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現代漢語可能性副詞可能性排序之研究
    (2010) 陳韻竹
    本文探討方式乃先從情態角度切入,統整中西對於情態的討論與分類,從中找出體系中符合漢語討論「可能性」(probability)的對應情態類別,並根據Li and Thompson(1992)、鄧守信(2005)對「可能」的分析,與參考許又尹(2004)漢語能願助動詞(modals)句法結構和葉信鴻(2009)界定漢語助動詞(auxiliary verbs)的檢視標準,將漢語助動詞與可能性副詞區別開來,例如口語中常出現的「可能」實為鄧(1975)動詞三分系統下的狀態動詞,而義務情態的「應該」屬助動詞,故兩者都不列入本文討論範圍,然知識性的「應該」實為副詞,因此列入本文中探討。接著綜合漢語語言學家研究漢語副詞時常舉例詞及參考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選出「應該、也許、或許、好像、似乎、大概」六個可能性副詞作為研究對象,再分別討論個別句法搭配與特徵、各自核心語義及「可能性」語義來源,最後根據口語語料與網路問卷調查,判定其可能性程度上的高低排序為:應該>似乎>大概>好像>也許>或許。 然而,人們在日常生活表達個人意見時,未必規律地依循個人自主意識,即往往會因為外在因素影響語言使用,因此在界定可能性副詞可能性程度高低之後,將以Brown and Levinson(1987)提出的面子威脅(FTA)理論 (face-threatening act)為參考,討論其語用上的表現。最後檢視目前現行教材現況,綜合上述對語義、句法和語用複雜度的討論,提出現代漢語可能性副詞的教學建議,以供未來教學使用上參考。
  • Item
    韓中身體慣用語中的比喻現象探究與教學應用:從容器和食物概念出發
    (2014) 金惠珍; KIMHYEJIN
    我們與人交際時,尤其是想把情緒、狀況等抽象的事物具體地表達時,常常會使用身體部位來表達,這樣的慣用語稱為身體慣用語。比如,「鼻酸」、「兩手空空」等。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是跟外部世界直接接觸的,而且由於這是全人類共同的經驗,所以為了達到有效溝通,我們會基於自身感知與自身經驗,將身體部位當作比喻對象,藉由隱喻的方式進行言談。 本論文主旨在探討韓中身體慣用語當中的身體隱喻表現,依據Lakoff & Johnson(1980)的隱喻理論,探討韓中慣用語身體部位之隱喻現象。透過韓中身體慣用語的收集和語義分析,再觀察身體詞彙在韓中慣用語出現的隱喻差異,以討論身體詞彙在韓中慣用語的隱喻現象異同。本文先從詞典、論文及期刊收集韓中身體慣用語,分類於容器隱喻、食物隱喻、機器隱喻等七類,再經過數量比較將分析的類別縮小為容器隱喻、食物隱喻。探究韓中身體慣用語的隱喻現象及其對比分析。 本文研究結果發現韓文的主體取向較中文強。比如,韓文是用主體「肩膀」來描述責任感及心理負擔,以身體部位說「어깨가 가볍다/무겁다(肩膀輕/重)」。中文則是用客體「擔子」進行描述,說「擔子輕/重」。中文是將客體擔子視為容器進行隱喻,韓文則是以主體的身體部位進行隱喻。 另外,從食物隱喻中使用的詞彙發現韓文的集體取向較中文強。比如,韓文利用「익다(熟)」與「안 익다(未熟)」的詞彙,以一個詞彙「익다(熟)」及其否定形式「안 익다(未熟)」來表示正反兩種現象,例如:「눈에 익다(對眼熟)」、「눈에 안 익다(對眼未熟)」和「손에 익다(對手熟)」、「손에 안 익다(對手未熟)」等。中文則利用兩個不同的詞彙「熟」與「生」來表示,例如:「面熟」、「面生」和「熟手」、「生手」。 最後,本文檢視中文教材中有關身體慣用語的語料,建議教師可先建立容器隱喻與食物隱喻的概念,基於此對中文身體慣用語進行系統性分類,組織慣用語之間的關係,以歸類排列的方式揭示中文身體慣用語,再與學習者的母語做對比進行慣用語教學,幫助以韓文為母語之學習者能夠聯想相關性的慣用語組合,加強對中文慣用語的掌握。
  • Item
    結合認知語義與概念圖於華語多義詞教學上實證研究-以「吃」和「發」為例
    (2015) 黃奕寧; Huang, I-Ning
    本文結合圖式(認知語義概念圖),透過隱喻(Lakoff, 1987)、轉喻(Littlemore, 2009)及意象圖示(Lakoff&Johnson, 1980; Langacker, 1987),展現出多義詞之間的關聯,提出輔助學習多義詞的方法,並應用於華語教學課堂中。目前已有相關英文文獻,將此概念應用於二語教學中(Boers, 2000; Beréndi, Csábi& Kövecses, 2008)。然而,Boers(2011)提出先前研究存有缺陷,這些研究也大多以英語為主。因此,本文以Boers(2011)為基礎,運用實驗研究法,欲知結合認知概念與概念圖於華語教學課堂中,是否有助於二語學習者詞彙習得,以延時記憶中之保存。其次,本文希望了解在使用認知語義概念圖教授多義詞時的教學步驟,以及,受試者在習得由不同認知概念延伸出之詞彙上是否有差異。最後,探究此方法能否提高相關延伸詞彙之詞義理解和類推能力。 本文透過前測篩選出在國內大學語言中心的42位學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之目標詞彙為以「吃」及「發」兩個動詞結合而成之詞彙(吃飯館、吃老本、吃苦、吃紅、發傳單、發短信、發財、發瘋)。 本文發現:1. 結合認知概念與概念圖於華語教學課堂中,有助於二語學習者相關詞彙的習得,並對詞彙在延時記憶中之保存有幫助,延時測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達顯著差異,t (40) =2.23, p=0.031, p<0.05。2. 運用認知語義概念圖教學能幫助提高相關延伸詞彙之詞義理解和類推能力,實驗組和對照組達顯著差異,t (40) =2.10, p=0.042, p<0.05。3. 雖無達到顯著差異,但認知語義概念圖用在為學習者複習、鞏固詞彙時效果較用在學習詞彙前,有意識地分析其學習效果好。4. 雖無達到顯著差異,但在即時和延時後測中,透過轉喻延伸出之詞彙分數最高,意象圖示第二,隱喻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