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網路化檔案評量中學習者反思行為對學習成效之影響
    (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2010-04-01) 張基成; 陳政川
    本研究探討網路化檔案評量中學習者反思行為(種類、表現)對學習成效的影響。以某國中二年級修習電腦應用課程的 3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以中文斷詞系統對反思內容進行斷詞,再依斷詞結果做分類。反思表現包括反思字數、瀏覽同儕反思次數、瀏覽同儕反思時間、反思成績。結果顯示網路化檔案評量過程中反思類型、反思字數對學習成效無顯著影響;瀏覽同儕反思次數對態度有顯著正面影響但不影響作品與測驗成績;瀏覽同儕反思時間對作品與態度有顯著正面影響但不影響測驗成績;反思成績對作品、測驗成績與態度皆有顯著正面影響。反思類型與四種表現在三種學習成效的效果量比較上,各有不同份量。整體而言,反思對態度的影響效果最大,作品居次,測驗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