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李斯特四首鋼琴改編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8) 陳佳伶; Chen, Chia-Ling
    身為作曲家兼演奏家的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為了因應巡迴演奏工作中大量的曲目需求,將眾多著名的樂曲改編,使得許多重要的曲目得以重新展現於世人眼前,後代學者認為其對改編曲之創作有莫大的貢獻。在改編技法方面,李斯特除了將原曲完整地移植到鋼琴上外,並擷取原曲中的片段加以發展,添加不少繁複的鋼琴演奏技巧,使全曲保有原曲的輪廓與內涵外亦能呈現全新的樣貌。 研究者先介紹李斯特的音樂養成背景,及十九世紀鋼琴改編曲之分類,參考文獻中對李斯特改編曲之分類,分為藝術歌曲改編曲、器樂獨奏改編曲、歌劇改編曲及管弦樂改編曲四大類,並就上述四類分別挑選出《奉獻》(Widmung)、《帕格尼尼大練習曲—獵歌》(La Chasse)、《弄臣音樂會模擬曲》(Concert Paraphrase of Rigoletto)及《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四曲加以分析與詮釋,以期更了解李斯特改編曲之特色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