關連性。第四章針對此交響曲的樂曲作詳細的曲式分析。第五章則正式進入指揮與演奏上的討論。至於前輩指揮家們曾經灌錄的唱片錄音,風格迥異的各家詮釋探討,則為第六章的重點。
  • Item
    貝多芬第六號田園交響曲之指揮詮釋
    (2007) 李芳妍
    充滿田園風格的樂曲,不同於貝多芬其他交響曲的創作,氣勢磅薄,田園交響曲的每個樂章是由貝多芬親自附上標題,在每一樂章之前都以文字描述。 本論文從第二章<貝多芬的時代背景與音樂風格>,來了解他的音樂風格及精神,第三章<田園交響曲創作經過>,以田園交響曲和海頓神劇關係的角度做探討,並摘錄信件來了解貝多芬對大自然的喜好程度,以及介紹他其他具有田園風格的作品。筆者也針對田園交響曲創作經過,當時演出的評價和出版過程做深入的敘述。第四章針對此交響曲的樂曲作詳細的配器與曲式分析。第五章以指揮與演奏的詮釋討論。至於前輩指揮家們曾經灌錄的唱片錄音,風格迥異的各家詮釋探討,則為第六章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