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數位電視台創新服務策略關鍵成功因素研究
    (2016) 陳良錫; Chen, Liang-Hsi
    在大數據時代下的訊息傳播不但快速且大量複製,對於台灣影音內容製造的電視台營運産生的衝擊力非常巨大。經由電視台全面數位化的建構,不僅為電視產業帶來新的革命,也改變了電視使用者的收視習慣,在數位匯流的發展更趨成熟下,使用者對收看電視節目的期待已不只單純收看節目,對節目品質、內容多樣化,及應用服務要求也日益殷切。電視台數位化的影響已打破傳統電視的封閉式架構,電視、網際網路、電信與行動應用的界線已逐漸消失,網路相關服務的使用習慣已滲透至電視收視族群,電信、電視、網路匯流的結果,模糊了傳統媒體產業界線進而產生了新的服務型態與範圍。 本研究以電視節目數位化製播與網路傳輸運作模式,藉由資深業界專家訪談方式、再根據專家意見做出的內及外部因素產業經營並以網路層級分析法探討各項系統架構的內容,實證結果顯示傳統無線電視台若欲成功推動數位化,應朝以下方向發展:1.善加應用或提升人力資源,以期因應數位科技技術之發展。2.經營策略必須即時因應國家相關政策。3.業務行銷應能掌握社會環境之脈動與趨勢。 本研究發現由數位電視所開啟的全新消費性電子生態系統,透過網際網路將數位影音內容傳送到聯網終端服務的方式,分析跨越時空與終端設備限制的智慧電視開放平台如何引領產業變革,針對影響電視台經營策略之內部與外部因素,並將數位電視平台所開發的應用範圍或管理模式提出「無線數位電視創新經營策略」以作為新一代數位電視媒體的關鍵成功因素思考。
  • Item
    績效導向電子支援系統關鍵成功因素探討-以資源基礎理論觀點
    (2014) 李政憲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組織如何維持競爭優勢,員工的知識與智慧都成了創造企業價值不可或缺的指標。而傳統學習所能讓員工表現出的績效著實有限,無法讓工作執行者獲得最直接的有效支援,展現應當呈現的績效表現。 而以績效作為設計概念所開發的電子績效支援系統可以在適宜的時機給予使用者適切的資訊提供任務上適合的支援,讓其在工作中學習,提升任務完成度與增進績效表現,進而促進組織整體的績效成長。本研究將以資源基礎理論為觀點,針對六間個案公司,以文獻分析法與個案訪談法來探討企業導入電子績效支援系統的概況與導入關鍵成功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1)網路品質、(2)知識資產、(3)教育訓練、(4)企業組織文化及(5)高階主管支持,都是導入在電子績效支援系統上不可或缺的關鍵成功因素。最後也進一步提供具體建議以作為企業在導入電子績效支援系統之參考,期許本研究能為企業在導入電子績效支援時作為評估依據,進而幫助企業在導入過程中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