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8
  • Item
    羅威爾‧利伯曼 《給長笛與管弦樂團之協奏曲作品三十九》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4) 丁艤樂; Ting, Yi-Le
    羅威爾‧利伯曼 (Lowell Liebermann, 1961) 是一位活躍於美國當代樂壇的作曲家,承襲了傳統音樂的精髓,同時融合了新的創作手法,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格,他的作品以高度技巧、強烈的旋律性而聞名,深受大眾的喜愛。本文以利伯曼《給長笛和管弦樂團協奏曲作品三十九》作為研究,包含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詳細說明論文的研究動機以及探討的範圍;第二章淺談探究作曲家的生平和音樂風格,提供讀者更全面的理解作曲家的背景,第三章聚焦於樂曲分析及詮釋,第四章為結論,整合全篇論文,提出樂曲分析及詮釋上的重點精華。
  • Item
    戈登.雅各《給長笛和弦樂團協奏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探討
    (2022) 朱麒頻; Chu, Chi-Pin
    戈登.雅各(Gordon Jacob, 1895-1984),是英國二十世紀的作曲家。他雖身處於不受調性規範、不受傳統框架限制的時代,然而雅各仍保留古典風格的創作手法,例如 : 他的音樂具有調性、作曲架構明確且富含優美的旋律。他將古典風格的音樂與新的音樂理念相互結合,擁有個人創作思維,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本論文之目的為研究戈登‧雅各的《給長笛和弦樂團協奏曲》(Concerto for Flute and Strings),探討其生平以及創作風格,並進行樂曲分析以及提出詮釋建議。本文可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並提出文獻探討作為參考的依據;第二章為作曲家戈登‧雅各的生平及創作風格,了解時代背景與其創作理念;第三章為樂曲分析,並理解戈登‧雅各的創作手法;第四章則是針對《給長笛和弦樂團協奏曲》(Concerto for Flute and Strings),其中節奏、旋律、力度、表情符號、術語、鋼琴合作等來進行四個樂章的演奏詮釋;第五章為結論。
  • Item
    《黃河鋼琴協奏曲》指揮詮釋研究
    (2013) 張宇安
    《黃河鋼琴協奏曲》乃近代中國作品中最具有影響力的西方交響編制作品之一,它起源於文化大革命的背景,歷經長時間及政治的牽扯與糾葛,其藝術價值終究不曾被磨滅,儘管因其敏感的創作背景它曾不只一次的被禁演,但藝術終歸要回到藝術,最後決定這首作品能否繼續傳唱得因素為其藝術價值而絕非政治立場。筆者希望能夠藉由研究這首作品,進一步了解它錯綜複雜的背景和平易近人的韻味風格。而由於《黃河鋼琴協奏曲》許多部份來自《黃河大合唱》的原創旋律,也需要詮釋者去思考音樂和其所搭配歌詞之間的關係。這一首充滿中樂元素,又以西方曲式配器演奏的作品,該如何去剖析認識,進而完整體現它的美感,是本篇論文欲研究的主要目標。
  • Item
    浦羅柯菲夫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之詮釋報告
    (2009) 簡紹宇; Chien Shao-Yu
    為一窺此曲全貌,筆者將透過幾個不同的面向來探討;生平及社會背景乃是知悉作曲家周遭環境最佳的途徑,在不同的人、事、物以及時代的影響下,人的行為和思維會因此受到牽連,隨之在作曲的風格特色上即展現出不同的風貌。爾後,再奠基於這些歷史事實,來解析作品並作出合乎時序以及原作的詮釋,最後再參考名家校訂及演奏的各種資料,從中比較後拓展更多元的思考。
  • Item
    巴爾托克《中提琴協奏曲》之詮釋報告
    (2009) 蔡秉璋
    巴爾托克的中提琴協奏曲,是由中提琴家威廉.普林羅斯(William Primrose, 1903-1982)在1945年委託創作,由巴爾托克的好友兼學生提波.謝利(Tibor Serly, 1901-1978)根據鋼琴草稿接續完成;此首作品堪稱中提琴協奏曲中,音樂內涵及演奏技巧最為艱深的經典曲目。此首協奏曲展現寬廣的音域及豐富的音色變化,內斂的音樂意涵及絢爛的技巧,在節奏、曲式、創作技巧等方面,都較其他曲目更具變化及戲劇性,此曲也啟發往後的作曲家們,做為創作中提琴協奏曲時參考的範本。 本文將以巴爾托克的生平與音樂特色為開端,並概述匈牙利民謠特色及其對巴爾托克創作的影響,再針對主題作結構分析,以個人觀點論述詮釋方法;此外本曲有多處技巧艱深之片段,筆者另闢章節探討本曲高難度獨奏技巧之特色與練習方法。由於本曲為巴爾托克未完成之作品,再經由提波.謝利根據鋼琴草稿接續完成,然而,謝利的版本與巴爾托克的鋼琴草稿略有出入,因此許多專家學者認為謝利的版本並非作者原意,紛紛提出見解,編輯各自的版本,但因版權問題皆未上市,直至1995年,由巴爾托克的兒子彼得.巴爾托克(Peter Bartók)和尼爾森.達拉馬吉歐(Nelson Dellamaggiore)共同編輯,根據草稿重新修訂另一版本,因此筆者亦將謝利與彼得.巴爾托克的版本比較列入探討範疇。
  • Item
    莫札特第五號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V219之研究與詮釋
    (2008) 吳品枋; Wu Pin-Fang
    莫札特在十八世紀後期面臨歐洲大環境之變動,他的作品仍依循著古典音樂的原則,表現音樂的精鍊與美感,並且保持純真的性格,使其作品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也因此奠定了他在西方音樂史及古典時期的崇高地位。 莫札特的小提琴作品中,以小提琴協奏曲為眾人所著稱,而他的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更是經典作品之一,被認為是小提琴協奏曲中技巧最具挑戰的精華之作,因此筆者挑選此曲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為求正確依照古典時期作品特質的語法,在演奏如此精緻的樂曲前,必須先從多方角度進行探索,首先了解作曲家背景,由當時古典樂派之風格,進而推敲至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之音樂內涵,並了解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之的風格語法及裝飾音演奏方式,期望能夠透過多方面的剖析,找尋一套不偏離作曲家當時創作理念的詮釋手法,將莫札特的音樂更忠實的呈現出來。
  • Item
    潘德瑞基《中提琴協奏曲》之作品研究及詮釋
    (2008) 張佳馨; CHIA-HSIN CHANG
    本論文以作曲家潘德瑞基生平為出發點,不僅詳述其作品特色與風格分期,進而探討二十世紀現代音樂以及波蘭音樂發展脈絡,其中,特別以其中提琴協奏曲為例,探討其音樂寫作風格特色以及音樂發展技巧,再從個人的觀點,加以解說詮釋重點;最後,將此作品與其衍生作品"為獨奏中提琴的裝飾奏"加以比較,以期讓讀者對此作品有更加全面性之認識。
  • Item
    卡爾.尼爾森單簧管協奏曲之研究與詮釋
    (2008) 朱嬿蓉; Chu Yen-Jung
    卡爾.尼爾森(Carl Nielsen, 1865-1931)是丹麥作曲家,他的單簧管協奏曲,在單簧管的獨奏樂曲中是一首相當重要的曲目。此協奏曲看似交響素質,卻展示出結構上的凝聚力,單簧管與樂團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時而互相競技,時而互相襯托,單簧管與樂團間有著複雜的對話,卻也各有表現。 本文包含作曲者的所處時代之音樂背景及生平簡介,進而探討此首單簧管協奏曲之創作背景,並論述筆者的分析以及詮釋觀點。
  • Item
    卡爾˙尼爾森長笛協奏曲研究與分析
    (2006) 高慈; Tzu Kao
    卡爾․尼爾森為丹麥著名的作曲家,他在丹麥的地位就有如史麥塔那於捷克;西貝流士於芬蘭般,有同等的重要性及指標性。丹麥政府甚至將尼爾森的肖像印在全國通用的貨幣上。 尼爾森在世時所譜寫的無數歌謠,就已被孩童普遍傳唱,而教堂中,也一直在傳誦尼爾森譜寫的讚美詩。儘管如此,丹麥以外的人們對尼爾森所的音樂仍然所知無多,直到1974年,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錄製尼爾森 全集後,情況產生戲劇性的變化,丹麥以外的人們開始接觸尼爾森美好的音樂,且越來越多的音樂家,開始錄製尼爾森的作品。 在以下的章節中,筆者將全文分為四大部分―作曲家的成長背景與學習歷程、長笛協奏曲之發展、創作歷程、以及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期望能經由這些章節的呈現,對本曲有詳細且全盤性的理解,進而在詮釋本曲時,能有十足的把握以及深厚的理論基礎,將本曲演奏的更加動人!
  • Item
    李斯特第一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之指揮詮釋
    (2005) 張家怡
    第一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是李斯特花了二十幾年心血所精心完成的傑作,雖然結構沒有交響曲龐大,但卻將鋼琴艱難與精湛的技巧表現的淋漓盡致,並與樂團的音響時而緊密相容,時而相互抗衡,這樣精采萬分的傑作,才能成為現今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協奏曲曲目之一。筆者從李斯特的生平去探討其音樂,深切體會愛情和宗教伴隨其一生之影響,接著以第一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的創作背景和音樂特色切入,將研究重點放在樂曲分析、配器研究、有聲資料的比較和指揮研究。樂曲分析包括曲式結構、調性和句法處理;配器研究以比較的方式去探討樂器的使用、配器的組合、音響的平衡和音色的變化;指揮研究更是重要的一環,藉由「協奏曲之夜」演出的經驗和有聲資料的比較分析下,針對指揮技巧和處理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最後,以研究結果和心得進行總結論述。藉由論文的研究,達到對此樂曲指揮的技巧與詮釋有更深一層體會之目的,並從研究中檢視自己的學習過程,最後盼能達成實際指揮樂團深度的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