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白遼士為「羅馬大獎」競試所創作的清唱劇之研究:《奧菲歐之死》、《海爾敏娜》、《克麗奧佩脫拉之死》與《薩丹拿帕勒之死》
    (2023) 林鄉雨; Lin, Shiang-Yeu
    本論文探討研究白遼士為「羅馬大獎」競試所創作的四部清唱劇:《奧菲歐之死》、《海爾敏娜》、《克麗奧佩脫拉之死》與《薩丹拿帕勒之死》。審視十九世紀初期歐洲南北方之間的文化差異,我們可以看到北方浪漫主義對十九世紀巴黎藝術界所產生的影響,像是莎士比亞文學與戲劇在歐洲掀起的潮流,還有德國文學的浪漫精神傳入巴黎藝文圈的現象,我們進而觀察到當時法國藝術圈的改革派代表性人物,像是美術界有德拉克羅瓦,音樂界有白遼士,他們均創作過同名或者類似主題的作品。本論文希望藉由這些美術與音樂創作在主題來源上的選擇,來做為呼應整體巴黎藝文圈大時代風潮的應證,進而研究出羅馬大獎競試清唱劇在題材選擇上的特點。羅馬大獎乃官方的藝術競試,本質上相當保守。本論文主體的四部羅馬大獎清唱劇,都是白遼士在求學期間為參與羅馬大獎競試所創作的早期作品。在本論文中,特別針對這些清唱劇的戲劇、音樂語法,還有聲樂與樂團之間的配合,來進行分析比較。透過這些分析,我們會看到年輕的白遼士如何在相當保守的比賽體制下嘗試進行適度的創新,也因而顯露出他日後成熟作品中所展現出的特色。我們也藉著針對音樂結構的分析,找出白遼士四首清唱劇的獨特性與其時代意義。
  • Item
    巴赫清唱劇《我心已滿足》(BWV82a, Ich habe genug)研究詮釋報告
    (2011) 李璧如; Bi-Ru Li
    《我心已滿足》(BWV82a, Ich habe genug)為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獨唱清唱劇作品。是巴赫在1727年為教會年曆中聖母潔淨節(The feast for The Purification)儀式所寫,首演為男低音獨唱版本。此劇在首演之後,巴赫又在1731年改編成女高音的版本,於同一節日中演出,之後又三次改編此部作品。這樣多次改編同一首作品,在巴赫的作品中相當少見。而本論文將探討1731年所編寫的女高音版本。 全文共分成五章:本論文第一章將簡介作者研究動機與背景;第二章以巴洛克時代歷史與人文背景及巴赫生平去探討作曲家所處時代;第三章從清唱劇歷史沿革、巴洛克時清唱劇及德國清唱劇的範疇,試論巴赫各時期創作清唱劇特色與素材來源;第四章則探究《我心已滿足》作品背景,並針對其中五首樂曲內容逐一分析其主題與結構;第五章總結為本論文之研究結果。希望能提供日後欲演唱此作品之歌者詮釋方法,並藉此論文能使國內對於巴赫的清唱劇研究貢獻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