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電腦媒介系統在知識管理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大學工程科系學生為例-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在知識管理之成效研究---以大學資訊工程系學生為例---子計畫一(I-III)
    (2012-07-31) 張基成; 曾國鴻
    此三年期連續性研究之目的為:(一)建構與評估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分享與觀摩平台 (第一年)。(二)發展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之知識管理表現量表現與學習表現量表(第二 年)。(三)探討大學資訊工程系學生使用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之知識管理表現與歷程、學習表現與歷程(第三年)。 第一年建置的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分享與觀摩平台包括:檔案介紹區、檔案分享區、檔 案觀摩區、檔案評分區、模版下載區、線上討論區、課程說明區、公告區。此平台可讓學生 上傳自己製作的檔案,及教師與學生可線上評分。線上評分表是將第二年利用模糊德懷術與 模糊層級分析法發展出的知識管理與學習表現量表網頁化。學生可以下載數種不同檔案模版 (Temple),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檔案樣式進行製作,並可自行修改背景、顏色、選項(按鈕) 名稱、版面配置等。這些模版可以方便學生製作與修改檔案,節省製作時間與人力。 第二年透過文獻分析、專家訪談、模糊德懷術、模糊層級分析法發展網路化學習歷程檔 案之知識管理與學習表現量表,並檢驗這兩種方法的信、效度。第三年採準實驗研究法,以 大學資訊工程系程式設計課程兩班的學生為教學實驗對象。實驗組使用網路化學習檔案,控 制組則無使用。以多變量共變數分析檢驗兩組在知識管理、學習表現上的的差異。另外,使 用文件分別法分析學生的檔案內容,並輔以觀察法及訪談法,探究學生知識管理與學習歷程。
  • Item
    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量之信度與效度
    (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2012-10-01) 張基成; 吳炳宏
    本研究探討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量的信度與效度。研究對象為某高職二年級修習「計算機概論」課程的兩個班級學生,共72人。學習者使用網路化檔案評量系統進行個人檔案的製作、觀摩、自評與同儕互評,教師則透過系統檢視學習者的檔案並評量其學習表現。結果顯示:(1)網路化檔案評量準規具足夠之信度;(2)網路化檔案教學者評量有很高的評分者間信度及評分者內部信度,是可以展示足夠信度的評量方式;(3)網路化檔案評量準規具足夠之效度;(4)教學者檔案評量分數與學生的測驗成績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顯示網路化檔案教學者評量方法具良好效度。建議未來研究可針對簡報軟體、文書處理軟體、網頁製作軟體等建置的自我建構式數位化學習檔案來製定可行的檔案評量準規並檢驗其信、效度。
  • Item
    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學習者自評之信效度
    (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2011-04-01) 張基成; 吳炳宏
    本研究探討網路化檔案學習者自評的信、效度。研究樣本為某高職修習「計算機概 論」課程的72位學生。學生藉由網路化檔案評量系統進行個人檔案的製作、觀摩與自評。結 果顯示:(1)學習者兩次檔案自評結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學習者自評與教學者評量結果具 高度一致性且無顯著差異;(3)學習者檔案自評分數與測驗成績結果具高度一致性,顯示網路 化檔案自評可以反應學習成就。簡言之,網路化檔案自評兼具信、效度。
  • Item
    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學生自評與同儕互評之信效度比較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2011-09-01) 張基成; 吳明芳
  • Item
    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同儕互評之信效度研究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2011-04-01) 張基成; 吳炳宏
    本研究探討網路化檔案同儕互評的信、效度。以某高職二年級修習「計算機應用」課程的七十二位學生為研究樣本。學習者藉由網路化檔案評量系統進行個人檔案的製作、觀摩與同儕互評。結果顯示:(1)不同學生彼此間評分結果(對同一份檔案)不具一致性(評分者間信度)。(2)三分之二學生的評分結果(每位學生對不同份檔案)不具一致性(評分者內部信度)。(3)同儕互評與教學者評分量結果不具一致性(外在效標關聯效度)。(4)同儕互評分數與測驗成績一致性低,顯示網路化檔案同儕互評不易反應學習成就(外在效標關聯效度)。簡言之,網路化檔案同儕互評不具信、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