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探討新聞遊戲對閱聽人沉浸體驗、負向情緒、同理心、知識之影響-以「護理人員過勞議題」為例
    (2024) 蘇怡文; Su, I-Wen
    在Covid-19疫情之前已有護理人員過勞議題,而疫情的延續加劇護理人員的過勞問題,由於醫療院所需要護理人員輪班提供不間斷的健康照護,導致許多護理人員身心出現狀況,根據衛福部2023年歷年研究計畫估計,臺灣2024年護理人員的缺口將達到2.4萬人,顯示護理人員過勞已是臺灣不可忽視的議題。為探討不同的新聞呈現方式、不同議題涉入度與生理性別在閱聽人沉浸體驗、負向情緒、同理心、知識之影響,本研究以關鍵評論網護理人員過勞相關新聞內容為基礎,自行製作出「護理師的一天」新聞遊戲,並採用2 (新聞遊戲 vs. 非新聞遊戲)x 2(議題涉入度高 vs. 議題涉入度低) x 2(生理男 vs. 生理女)的組間實驗設計,希望藉由實驗法探討不同新聞呈現方式對閱聽人的影響,同時探討不同新聞呈現方式、不同議題涉入度與生理性別在四個依變項中是否具有互相調節的作用。研究結果顯示,新聞遊戲形式與議題涉入度高相較於圖文報導與涉入低的組別較能引發閱聽人更佳的沉浸體驗、負面情緒、同理心與知識。在自變項兩者交互作用方面,新聞呈現方式與生理性別在沉浸體驗、同理心有顯著交互作用;在三者交互方面,新聞呈現方式、性別與議題涉入度在沉浸體驗與知識具顯著交互作用,其餘的交互雖然無未達到顯著效果,但數據趨勢仍與研究假設相似。由於研究證實僅簡易的新聞遊戲形式就能有效提高閱聽人的沉浸體驗、負面情緒、同理心與知識,建議未來新聞業者可以投入更多精力與成本來製作不同議題的新聞遊戲。
  • Item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2016) 李先祐; Lee, Hsien-Yo
    本研究以跨語言視角,討論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批評常見於人際溝通中,是談話交流時常用的言語行為。由於批評行為具有互動性強、複雜度高之特性,故現有研究中,以批評為主題之研究仍在少數,而針對回應批評之言語行為研究則更少。再者,過去關於回應批評之相關文獻,大多僅從社會地位的視角切入,仍未見回應批評策略之研究。有鑑於此,本文除探討華日回應批評言語行為語用策略之運用情形外,並加入批評主題、社會權勢、性別因素等因素,檢視此三類變因與回應批評策略的關連,並歸納華日異同。 本研究以兩份話語完成測驗之問卷為研究工具。問卷(一)的實施目的為先行研究,探究華日母語者回應批評之特質;問卷(二)是奠基於問卷(一)的結果修改而成,其實施目的是為了解華日母語者實施批評之方式。兩份問卷在實施的時程上有先後順序,內容方面亦密切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華日回應批評之回應策略可分為他人取向及自我取向兩種主體策略,其下又再包括道歉、自承、感謝、承諾、解釋、詢問以及請求等七種核心策略,並搭配應答及贊同兩類輔助策略。華日回應批評的策略組成模式,均偏好將道歉策略置於回應批評的起始處。然而不同的是,華語習慣於結尾處置入承諾策略,起始與結尾中間可再另外搭配其他核心策略,而日語則是將承諾策略直接置於起始處之後,再於結尾處搭配其他核心策略。 華日回應批評的策略分布共性在於,面對社會權勢高的批評者,都傾向使用承諾策略,面對社會權勢低的批評者,則都偏好使用道歉策略。而華日回應批評之策略差異則表現在批評主題以及回應者性別的變因上。首先,當批評主題為技能表現時,華語傾向使用承諾策略,日語則偏好使用請求策略;當批評主題為內在特徵時,華語傾向使用道歉策略,而日語則偏好使用承諾策略。由此顯示兩個語言的母語者,都偏好使用自我取向主體策略,然而依據不同主題,採取的具體策略也有不同。其次,華語男性、女性面對批評時,都一致傾向使用承諾策略;而日語男女兩性則呈現分歧現象,男性母語者常使用道歉策略,女性母語者則較常使用承諾策略。此為華語及日語母語者在回應批評時呈現之差異。 本文最後以研究成果為依據,檢視現行於台灣最常常使用的兩套華語教學教材,並分析教材中與回應批評相關的教學部分。再根據自身研究結果,設計以語言意識結合語言訓練之教案,希望能為華語回應批評之語言教學帶來貢獻。
  • Ite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2012) 賴文珍; Lai,wen-chen
    本研究以歷經婚姻暴力的成年女性為主體,藉質性研究之探索力,貼近她們的主觀經驗。共邀請九位在正式法定婚姻關係中遭受異性配偶暴力對待的女性,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方法,經由女性們的親身敘說,理解她們在經歷未婚、已婚、婚姻中遭遇暴力及離開關係再建安身之家等生命重要時期,對家看法與期待的形成脈絡及彼此之間的轉換關係和影響,並探討在其脫離暴力生活、建置安身之家的歷程中,社會支持系統的介入經驗及所需的支持內涵為何。 本研究發現:婚姻中的受暴女性,在其未婚時期的原生家庭中,因雙親缺乏滋養她們愛的需求及保護的能力,無法滿足其家是避風港灣的期待,於是女性們紛紛以進入婚姻做為離家的策略,將婚姻之家及婆家視為補償原生之家不足的客體。當婚姻中出現了暴力,客體的期待幻滅,女性們以離開為經、以對外求援為緯,藉由自我力量為自己與孩子建置一個溫馨、安全、有愛的避風港,真正實踐了自我對家的期待與看法。但建置安身之家過程中,因所處社會脈絡的缺乏支持,受暴女性們在住宅、經濟及情感的需求上,必需憑靠自我的能力來因應生活的挑戰! 政府在提供婚姻中受暴女性的服務內涵上,聚焦於緊急危機的階段處理,卻將縣市家防中心建置在防治網絡工作的統籌核心位置,如此的設計,在她們重建安身之家的角色上將在刻板的專業分工上被犧牲,如此的犧牲,也將造成受暴女性在支持系統匱乏之下,落入再回到受暴的婚姻之家危機中。女性在父權結構的設計之下,不論身處於原生家庭或婚姻之家,都受到來自性別的壓迫經驗,如此的壓迫經驗也促使她們在歷經暴力、脫離暴力、決心重新再生活的過程中,產生了影響。 本研究建議未來在提供婚姻關係中受暴女性服務時,應由積極協助其重建生活的角度為起始點,考慮她們的處境與需要,從政策規劃、防治網絡合作、社會工作實務、教育等方面進行,提供適宜的服務模式,真正落實對婚姻中受暴女性的脫離暴力、安全生活的服務內涵。
  • Item
    青少年伴侶經歷未成年生育事件歷程之研究
    (2010) 曹宜蓁
      本研究貼近青少年父母生活經驗,藉由質性研究的探索力從青少年伴侶的主體觀點出發,邀請三對在未成年時期成為父母的未婚伴侶及其家長,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理解青少年在生育事件歷程中的實質生活內涵,並探討其中性別權力的展現,以及所處的社會脈絡的支持體系。   本研究發現,青少年伴侶在生育事件之前,多半處在孤單、.疏離的人際網絡,而擔任父母之後的青少年伴侶不僅受年齡所限,身處的社會脈絡也缺乏足夠的支持,青少年必須靠自身的能力去因應生活的挑戰,也因為選擇的有限、資源的不足,而採取傳統性別分工模式,這使得青少女的主體性消失,在經濟上成為依賴者,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協商主權,而擔任父親的青少男,也因為被期待表現「負責任」而承受超出其年齡的嚴苛挑戰,青少男與青少女均因生育事件而影響了生涯的發展。   然而政府在提供青少年父母福利照顧的角色缺席,使得青少年面臨更多生涯的危機、資源及發展機會的匱乏以及未成年身份的限制,將導致青少年落入貧窮循環的危機。青少年在養家、持家、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受到種種來自文化、法律、社會政策、制度等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在負責任的意願與落實的差距之間,突顯了青少年在未成年生育事件中的弱勢處境。當他們處於多重匱乏的危機,面臨角色壓迫的同時,也正經歷著多重消權的負向影響。   本研究建議未來協助經歷生育事件的青少年伴侶時,應從充權的角度看待未成年生育事件中的青少年,並考量青少男、青少女的處境與需求,從政策規劃、教育供給、社會工作實務等三方面並重,提供合適的資源及發展新的工作模式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