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孟德爾頌《深處呼求》音樂分析與詮釋
    (2023) 徐浩鈞; Hsu, Hao-Chun
    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為十九世紀前期之重要作曲家和指揮家,出生於富裕且文化涵養充足的猶太教家庭,在家接受多位名師指導鋼琴、弦樂和作曲。在世時就以作曲家和指揮家的身份享譽國際,並以來比錫布商大廈交響樂團 (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 的音樂總監一職為終生最高成就。一生中持續有歌樂作品的創作,其中在合唱作品當中,從「路德計畫」之十首作品可見孟德爾頌創作大型宗教作品和神劇作品之前,如何學習和奠定個人創作風格。《深處呼求》(Aus tiefer Not schrei ich zu dir, op. 23, no. 1) 創作於1830 年,為受到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讚美詩啟發所寫的聖詠經文歌。歌詞和聖詠曲調採用路德讚美詩,編制為四部混聲合唱、女中音獨唱、男高音獨唱、男低音獨唱和管風琴。音樂以聖詠曲調為基礎使用多種手法創作,加以闡釋路德讚美詩的信仰精神。全曲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聖詠曲〉為 F 小調,以同節奏和聲式織度呈示聖詠曲調,並以各聲部的音型展現歌詞的音畫效果;第二部分〈復格曲〉為 F 小調,以聖詠曲調作為復格主題,展現精湛的四聲部對位技巧;第三部分〈獨唱與合唱〉為降 A 大調,前段之男高音獨唱以優美的曲調唱出守候信靠於主的敬畏之心,後段之四聲部合唱呼應男高音的獨唱;第四部分〈聖詠曲〉為 F 小調,為女中音、男高音和男低音之三重唱,以及合唱團之女高音聲部演唱定旋律;第五部分〈聖詠曲〉為 F 小調,與第一部分首尾呼應,並以皮卡第三度終止結尾,彷彿一切罪業都得到救贖。本論文共五章:第一章「緒論」分為三節,討論研究動機、研究內容和研究文獻資料;第二章「背景探究」分為三節,討論孟德爾頌之生平概述、孟德爾頌之合唱作品和《深處呼求》歌詞與聖詠曲調之背景;第三章「《深處呼求》之音樂分析」分為五節,逐一討論各部分之創作手法;第四章〈音樂詮釋與合唱排練建議〉分為六節,前五節討論樂曲編制、歌詞、調性與和聲、力度與織度和速度與節拍之詮釋和排練建議,第六節為研究者對此作品之演出實務建議心得;第五章為本研究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