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中國八○年代新潮音樂︰隱微寫作與知音論、引導和創造聽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3-05-??) 陳怡文; Yi-Wen Chen
    本論文的目標是分析若干八○年代新潮音樂之創作特色,以說明該時期兩項新的創作理念──音樂創作的隱微寫作技術與知音論,以及音樂創作的引導和創造聽眾之責任。隱微寫作技術可使作曲家既公開又隱匿地藉由創作闡述「真理」,而能免於政治迫害,聽眾則必須具有理解此技法之使用方式與解碼的能力才可揭示隱藏的真理。此機制預設的「理想聽眾/知音」進展為新的創作理念的第二層次,即作曲家可以經由創作運行引導與創造聽眾的篩選機制,一部分聽眾會進入作曲家所劃出的音樂圈,同時也有部份聽眾在一次次的篩選中被淘汰。兩項創作理念的文化意義是作曲家重新排列聽眾層次,否定中共「藝術的群眾性原則」,並且使作曲家能夠在夾縫中生存,成為保全他們創作主體性的屏障。
  • Item
    中國八○年代新潮音樂︰隱微寫作與知音論、引導和創造聽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3-05-??) 陳怡文; Yi-Wen Chen
    本論文的目標是分析若干八○年代新潮音樂之創作特色,以說明該時期兩項新的創作理念──音樂創作的隱微寫作技術與知音論,以及音樂創作的引導和創造聽眾之責任。隱微寫作技術可使作曲家既公開又隱匿地藉由創作闡述「真理」,而能免於政治迫害,聽眾則必須具有理解此技法之使用方式與解碼的能力才可揭示隱藏的真理。此機制預設的「理想聽眾/知音」進展為新的創作理念的第二層次,即作曲家可以經由創作運行引導與創造聽眾的篩選機制,一部分聽眾會進入作曲家所劃出的音樂圈,同時也有部份聽眾在一次次的篩選中被淘汰。兩項創作理念的文化意義是作曲家重新排列聽眾層次,否定中共「藝術的群眾性原則」,並且使作曲家能夠在夾縫中生存,成為保全他們創作主體性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