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自主線上英文任務型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及態度之探討
    (2023) 羅煒柔; Lo, Wei-Jou
    因新冠肺炎於2019年慢慢延燒,全球受到嚴重衝擊,在學習期間,為了降低疫情衝擊,選擇線上學習的學生增加許多。本研究主旨為自主線上英文任務型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及態度之探討,本研究以自主線上學習英文之學生為研究對象,選擇了溝通式教學法之任務型教學法為基礎,設計規畫出適合的任務課程,除了增加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也幫助學習者更提升學習興趣及聽說能力。溝通式教學法是有效提升說與聽的能力,增加學習者的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錯中學,學中做,老師與學習者進行線上課程交流時,因是一對一教學,學習者比較不害怕說錯,除了可提升日常英文會話能力外,表現的會較主動、積極,進步速度也會比較快速。本研究以溝通式教學之任務型教學法為主,設計日常生活較會使用到的主題,教學中除了以完成任務即達標為分析結果外,並以問卷及評量方式從中觀察蒐集學習者學習之相關成效及態度,問卷方面可以發現學習者對於任務(二)課程學習態度明顯比任務(一)來的高,評量方面,任務(二)的成績也明顯比任務(一)好,且有幾位程度不錯的學習者在任務(一)分數稍低,但在任務(二)分數提高許多,且在SPSS相關樣本的結果顯示,學習者學習態度及成效均達顯著性,為正向結果,由此可見這幾位學習者覺得任務(二)的課程比任務(一)有趣,所以學習態度也較好。
  • Item
    線上遊戲式的網路學習成效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2004-12-01) 游光昭; 蔡福興; 蕭顯勝; 徐毅穎
  • Item
    線上遊戲式學習系統之設計與評估
    (中國視聽教育學會, 2004-06-01) 游光昭; 蕭顯勝; 洪國勳; 蔡福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