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論巴洛克音樂演奏風格與詮釋--以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為例
    (2022) 周瑾; Zhou, Jin
    巴赫的這部《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作品,在小提琴曲目庫中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是每一位專業小提琴學習者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重要曲目。由於這部作品的創作年代距今已有300年,而當時所處的巴洛克時期,無論從樂器型制、演奏法,再到音樂審美、記譜讀譜習慣等方面,都與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當代演奏法和音樂環境有著極大的差異。並且,由於巴洛克時期樂譜的譜面信息相對較為「乾淨簡潔」,作為當代學習者,若沒有充分了解巴洛克時期音樂的背景與風格特點,很容易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和演奏產生「誤讀」。本文基於樂曲創作年代的音樂社會環境,分別從18世紀初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背景及小提琴演奏法兩方面,綜合歸納分析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演奏風格與方法。隨後以此為方向,具體分析闡述如何將巴洛克風格運用於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演奏之中,深入研究探討這部作品的音樂內涵。
  • Item
    以複音音樂觀點分析巴赫《C小調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05-??) 洪于淳; Yu-Chun HUNG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所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11)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是:第五號是《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Suiten für Violoncello solo, BWV 1007-1012)當中唯一使用「特殊調音法」(Scordatura)的組曲。然而,對於演奏家而言,此曲的難度不在於是否要將A 弦調低一個全音、或是改變定弦音高之後的指法問題,而是如何將大提琴單行樂譜所包含的複音音樂結構,完美地透過獨奏的方式呈現。由於作曲家的手稿早已佚失,因此巴赫根據《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寫給魯特琴的《G 小調組曲》(BWV 995)成為最能夠瞭解其複音音樂結構的資源。本論文將以巴赫的《G 小調組曲》手稿,以及由德國熊騎士出版社(Bärenreiter-Verlag)所出版,根據作曲家妻子安娜•瑪德蓮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 1701-1760)手抄版本製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樂譜,作為音樂分析的兩個譜源,藉由比較大提琴與魯特琴版本之差別,思索如何處理隱藏在旋律之中的聲部進行。
  • Item
    從音樂詮釋觀點的改變,探討布梭尼對《郭德堡變奏曲》的再創作
    (2009) 李宜芳; Lee, Yi-Fang
    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是巴羅克時期最龐大的一首鍵盤作品。它展現出巴赫對當時不同音樂風格、寫作技法的了解與熟悉,融合並拓展鍵盤技巧的各種可能,總結了巴羅克時期的變奏曲創作;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郭德堡變奏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然而,在音樂史上,這首樂曲的評價與接受度並非一直如此。整體而言,從1741年出版之後,《郭德堡變奏曲》並沒有受到太多注意,直到二十世紀,其價值才逐漸受到肯定,並因為顧爾德(Glenn Gould, 1932-1982)1955年的錄音,才受到舉世注目。然而,早在二十世紀初,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便已看出此曲的價值,不但將其列入音樂會曲目,並為此曲創作了適合於音樂會及現代鋼琴上演奏的改編版本。 布梭尼改編的《郭德堡變奏曲》創作於1914年,1915年由出版商Breitkopf& Härtel出版。布梭尼以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理論家、教育家等多重身分,活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國際樂壇,曾編輯、改編許多巴赫作品,影響甚鉅;詮釋觀點自有其美學淵源與實務背景。布梭尼改編之《郭德堡變奏曲》,不但是他對於巴赫作品詮釋觀點的體現,也為鋼琴家提供了另外一種詮釋的思考方向。但目前在國內外卻幾乎無法找到以此曲為主題的研究資料,有聲資料亦寥寥可數。究其原因,不同時代間詮釋風格的轉變,應是最大的原因。本篇論文即由此方向,分析布梭尼對於《郭德堡變奏曲》的各種改編手法、內容與特色,探討此曲至今未受重視的可能原因,以及對於此曲定位與價值的重新省思。
  • Item
    《巴赫第三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1009》之作品研究及演奏詮釋
    (2016) 蔡奕程; Cai, Yi-Cheng
    約翰‧瑟巴斯提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巴浀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把路德派新教的眾多讚歌和教會樂器管風琴當作自己創作素材和音樂構思的核心。與此同時,他又深受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影響,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顯地打破了教會音樂的規範,具有豐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膽的革新精神。其創作以複調手法為主,構思嚴密,感情內在,富於哲理性和邏輯性。 本論文所探討的《巴赫第三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1009》(Bach Cello Suite No.3 in C major, BWV 1009) 是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裡的其中一組。以宏偉的C大調為調性,使巴赫能為大提琴安排大量的四聲部和弦,並利用C弦與G弦等較低的空弦配置主調音以及主導的和聲,使其具有結構豐富等顯著特色。在學術界,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一直是大提琴界爭論的一個焦點。因為它不像巴赫的小提琴作品有原稿可以校對與討論,世人沒有巴赫的親筆手稿,僅存三份手抄的副本:巴赫的第二個妻子安娜‧瑪達倫娜‧巴赫 (Anna Magdalena Bach)、凱涅爾 (Johann Peter Kellner) 和威斯特法爾 (Johann Jacob Heinrich Westphal) 的手抄副本,後二位是巴赫同時代的管风琴演奏家和音樂收藏家。不幸這些手抄本都含有微小的錯誤,這尌為爭論提供了豐富的根據。為了盡可能接近巴赫,必須選擇最接近原稿手抄本的版本作為學習的開始。筆者選擇了巴赫故鄉的專業樂譜出版社:德國的騎熊士出版社 (Bärenreiter Basel) 的版本。 本論文分為五章,筆者將從巴赫在藝術史上的地位研究、組曲簡介及歷史意義,第三號組曲的作品分析和演奏詮釋等方面,結合譜例進行敘述。
  • Item
    巴赫第二號《組曲》BWV826之分析與詮釋
    (2015) 黃照容; Huang, Chao-Jung
    音樂巨匠-約翰‧賽巴斯汀‧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其創作生涯中完成了三大鍵盤組曲-《英國組曲》(Englische Suiten, BWV806-811)、《法國組曲》(Franzosische Suiten, BWV812-817)、《組曲》(Sechs Partiten, BWV 825-830),而第二號《組曲》歷經《英國組曲》與《法國組曲》創作的洗禮,是一首規模龐大的組曲,展現了巴赫極為精練的作曲手法與創新精神,並將鍵盤組曲的音樂形式與作曲技巧推展至巔峰。 本論文以巴赫第二號《組曲》BWV826為研究實例,共分為六章。首先陳述巴赫生平背景,藉著組曲的定義與發展過程進一步探究巴赫之三大鍵盤組曲,針對第二號《組曲》的曲式結構及創作手法深入分析,並以此為依據提出個人詮釋,最後從樂曲運音法、速度、音量、音色五個面向提供實際演奏的建議,期望透過此研究能更深一層領會巴赫的音樂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