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舒曼《間奏曲,作品四》與《兒時情景,作品十五》之分析與詮釋
    (2024) 李學淇; Lee, Shei Gee
    羅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為十九世紀德國浪漫樂派的作曲家,其作品與文學的關聯性形成獨特的音樂風格,而他的鋼琴個性小品具有相當的重要性。筆者選擇《間奏曲》(Intermezzi, Op.4) 與《兒時情景》 (Kinderszenen, Op.15) 作為論文的研究範圍,並作樂曲分析和演奏詮釋的探討。樂曲分析主要從曲式架構、調性、和聲、旋律和節奏的層面,指出作品與文學的關聯、舒曼其他音樂作品的引用,並整理歸納出舒曼在兩個作品中的作曲手法。筆者使用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chumann (2007) 中舒曼鋼琴作品分期的劃分方式,將舒曼的鋼琴創作劃分為第一階段 (1827-1836) 的意象 (a world of images) 和第二階段 (1837-1849) 的後意象 (afterimages),《間奏曲》與《兒時情景》分別屬於分期的第一與第二階段。經分析比對,兩者的共同點可見於頻繁的力度變化、終止式的安排、樂曲間的關聯性、調性變化和對位寫作手法。《間奏曲》和《兒時情景》的不同點則是詩意樂曲標題的使用、整體音樂風格和樂曲的篇幅長度。
  • Item
    舒曼《艾辛朵夫聯篇歌曲》作品分析與詮釋
    (2022) 林哲宇; Lin, Jhe-Yu
    none
  • Item
    舒曼《狂歡節》作品九之創作元素及演奏詮釋分析
    (2023) 陳鎂瑄; Chen, Mei-Hsuan
    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是十九世紀浪漫樂派重要的德國作曲家,從小在書香門第的環境中受到文學薰陶,細膩的感知感受和富有想像力的藝術潛能,深深影響其創作手法和音樂風格。本論文探討鋼琴作品《狂歡節──四個音符的小景》(Carnival: Scenes mignonnes sur quatre notes, Op. 9, 1834-1835),是舒曼音樂與文學結合的代表作品之一,組曲中二十個附上標題的小品,都有獨到的風格和特色,包含舒曼代表性的雙重性格人物,如第五首敏感脆弱的奧塞比斯(Eusebius)和第六首熱情激進的佛羅倫斯坦(Florestan)。此外,舒曼也巧妙地運用曾經的愛人艾妮斯汀娜(Ernestine von Fricken, 1816-1844)的家鄉小鎮名「阿許」(ASCH)中的四個字母,作為曲中不同組合的文字動機。這些創作風格與特色手法,皆可窺探舒曼的內心世界,亦全然訴諸於音樂之中,使《狂歡節》整套組曲富含多彩的音樂內容。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介紹研究動機以及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二章概述舒曼的生平和文學背景;第三章整理舒曼鋼琴曲的創作特點,並藉由對《狂歡節》的創作起源和音樂特色做進一步的探究;最後一章則分析演奏詮釋。
  • Item
    舒曼:《帕格尼尼音樂會練習曲》作品十
    (2011) 許寶真; Hsu, Pao-Chen
    舒曼的《帕格尼尼音樂會練習曲》Op.10是創作早期的作品,寫於1833年,幾經修改後發表於1835年,本組作品一共有六首,旋律取自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隨想曲》Op.1,表達出尊崇和效法帕格尼尼高超演奏技巧的心志。舒曼將本部作品命名為音樂會練習曲,和1833年所發表的《帕格尼尼練習曲》Op.3做區隔,舒曼表示Op.3是為了教育的目的而做,Op.10則是為了音樂會演出而創作的作品,以宣揚後者的藝術性。 李斯特在1830-40年間也做了同名作品《帕格尼尼大練習曲》,舒曼在評論中表示李斯特著重的是「技巧」,為「炫技的練習曲」,而自己的作品則是強調「詩意的表達」。 本曲是音樂會練習曲也是改編曲,本論文從曲式、節奏、旋律、和聲、織度上的特色著手為每一首做分析, 詮釋部份則分別就技巧、多層次的旋律線條處理、以及詩意的表達進行探討。
  • Item
    舒曼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分析與詮釋
    (2010) 林子傑
    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真正為小提琴獨奏而作曲的時間,其實都集中在他生命的末期,而這也是他精神方面最不穩定的一段時期,所以其作品中不免帶有些許灰暗、憂鬱及矛盾性格的氣息,此曲到今日仍備受爭議,也讓後人對其有兩極化的評價。此曲若論其曲式架構和艱難的技巧層面來說,或許確實無法與其他著名作曲家的小提琴協奏曲相比,但若在情緒或整體的曲風表現上,此曲卻自有其獨到特別之處。再者就演奏層面上來說,若要將此曲中舒曼所傳達的情緒做好詮釋,那麼對演奏者的技巧及表達能力上也是一大考驗。本文共有六個章節,由舒曼的生平開始,接著進入小提琴協奏曲至浪漫時期的發展探討,並介紹舒曼的小提琴作品以及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背景及歷程,接著是作品分析和演奏與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