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先進雷射石墨烯結構製程技術於生物分子元件應用之研究
    (2018) 陳肇祈; Chen, Zhao-Chi
    多功能生醫晶片的實現,用於人類的醫療保健上,除在生活中預防疾病發生外,更能即時甚至提前預測以獲得病患身體檢測之訊息,進一步於醫院接受更完整與深入治療,使病患在疾病之初期,立即獲得有效的診療。本研究在開發先進雷射(Advanced laser)於石墨烯(Graphene)圖案化電極製作及應用技術,以脈衝雷射剝離(Pulsed laser ablation, PLA)製程直寫(Direct writing)方式,在多層石墨烯(Multi-layer graphene, MLG)薄膜基材,進行製程材料的探討與感測元件的製作。本研究所使用的先進雷射系統,包括波長355 nm與532 nm的超快皮秒脈衝雷射(Ultrafast picosecond pulsed laser, 355/532-UPPL)及波長355 nm的奈秒脈衝雷射(Nanosecond pulsed laser, 355-NPL)。藉此先進雷射剝離製程,探討與多層石墨烯薄膜材料間之影響及特性分析,以製作感測電極結構元件。同時搭配微流體元件(Microfluidic device)設計和靜電紡絲(Electrospinning nanofibers)技術,實際應用於不同生物分子之元件檢測。 本研究以雷射製程技術於葡萄糖(Glucose)檢測元件的應用上,在加入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GOD)前/後,其皆呈現線性關係。然而,GOD的電特性是能夠直接通過監測多層石墨烯導電薄膜來獲得的,該電性響應顯示良好的葡萄糖檢測濃度範圍為1 mM到10 mM。此外,在微流體元件的應用上,以順時鐘(Clockwise)方式製作陣列柱狀微流道(Pillar array channels)結構,其具有少量的熔渣(Dross)與平滑的表面特徵,利用實驗結果之模型預測,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的移除率(C)可達到0.04 μm/pulse。在靜電紡絲奈米線實驗中,PVA-G混合奈米線透過少量摻雜(濃度為6%)石墨烯薄片是可降低薄膜之電阻,並且能夠在溫度60 °C下進行操作,消耗電功率(Electric power, P)為265.25 mW。在相對溼度(Relative humidity, RH)為80%時,其較佳的濕度檢測之電性響應(Electric response)、反應時間(Response time)及恢復時間(Recovery time)性質分別顯示為66.4%、11 sec和35 sec。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元件的實驗中,陣列孔洞之快速熱循環(Hole arrays-rapid thermal cycling, HA-RTC)元件顯示在60分鐘的時間能夠於人類多瘤性病毒(BKV)的標記物(Marker),以及其在354鹼基對(Base pair, bp)的VP1片段完成診斷(增幅),證實以多層石墨烯薄膜電極製作之微型加熱元件是較佳溫度保持以及熱傳導之特性。 本研究以先進脈衝雷射一次性製程(Single-step process)技術,達成免光罩(Mask-less)、微型化、快速製作及微量偵測之需求,在生醫檢測元件設計與應用,並以石墨烯材料製作薄膜檢測元件之特性,在靜電紡絲製作混合奈米線應用於生物分子之檢測獲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