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漢語反義詞的不對稱性研究--以「上」及「下」為例
    (2023) 黃亭寧; Huang, Ting-Ning
    「反義詞」顧名思義是一對意義相反的詞彙,一般認為,反義詞在使 用上為對稱使用的,但觀察生活中的使用及語料庫發現,反義詞並不是完 全對稱使用,所以本研究想要了解反義詞使用上不對稱的狀況,選擇以生 活中常見的「上」與「下」為例,並推測出詞義擴展路徑,繪製出「上」 與「下」的詞義網路。本研究首先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及「中文詞彙網路」 並參考前人文獻歸納出「上」與「下」的詞義,「上」共有 23 個詞義,「下」 扣􏰀量詞有 25 個詞義,接著將詞義依據原型理論、概念隱喻及轉喻,將詞 義分成原型詞義、引申義及隱喻義,並探討各詞義意思及例句,及這兩個 詞在平衡語料庫中的使用情形,接著從詞義推測「上」與「下」各自的擴 展路徑,再根據推測結果繪製出「上」與「下」的詞義網路。為了了解「上」與「下」不對稱的情形,本研究從平衡語料庫中詞性 的分布檢視不對稱的情形,發現兩者的詞性分布並沒有完全對應,接著將 兩者的詞義分為對稱使用及不對稱使用,發現兩者不對稱使用的比例均高 於對稱使用,對稱使用的十個類型當中,「下」對稱使用的比例大多高於 「上」。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上」與「下」的教學建議,希望能對華語教學提出貢獻。
  • Item
    漢語多義詞的語義演變與教學建議—以「走」為例
    (2022) 許敦喻; Hsu, Tun-Yu
    多義詞「走」作為甲骨文時期便存在之動詞,其詞義更是十分多元,從古至今,「走」的語義也發生了許多變化。而人類為了減輕記憶負擔,便賦予舊詞新的意義,因而產生了「一詞多義」的現象,「一詞多義」正是語言經濟性、高效性的展現。若是沒有「一詞多義」,對於人類的記憶來說,無疑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而有了多義詞的概念,人們就能運用有限的詞彙來表達更多元的概念。綜觀過去「走」的詞義變遷,以認知角度探討的並不多,因此本研究以認知機制角度進行探究,透過Lakoff 與 Johnson (1980)的隱喻、轉喻以及意象基模等機制,從上古、中古、近代及現代四個時期的語料進行統整,歸納出「走」的詞義,並以意象基模概念繪製出各詞義的基模運作圖。本研究亦探討「走」的搭配詞使用情形,並根據本研究的內容提出相關的教學建議。本研究從「走」的上古、中古、近代的語料使用,結合字辭典中的釋義,總共歸納出十一個義項,語義概念分析中,具有「方向性、終點、移動動作、動機」是作為意象基模分析的重要基礎,區分出隱喻及轉喻後仍會發現,部分義項與本義尚有距離,並非直接形成認知鏈。其次,本研究透過語料庫歸納出「走」的常見搭配詞及其語境脈絡,並作出不同時代的語境分析。在古代,走的搭配詞時常為:處所名詞(目的地)、方位詞以及趨向補語。而到了現代,搭配詞可分為時態、重疊用法、慣用語、助詞、趨向(補語+動詞)、路徑(具體+抽象)及數量詞這八大類,八大類皆搭配「走」的不同語義。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成果提出對於多義詞「走」的相關教學建議以及教學設計,以期能為華語教學領域帶來助益。
  • Item
    從認知語義角度辨析漢語顏色詞詞義與教學建議—以「黑」與「白」為例
    (2022) 黃品閑; Huang, Pin-Xian
    顏色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語言中的顏色詞可觀察民族的文化特徵,更可從色彩與詞義的關係,了解人類的認知思考模式,因此本研究欲從認知語義角度辨析漢語顏色詞「黑」與「白」之詞義,觀察台灣地區漢語顏色詞「黑」與「白」的詞義發展。本研究以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作為語料來源,根據原型理論、概念隱喻及轉喻以及語義網絡等分析架構,探討顏色詞「黑」與「白」的詞義,洞悉詞義範疇內的關聯性。  本研究先以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蒐集所有漢語顏色詞「黑」與「白」的詞彙組合,再根據中文詞彙網絡以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所列出的詞義條目,對照平衡語料庫的語料範圍,確立漢語顏色詞「黑」與「白」的詞義的類型。在探討漢語顏色詞「黑」與「白」的詞義時,首先觀察各項詞義在平衡語料庫的分布狀況,再以Evans (2005)界定原型語義的標準分析原型詞義,透過原型詞義推導出其他引申義以及隱喻義,其中引申義的詞義延伸機制為轉喻,隱喻義的詞義擴展機制為概念隱喻,本研究透過語料探究各項詞義發展的關聯性後,最終以輻射狀範疇結構(Lakoff , 1987)繪製漢語顏色詞「黑」與「白」的詞義網絡圖。  本研究針對顏色詞「黑」與「白」的對立詞義類型綜合討論詞義趨向性,觀察到顏色詞「黑」與「白」的詞義因詞義使用的範圍與特徵差異,詞義並非完全對立,而是相對對立。此外,本研究透過對照兩顏色詞的詞義網絡,發現漢語顏色詞中「黑」與「白」雖同為發展最早的顏色詞,但是詞義擴展的能力有別,縱使為對立的詞義,擴展的路徑也有異同,從研究結果推論出顏色詞範疇的詞義發展具普遍性,但因社會環境與認知思維的影響,詞義內部之發展亦具差別性。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設計漢語顏色詞隱喻意識提升教學,希冀能提供華語教師顏色詞隱喻教學建議,發展適合中高級華語學習者之顏色詞隱喻教學課程。
  • Item
    漢語動後「上」的語料庫與意象圖式分析及教學應用
    (2020) 林妤靜; Lin, Yu-Ching
    語言表現人們的認知方式,不同語言的形式表現不同群體的認知差異 (Lakoff, 1987; Langacker, 1987)。本是方位詞的「上」在漢語中置於動詞之後可表示動作、狀態之結果(孟琮,1995;張旺熹,2006)。不少研究指出,結合意象圖式的多義詞教學可加強學生對多義詞的了解(陳曉湘、許銀,2009;陳曉蕾,2015; Li, 2003; Morimoto& Loewen, 2007)。本文旨在運用認知語言學的觀點,透過隱喻、轉喻機制探究動後「上」的語法化現象及語義的延伸,並結合意象圖式的發展探究語義內部的關聯性。同時,透過書面語與口語語料分析,找出動後「上」常見的搭配動詞類型。最後,本文分析現有華語教材中動後「上」語法點的編寫情形,總結所觀察到的現象,結合本文的研究結果,提出語法點編寫建議,並嘗試編寫出新的語法點說明,以提供未來教材編寫者、教學者或是學習者應用與參考。 根據研究結果,動後「上」有「趨向」義、「接觸」義與「實現」義。「實現」義又分「動作完結」和「狀態達成」,其中,「實現」義的語料數為三者之最。就共現的動詞類型來看,「趨向」義與「追趕類」、「攀爬類」和「奉承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接觸」義與「穿戴類」、「加裝添附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動作完結」的「實現」義與「行走類」、「理想實現類」和「逢遇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而「狀態達成」義則以「愛」和「喜歡」兩個狀態動詞為主。此外,動後「上」的「趨向」意象圖式牽涉物體在空間中的運行,此意象圖是其他「上」語義意象圖式的原型,透過意象圖式轉換機制的運作及側重之概念,將相對抽象且複雜的時間概念以空間概念呈現出來。
  • Item
    詞語語義新探:「一詞一義三元法」及「皮」之個案研究
    (2014) 林麗寬; Lin, li-kawn
    傳統以一詞多義看待「詞」與「詞義」的習慣方法並不利於精確辨析詞義,因此不利於有關閱讀、寫作、詞彙學習等過程的研究設計,尤其不利於學生在其它語種學習過程中對詞義的精確辨析。本研究提出「一詞一義三元法」,借鑒Lyons的詞義三分理論和Cruse的詞義單元概念,將二者揉和、改造和細化後,對「詞」和「詞義」重新定義,建構成一個可精細辨析詞義的分析模式。 在這個模式下,所謂「詞」,是指一個由特定外形(語音、書寫)與心理字典裡一個相對獨立的語義單元結合而成的單位,大致相當於傳統字典詞條下的一個獨立意思。而所謂「義」,則是由三個面向的意思組成的整體效應,即:類指義、概念義和特指義。在新的一詞一義三元法的理論分析觀點下,字典中的一個字或詞目將被視為是為編輯方便而用的一個索引條目,其下不同的意思條目才更接近心理辭典中的獨立語義單位,也更接近說話人的語言心理習慣和更方便對詞義進行描述與分析,因此也是理論上定義「詞」時更恰當的依據。 本研究將此「一詞一義三元法」的理論分析架構應用在對「皮」的個案分析上,全面重新釐清分析了「皮」的所有語義,並演示、檢測此一方法的實用性及操作合理性。本研究認為,「皮」只是一個字形符號,旗下可以分為十二個相對獨立的心理「皮」詞(即:「皮1」~「皮12」)和一個無語義內涵的黏著型態素(即:「皮0」)。這十二個「皮n」詞各自類指世界上不同的實體物類、有由此而抽象概括出的各自不同的概念、可以特指語境中各自特定的具體實體並形成各自特有的隱喻用法。至於黏著型態素「皮0」的存在,則略做簡述,以使本研究對「皮」的個案研究更趨完整。 「一詞一義三元法」的詞彙分析與學習模式更符合語言使用心理習慣,有利詞彙相關的研究設計和理論分析,同時也是建立並培養學生對詞義精確思辨的策略和方法,能有效幫助學生更精確掌握詞義,促成有效的外語詞彙學習。
  • Item
    網路新聞讀者留言的不禮貌語言行為研究
    (2014) 黃苕冠
    本研究旨在探討話語或篇章(discourse)的不禮貌如何形成,並建立一個不禮貌語言行為的理想化認知模型。本文以網路新聞的讀者留言為語料進行觀察,獲得具高度真實性、具有一定程度之認知普遍性的不禮貌語言現象;認知語言學的概念有心理真實性的支持,其中的認知模式可將語言行為以及與行為相關的主客觀因素如動機、語境、概念、知識、手段…等都納入一個認知框架來解釋,可較為全面地揭示不禮貌語言行為的本質。具體研究發現讀者發表意見乃基於個人的知識模式與要理解的內容匹配結果出現落差,而表現為反對、批評、抱怨等語言行為,並以各種具有人際意義的詞語為表述媒介,腳本/計畫知識模式與人際詞語是引發網路上不禮貌語言行為的認知因素與語言因素,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一段話語或一個語言行為的互動性。不禮貌語言行為是一個概念化的事件範疇,由言語角色、個人特徵、語言等物體與生物體範疇,以及說話行為範疇所組成。不禮貌語言行為的理想化認知模型由禮貌概念認知模型與語言行為認知模型所組成,禮貌概念認知模型的結構成分,包括語境、語用規約,以及和諧取向三個認知模型。語言行為認知模型則含有策略、語力行為、隱喻/轉喻三個認知模型。策略認知模型由策略概念模型以及語言手段模型構成,本研究以策略概念取代多數文獻對策略分類的作法,以「做什麼」的概念駕馭「怎麼做」的行為,對應了「不禮貌語言行為是結合物體/生物體範疇與行為範疇的事件範疇」的認知屬性。
  • Item
    漢語「起來」的語意和語法研究
    (2010) 張若虹; Ruo-Hong Chang DONDEY
      漢語動後成份(一般統稱「補語」)是現代漢語當中一種特殊的結構。其中「起來」的語意和句法的複雜度,都遠較其他動後成份高,對於第二語言學習者而言也較容易有使用上的偏誤。   歷來關於動後「起來」之研究不少,然而其研究結果,都只做到充份描述「起來」的語意;對於「起來」的各項語意之間是否有內在聯繫,其語意脈絡又為何,並沒有加以解釋。本文認為,「起來」的語意看似複雜,基本上卻如同其他「動後趨向性成份」,語意核心仍來自於「起來」作為動詞時的本義。雖然動後「起來」隨著詞彙意義的弱化、語法功能的強化過程,其語意也從空間、時間,漸次過渡到抽象,然而,各個層次的語意之間仍有其內在聯繫。也因此,動後「起來」即使有多項語意,表面上看似無關—有時甚至相反—但在漢族人的心理辭典中,動詞/動後「起來」仍是自成一格的,有其獨立、完整的概念。   本文旨在嘗試打破以往對動詞/動後「起來」的分類的彊界,探尋「起來」之核心語意,及「起來」的語意網路各個層次的脈絡,為「起來」的一詞多義現象作符合心理認知的詮釋。   本文的研究內容有以下幾點:(一)、重新從句法上定義動後「起來」;(二)、建立起動詞/動後「起來」的語意系統架構和脈絡;(三)、系統性地分析動後「起來」的語意和語法特徵。
  • Item
    「要」的多義性解釋與教學語法
    (2009) 蔡惠玲; Hui-ling TS'ai
    本文從認知語言學、語義學、語用學的角度對現代漢語「要」多義性展開深入的研究,著重探討現代漢語「要」的認知過程、詞義衍生的動因、以及詞義的理解等問題。研究中透過口語語料的分析,驗證了「要」的基本語義經歷了決策認知過程「感知」、「判斷」、「選擇」三個階段而衍生原型語義─“決定”,而原型語義“決定”也透過隱喻、轉喻、語用推理認知機制進一步發展出更多不同的語義。 本文另一方面也著重分析「要」的偏誤類型和「要」的教學排序。「要」的偏誤分析依據James(1998)從語言形式所提出的偏誤類型來分類;而「要」的教學排序則是建立在鄧(1997-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理論框架和方法學的基礎上。最後根據「要」的教學排序以及「要」的多義性分析結果,檢視三套教材,提出「要」在教材中的編寫與教學建議。
  • Item
    走和平發展之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在聯大的政治隱喻用法
    (2013) 王美芳; Mej-fang Wang
    本論文以Lakoff、Kövecses以及其他學者所發展的概念隱喻理論嘗試探討中文裡面的政治隱喻。分析資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每年於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論上發表的演講,而分析部分針對旅行、戰爭及建築等三種隱喻類別。通過精細的檢查,筆者將辨識的三種隱喻分為最常見的類型,及應用概念隱喻理論來分析結果。分析的意義在於凸顯中文政治隱喻的功能及起底下所存在的認知機制。
  • Item
    時間的空間隱喻用法和文字的讀寫方向在說華語者和說英語者的時間觀裡所扮演的角色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3-07-31) 陳振宇
    語言相對論的議題在最近十多年裡再度受到科學家的重視,新的證據陸續出現,新的詮釋也被提出與討論。在這些新的證據中,有一項與說漢語者的時間隱喻觀有關,被廣泛地引用,但是這部分的證據存有一些爭議。我過去的研究發現Boroditsky(2001)的研究有前提假設上的謬誤,其實驗結果亦無法被複製。Boroditsky之後以不同的實驗派典提出新的證據(Boroditsky et al., 2010, 2011; Fuhrman et al., 2011),但是我追蹤這些研究所得到的結果仍與之所得不同(Chen et al., 2011)。我的研究點出了一個重要的混淆因素—文字的書寫方向—可能可以解釋說英語和說漢語者時間觀上的不同,這個混淆因素需要進一步檢視。因此,本計畫擬以兩個實驗檢視說英語和說漢語者時間觀上的不同是否與文字的書寫方向有關,接觸橫排與直排文字的經驗是否與不同的時間觀有關。實驗將採用Boroditsky所用的新派典,實驗一比較中文系(比較多接觸直排文字的經驗)和英文系(比較少)的學生在實驗上的表現,以檢驗接觸橫排與直排文字經驗的多寡是否與不同的實驗表現有關。實驗二比較美國、大陸、台灣的受試者在實驗上的表現,以檢驗語言的差異及接觸橫排與直排文字經驗的多寡是否與不同的實驗表現有關。本計畫另將以Google和Yahoo搜尋台灣與大陸的網頁中水平與垂直空間隱喻時間的出現頻率。實驗的受試者也將以主觀報告的方式估計這兩種隱喻的相對比例。此外,受試者也將填寫一份接觸橫排與直排文字的經驗。我在這個特定議題上的過往研究已經產生重要的學術影響,本計畫的研究成果預計將深化這樣的影響,在與漢語有關的語言相對論議題取得學術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