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探討新聞遊戲對閱聽人沉浸體驗、負向情緒、同理心、知識之影響-以「護理人員過勞議題」為例
    (2024) 蘇怡文; Su, I-Wen
    在Covid-19疫情之前已有護理人員過勞議題,而疫情的延續加劇護理人員的過勞問題,由於醫療院所需要護理人員輪班提供不間斷的健康照護,導致許多護理人員身心出現狀況,根據衛福部2023年歷年研究計畫估計,臺灣2024年護理人員的缺口將達到2.4萬人,顯示護理人員過勞已是臺灣不可忽視的議題。為探討不同的新聞呈現方式、不同議題涉入度與生理性別在閱聽人沉浸體驗、負向情緒、同理心、知識之影響,本研究以關鍵評論網護理人員過勞相關新聞內容為基礎,自行製作出「護理師的一天」新聞遊戲,並採用2 (新聞遊戲 vs. 非新聞遊戲)x 2(議題涉入度高 vs. 議題涉入度低) x 2(生理男 vs. 生理女)的組間實驗設計,希望藉由實驗法探討不同新聞呈現方式對閱聽人的影響,同時探討不同新聞呈現方式、不同議題涉入度與生理性別在四個依變項中是否具有互相調節的作用。研究結果顯示,新聞遊戲形式與議題涉入度高相較於圖文報導與涉入低的組別較能引發閱聽人更佳的沉浸體驗、負面情緒、同理心與知識。在自變項兩者交互作用方面,新聞呈現方式與生理性別在沉浸體驗、同理心有顯著交互作用;在三者交互方面,新聞呈現方式、性別與議題涉入度在沉浸體驗與知識具顯著交互作用,其餘的交互雖然無未達到顯著效果,但數據趨勢仍與研究假設相似。由於研究證實僅簡易的新聞遊戲形式就能有效提高閱聽人的沉浸體驗、負面情緒、同理心與知識,建議未來新聞業者可以投入更多精力與成本來製作不同議題的新聞遊戲。
  • Item
    The effect of hands-on ‘energy-saving house’ learning activities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regarding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emissions reduction
    (Taylor & Francis, 2012-10-24) Lung-Sheng Lee; Kuen-Yi Lin; Yunn-Horng Guu; Liang-Te Chang; Chih-Chien Lai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emissions reduction (ESCER) are widely regarded as important issues for progress towards ensuring sustainable for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Taiwanese study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bout ESCER on student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Sixty fifth-grade students from two elementary school classes were assigned 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59 from two others to the control. Covariance and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after 14 lessons on the topic in both ‘treatments.’ The following key findings emerged. First, hands-on ‘energy-saving house’ learning activities seemed to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toward ESCER, even as the design of authentic learning activities was recognized as not being as closely aligned to the students’ daily lives as they could have been for achieving behavior-related outcomes. Second, students demonstrated slight gains in conceptual knowledge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via the hands-on activities, but some ESCER misconceptions persisted. We conclude that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es, prior learning and authentic contexts for ESCER-related work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the attempt to link knowledge to ac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 Item
    朱熹「格物致知」說的工夫論進路詮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09-06-01) 藤井倫明; Michiaki Fujii
    本文徹底根據朱子自身的思惟邏輯,探討朱子的「格物致知」論結構。闡明朱子認為人「心」中具有完美無缺的「理」(萬理),亦即具備這世界的萬事萬物之「理」。在這個意義上,人本來是「全知」的。但因為「知」被「氣稟所拘」、被「人欲所蔽」,導致其無法完全發揮其完整的作用。而「誠意」則可以解釋為:使「情」成為「實」的工夫,就是使「意」(情)成為「一於理」,或者是使「意」「純於義理」的工夫。換言之,使「意」(情)成為「實」的工夫,也就是在使「意」(情)的根據,成為純粋的「理」的此種行為。而當「行為」的動機能夠成為根據「性」而來的「情」,則從「性」到「行為」一路發展的行程才會貫穿,也就能活化、恢復心原本所具有的道德所以能成立的結構(「性」→「情」→「行為」)。 因此「致知」的目的就在使「心」活化、恢復作為本體的「性」(仁、義、禮、智),並正常地作為「情」(惻隱、羞惡、恭敬、是非)而展現出來的功能。所以,透過「格物窮理」在心內產生的變化,並不是「知」在量上的增加,而是人內在之「知」自身的恢復、活化。然「心」(內)這一層次上的工夫-「致知」,須透過「物」(外)這一層次上的工夫-「格物」才能完成。而朱子採用的方式就是:透過究明外在的萬事、萬物之「理」這一工夫,以使人們喚起、憶起「理」的內在於己身,使「理」所具有的作為本體的功能可以正常起動,而此種方式就是朱子所謂的「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