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News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貝多芬《g小調第 二 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五之二研究與詮釋(2024) 曹妤蓁; Tsao, Yu-Chen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創作生涯中總共創造了五首大提琴奏鳴曲,這五首大提琴奏鳴曲更是將大提琴在古典時期的地位往上提升至新的層級。此論文所要分析的為《g小調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五之二 》Cello Sonata No.2 in g minor, Op.5 No.2 是貝多芬於 1796年完成,1797年出版的作品。本文內容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個章節為緒論,包含了筆者的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第二章節為貝多芬生平與創作特色,包含貝多芬的生平與其一生各個創作時期所創作的重要作品及其特色;第三個章節為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鳴曲概論與重要性,內容將會論述古典時期以前大 提琴之發展歷史與改良及五首大提琴奏鳴曲創作經歷與其重要性; 第四個章節為樂曲分析 ,為筆者對於樂曲結構與作曲手法之探討;第五章為演奏技巧與詮釋,為筆者演奏此樂曲所呈現的演奏技巧與樂曲之語法、氛圍;第六章為結論。Item 貝多芬《C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二之三》與《F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十之二》之樂曲分析與詮釋(2024) 孫浩; Sun, Hao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 v. Beethoven, 1770-1827)於維也納早期所創作之鋼琴奏鳴曲,逐漸展現出成熟的個人風格。而他日後不斷地在鋼琴奏鳴曲的形式與結構上探索與突破,更是將鋼琴奏鳴曲引領至古典時期的頂峰。《C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二之三》(Piano Sonata in C Major, Op. 2, No. 3)與《F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十之二》(Piano Sonata in F Major, Op. 10, No. 2)為貝多芬在維也納早期之作品。兩首作品運用豐富多變和聲、轉調手法以及突然變化的節奏,刻劃出生動的音樂意象。在織度方面,貝多芬常在樂章中融入複音對位的手法,創造出豐富的音響效果。筆者期盼透過此研究,對於貝多芬早年之創作風格與手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進而對《作品二之三》與《作品十之二》的詮釋能力有更深的體會。本文於第一章之緒論提出研究動機與展演理念,並闡述筆者之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探討十七至十九世紀初之鋼琴奏鳴曲發展概述與貝多芬之鋼琴奏鳴曲;第三章探究《作品二之三》與《作品十之二》的創作背景,而後將作品分為曲式、調性與和聲、織度與旋律以及節拍與節奏並進行樂曲分析;第四章討論兩首作品的演奏速度、力度、節奏、運音法與踏板五個面向,並作演奏詮釋想法之探討;最終於第五章統整研究總結。Item 貝多芬《A大調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四十七,克羅采》之分析與演奏詮釋(2022) 陳奕儒; Chen, Yi-Ju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為橫跨古典時期與浪漫時期的音樂家,他不僅承襲了古典樂派的傳統音樂形式與語言,更開啟了浪漫樂派的風格與精神,並從中建立屬於他的個人特色。1802至1803年間,貝多芬正面臨聽力退化所帶來的打擊,寫下了遺書表明對於生活的絕望,但其透過堅強的意志繼續堅持創作,完成了《A大調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四十七》,並在同年的5月24日在奧加唐劇院(Augarten Theatre),由貝多芬本人與小提琴家喬治‧布瑞吉陶爾(George Bridgetower, 1779-1860)進行首演。而後因題獻給小提琴家魯道夫‧克羅采(Rodolphe Kreutzer, 1766-1831),亦得名為克羅采奏鳴曲。與貝多芬先前所譜寫的小提琴奏鳴曲相比,此作品中的小提琴不再居於附屬地位,而是與鋼琴有了更多對話的空間,可說是貝多芬初期與中期作品的分界點,同時亦代表著中期作品的開端。本報告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此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架構;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概述貝多芬的生平、重要作品及寫作特色,《克羅采》之創作背景及首演資料;第三章為樂曲分析;第四章為樂曲演奏詮釋,以鋼琴合作的觀點來進行探討與論述;第五章為結語。Item 貝多芬《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奏鳴曲, 作品一零二之一》 研究與詮釋(2021) 陳恩寧; Chen, En-Ning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一生中共創作了五首大提琴奏鳴曲,此論文所要分析的《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一零二之一》是他於 1815 年所譜寫的作品。本論文之結構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筆者 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和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從五首大提琴奏鳴曲簡述貝多芬的 三個創作時期與貝多芬時期之大提琴發展,第一節以貝多芬的五首大提琴奏鳴曲 為出發點,進而論述他在各時期所具有的作曲手法及風格,並於第二節探討「大 提琴」這項樂器從十六至十九世紀的結構改革及演奏技巧之發展;第三章為《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一零二之一》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在此章節探 討作品結構、作曲手法及筆者在樂曲中想呈現的樂曲氛圍與技巧方面的演奏;第 四章為結語。Item 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之分析與詮釋(2020) 楊依哲; Yang, I-Che本論文研究之目的為探討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之重要性與價值,首先聚焦於貝多芬所處時代,了解第四號交響曲之作曲背景,而後對作曲手法進行歸納與分析。研究者特意提出此曲第三樂章的創見,相關討論見於正文第一章第三節。 在樂曲分析之外,研究者也嘗試自指揮專業出發,佐以國際樂團著名指揮之詮釋,提出個人之詮釋創見。在篇幅內力有未逮之研究項目,則一併於結論提出,供研究後進參考、指教。Item 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作品九十三之指揮詮釋研究(2020) 林亦輝; Lin, Yi-Hui《第八號交響曲》(Beethoven Symphony No. 8, Op. 93)於1812年完成,為貝多芬九首交響曲中唯一一首並未有題獻對象的交響作品,本曲共有四個樂章。本論文將針對生平、創作背景、九首交響作品等關係進行參考,並將第《第八號交響曲》各樂章進行分析,並比較不同版本有聲資料,歸納研究者於樂團排練操作、演出過程中,所需注意之重點及特色為指揮詮釋報告依據。Item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之研究與指揮詮釋(2012) 江琳心本論文從貝多芬生平、耳疾所影響的個性與交響曲創作風格著手,再依《第七號交響曲》之創作背景與音樂特色以及分析樂曲曲式等方面進行研究,並經由不同指揮家之詮釋語法與筆者指揮樂團之實際狀況,來做指揮詮釋探討與比較。Item 貝多芬第六號田園交響曲之指揮詮釋(2007) 李芳妍充滿田園風格的樂曲,不同於貝多芬其他交響曲的創作,氣勢磅薄,田園交響曲的每個樂章是由貝多芬親自附上標題,在每一樂章之前都以文字描述。 本論文從第二章<貝多芬的時代背景與音樂風格>,來了解他的音樂風格及精神,第三章<田園交響曲創作經過>,以田園交響曲和海頓神劇關係的角度做探討,並摘錄信件來了解貝多芬對大自然的喜好程度,以及介紹他其他具有田園風格的作品。筆者也針對田園交響曲創作經過,當時演出的評價和出版過程做深入的敘述。第四章針對此交響曲的樂曲作詳細的配器與曲式分析。第五章以指揮與演奏的詮釋討論。至於前輩指揮家們曾經灌錄的唱片錄音,風格迥異的各家詮釋探討,則為第六章的重點。Item 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主題動機手法之探討與分析(2018) 林承鴻; Lin, Cheng-Hung摘要 從十八世紀後期交響曲發展的脈絡觀之,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所展現的重要性除了對於十八世紀交響曲發展脈絡的承續之外,在主題動機手法上亦開展出不同的道路。 在樂類史的脈絡中,十八世紀中葉到十八世紀晚期是交響曲發展成形的重要時期。交響曲的形式與內容透過服務於歐洲各地的音樂家之嘗試,最終經由海頓的作品奠定其基礎。海頓的作品在當時不僅受到廣泛地喜愛,同時也塑造了交響曲強調「有效的素材運用」與「戲劇性對比」的特色。 「有效的素材運用」關乎到主題動機的運用,因此本文將先詳盡探討並分析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中的主題動機手法。而後再根據主題動機手法探討「戲劇性對比」如何被貝多芬進一步加強。 本論文藉由回歸十八世紀晚期音樂史與樂類史的脈絡,由「有效的素材運用」與「戲劇性對比」此兩種不同的角度探討貝多芬的首部交響曲作品《第一號交響曲》在主題動機手法上的傳承與創新。Item 貝多芬《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6》與《E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9》之音樂分析與詮釋(2015) 王湘霓; Wang, Hsiang- Ni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1827)之創作風格可分為三期:早期為1770至1802年、中期為1802至1815年及晚期的1815至1827年。《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6》(Piano Sonata in A- flat Major , Op. 26, 1800- 1801)為貝多芬早期的作品;《E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9》(Piano Sonata in E Major, Op. 109, 1820)則為晚期的創作,筆者選擇這兩首奏鳴曲作為研究曲目,因其特殊之處在於創作時間相隔近二十年,且都在樂章中包含變奏曲:《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6》的變奏曲在第一樂章;《E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9》則置於第三樂章,這樣不同於以往在奏鳴曲樂章的編排形式,引發了筆者的興趣,進而研究探討。 本詮釋報告共有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 作品26》之音樂分析與詮釋、第三章為《E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9》之音樂 分析與詮釋、第四章為兩首樂曲之創作理念與變奏樂章之比較、第五章則為結語。 其中,第二章與第三章將分別研究此兩首奏鳴曲之創作背景、曲式結構、節奏特 性、旋律特質、調性和聲、織度組成與音樂詮釋等,藉此更深入探討貝多芬早、 晚期在創作手法上的轉變。 筆者希望藉由此研究,提升自己對於貝多芬在這兩首奏鳴曲上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期望在演奏時,對於其精神內涵與音樂表現,能有更深一層的掌握,並從中獲益,也希望此研究對於貝多芬早、晚期奏鳴曲有興趣者,亦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