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達流士・米堯《雙簧管協奏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3) 丁筱凌; Ting, Hsiao-Ling
    達流士・米堯(Darius Milhaud, 1892-1974)是二十世紀重要的法國音樂家與教育家,同時也是法國六人組(Les Six)的其中一員,是六人組中作品產量最大的,主張音樂應該要客觀、不過度渲染,成為當時法國音樂的新氣象,因其本身猶太人的身份及政治因素,晚年到美國發展,並為他的創作開啟世界觀。創作的範疇除了器樂曲、交響樂曲、甚至有芭蕾舞音樂及電影配樂,他創作的速度快,一生創作高達四百多部作品,甚至在晚年飽受病痛折磨之時,仍繼續創作。他替各種樂器寫了不同類型的作品,而為雙簧管獨奏所寫的作品則有,《雙簧管小奏鳴曲》(Sonatine pour Hautbois et Piano, Op.337, 1954)以及《雙簧管協奏曲》(Oboe Concerto, 1957)。本論文所要探討的《雙簧管協奏曲》,為米堯創作生涯晚期的作品,從了解生平與創作風格切入,以樂曲分析的方式理解創作的手法與曲式,進而以筆者在演奏上所面對到的問題與詮釋方法來探討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