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何心惟大提琴學位音樂會樂曲解說報告暨規劃理念
    (2020) 何心惟; Ho, Hsin-Wei
    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六十五 蕭斯塔科維契:D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四十 法雅:給大提琴與鋼琴的六首西班牙組曲
  • Item
    蕭斯塔可維奇《第一號爵士組曲》及《第二號爵士組曲》之指揮研究
    (2010) 林唐禾; Lin Tang-ho
    蕭斯塔可維奇經歷了大整肅之後,其堅強的創作意志沒被擊倒,也不會因為全國輿論群起攻之而就此倒地不起,反而是越挫越勇,創作出更多不朽之作,而在他晚年時,也終究獲得平反。雖然這一切都是政府領導人個人喜愛問題,一切的指控均是莫須有,但蕭斯塔可維奇也沒有因此而喪志,反而了解到當局想要的是什麼,進而迎合他們的口味創作出令他們贊同的曲目。這在動不動就判刑坐牢或是留放邊疆的時代裡,不要有太多外顯的個人意志及想法似乎是最明智之舉,一切順從高層的領導方向,才能相安無事。 蕭斯塔可維奇令社會大眾較熟悉的作品以交響曲與弦樂四重奏為主,相較之下,《第一號爵士組曲》以及《第二號爵士組曲》較少人知道,因此大部分的書籍均是較多著墨在他的交響曲及弦樂四重奏上。筆者透過資料的搜集以及文獻的探討,找尋出關於《第一號爵士組曲》以及《第二號爵士組曲》的蛛絲馬跡。 在19世紀,美國興起一種前所未見之音樂風格,令發展已久的古典音樂注入一團活水,此全新之音樂風格被稱之為爵士樂(Jazz),而有許多作曲家深深被爵士樂這種充滿自由風格、特殊節奏型態以及前所未見的獨特音階所著迷,因此紛紛在自己的創作中融入了爵士樂,在美國最有名的例子即為作曲家蓋西文(George Gershwin, 1898-1937)。而在歐洲,有米堯(Darius Milhaud, 1892-1974)及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等人也深受影響。 爵士樂在19世紀驚艷登場,此新興樂種對於古典音樂界來說影響很重大,當時代除了有現代音樂、微分音樂等等之外,帶著有點雅俗共賞的樂曲走向確實著迷了不少人,這也對現代的音樂中帶來了一股新的風潮。蕭斯塔可維奇的《第一號爵士組曲》與《第二號爵士組曲》雖然名為「爵士」,但是與同時代的真正爵士樂作品還是有些落差,而這兩組組曲所呈現的風貌,就是蕭斯塔可維奇他認為的爵士,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作品帶給人的感覺充其量只不過是較大眾化的輕音樂罷了,但是在當時較為保守的年代裡,有個有別於以前聽到的古典音樂作品問世,這對當時候的人們來說也是很新鮮的事情。
  • Item
    蕭士塔高維契《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之研究與詮釋
    (2018) 簡韻玲; Chien, Yun-Ling
    「鍵盤前奏曲」萌芽於十五世紀,為具有引導功能和即興風格的曲式。巴洛克時期巴赫在《十二平均律》奠定了前奏曲二十四個調性的傳統,而浪漫時期的蕭邦則在《二十四首前奏曲》中使前奏曲成為獨立、表達情感的小品。在前輩作曲家的薰陶之下,二十世紀的蘇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也創作了《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並在此作品中展現出新古典主義的特質,將舊有的曲式賦予了新的意涵。本文以蕭士塔高維契《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為研究主題,以此了解鍵盤前奏曲之發展脈絡、蕭士塔高維契的作品風格,進而提出筆者對此作品的詮釋看法。 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提出研究動機和方法;第二章為鍵盤前奏曲之發展脈絡,循著年代先後一一介紹個時期具指標性的前奏曲發展過程;第三章為蕭士塔高維契的鋼琴背景、鋼琴音樂特色與《二十四首前奏曲》的風格類型;第四章為二十四首前奏曲的樂曲分析,以樂曲結構、調性、調式和創作手法等切入觀點;第五章為詮釋探討,以性格與速度之間的關係、層次與音色,和節奏與語法三層觀點進行討論;第六章為結論,為全文的統整歸納。期待本文能夠使讀者和演奏者更貼近此作品,並欣賞其豐富的音樂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