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5
  • Item
    新加坡華族文化與華語跨文化教學
    (2024) 徐耀雄; Chee, Yao-Seong
    華語教學課程通常以中國或台灣的語言和文化為主要內容進行設計。然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海外華文教育的持續深化,華語學習者所接觸到的對象已不僅僅來自兩岸三地的母語者,甚至還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及印尼等世界各地的海外華族。史書美教授所提出的「華語語系」,便是強調關注世界各地華人社群、華語文化多樣性的研究理論。因此,本研究跳脫普通話或國語的主流語言和文化的框架,研究新加坡華族在歷史發展、身分認同與語言文化上的特點。本研究所探討的是以新加坡華族的新加坡性為主題的跨文化教學。學習者先是從新加坡華族的歷史發展和身分認同的建構過程了解新加坡華族。接著,透過活潑有趣的劇場教學法和音樂教學法進行華語小劇場和新謠作品的學習。華語小劇場結合了中國傳統戲曲和現代話劇的表演形式,而新謠則是受到早期台灣校園民謠的風氣所形成的音樂風格。因此,兩者在表現形式上就有如新加坡華族在傳統的本質上創造出了屬於自身的形式和風格。透過以上的教學內容有助於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的過程打開國際視野,同時培養跨文化溝通的能力。論文主要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係以三段歷史事件作為敘述背景,分別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時期、1949年中共建國以及1965年新加坡建國,並且對應到華僑、華人及華族三種不同的身分認同,探析新加坡華族的歷史發展和身分認同的建構。第二部分筆者選擇了新加坡華族文化當中具代表性的華語小劇場和新謠作為文本的分析對象,探討具“新加坡性”的語言和文化表現。最後一部分則是運用前兩部分的分析作為教學設計的素材,配合教學理論和方法進行課程教案的設計,冀望為華語文教學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豐富的教學材料。
  • Item
    臺灣華語幽默策略──網路迷因之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
    (2024) 劉芸嘉; Liu, Yin-Chia
    幽默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後開始受到西方社會的重視,到了二十一世紀,幽默更被視為全球化時代跨文化溝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幽默深受文化的影響,因此,臺灣華語作為一個獨立的語言變體,其幽默具有特殊性。本文旨在研究臺灣華語幽默策略,以圖文為主的網路迷因作為分析文本,並依據相關文獻及前人研究建立分析理論架構,從三個面向分析一共150筆的網路迷因。研究結果顯示,從幽默風格面向來看,臺灣華語網路迷因幽默策略主要以親和型為主;從幽默主題來看,臺灣華語網路迷因幽默策略人際關係為主。從幽默手法的面向來看,臺灣華語網路迷因的幽默手法主要以婉曲為主。臺灣華語幽默策略不僅反映了網路迷因的幽默本質,也展現了Hofstede(2011)文化構面理論中臺灣社會的文化特色。本文根據研究結果,以零點計畫「可見思考」的思考工具作為教學活動基礎,呈現臺灣華語幽默策略的教學應用。最後,本文提出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作為後續相關研究的參考。
  • Item
    滾入蕃薯島的黃殼雞蛋:一位美籍華裔在臺留學的跨文化敘事
    (2022) 潘筠潔; Pan, Heidi
    在全球學習華語的趨勢下,不僅是來自非華裔文化的學習者,通過華語教育培養,純華裔也在探索著他們熟悉雙語能力的潛力。以ABC美籍華裔學習者為例,由於他們的華裔家庭背景和美國文化環境,與二語學習者相比,他們具有獨特的學習目標和需求。從語言教育的角度來看,僅從家庭環境中接觸華語會造成程度不一的情況,例如聽說流利,但閱讀和寫作能力相對較弱。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由於亞洲的面貌以及西化的行為和思考,ABC在生長環境的文化和傳承文化中往往被視為圈外人,因此他們將華語水平視為一種實用技能和驗證其多元文化身份的一種方式。也因此,通過將自己置於華文學習環境中,他們正在經歷涵化。文化涵化可定義為不同群體接觸時,行為調整的過程。本研究以研究者自身在台留學的經歷,採用敘事探究的質性方法,通過過去六年的文件蒐集和隨筆札記數據,運用內容分析法,從語言學習、身份認同和跨文化交流等三個角度來詮釋研究者在當地環境中的文化交流和涵化策略中的困難。研究結果表明,研究者需要外顯語言知識指導和文化驗證,以及了解傳承語言習得在身份認同所扮演的首要角色。最後,針對ABC學習需求向華語教育工作者提出具體建議,將華裔定位為兼具部份雙語和部份雙文化者。
  • Item
    華語與英語網路評論之批評言語行為對比研究
    (2022) 陳昱佑; Chen, Yu-Yu
    「批評」作為一常見言語行為,為建構語言學習者語用能力相當重要之一環,又隨著網路科技蓬勃發展,發生於網路媒介上之批評行為更屢見不鲜,華語學習者亦無可避免地成為潛在批評者與被批評者,故本研究以幫助華語學習者認識華語網路批評行為為初衷,進行華語與英語網路批評行為之對比研究,並針對華語網路批評行為相關課程之設計提出教學建議。  本研究以YouTube影片留言及Google餐廳評論為語料來源,蒐集華語與英語語料共795筆,並以Blum-Kulka、 House 與 Kasper(1989)及Brown 與 Levinson(1987)之策略架構為本,制定本研究批評行為策略分類,再以政治議題及餐廳消費等兩種議題分別比較華語與英語之策略差異。  本研究發現,於政治議題方面,華語最常以侮辱策略作為主體策略,英語則最常以諷刺策略作為主體策略,而華語與英語皆最常以表情策略作為輔助策略;於餐廳消費方面,華語與英語皆最常以評價策略作為主體策略,然華語使用更多質問策略,而英語使用更多指責策略,另華語與英語皆最常以說明策略作為輔助策略;又華語與英語於餐廳消費使用輔助策略之比例皆較政治議題高出一成以上。  本研究將華語與英語較具差異表現之質問策略轉化為適用於華語網路批評行為相關課程之內容,並提出教學建議,期許幫助華語學習者更完整地認識並掌握華語批評行為。
  • Item
    華語與韓語拒絕策略之對比分析──以職場溝通為例
    (2022) 伍宥蓁; Wu, Yu-Chen
    拒絕雖具造成雙方心理負擔的特質,但其為與他人互動中常見的行為,在職場情境也無法避免。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於拒絕策略的選用上皆有所異同,臺灣及韓國雖同屬集體主義國家,文化背景相似,但在職場溝通中使用的拒絕策略卻也不盡相同。過去雖有許多拒絕言語行為研究,卻少有聚焦於職場溝通中的研究,故本研究從職場情境中,選出請求、提供、建議及邀請四種常見的言語行為,請受試者以線上問卷進行語篇補全測試,受試者需要在上述四種情境中,分別拒絕兩種對象,共八個情境題。受試者首要拒絕不熟但社會地位相當的對象,如:同事;受試者接著要拒絕不熟但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對象,如:主管、老闆。研究對象包含臺灣地區的華語母語者以及韓國地區的韓語母語者。研究結果顯示,兩者差異最大的為華語母語者以直接說不作為拒絕策略的頻率高於韓語受試者,而相較於華語母語者,韓語母語者較少使用輔助策略,但兩者皆高度仰賴主體策略中的間接策略完成拒絕言語行為。其中,兩者使用最多的為外在阻因策略,即傾向以因他人產生的事由、客觀事實或模糊未詳述的理由作為拒絕理由。於輔助策略的選用上,兩者皆偏好心理緩和策略,即傾向藉由表達自身歉意或感謝來緩解拒絕行為帶來的心理負擔。而最令兩國母語者難以拒絕的情境為請求加班情境,且當對方社會地位較高時,兩國母語者選擇不拒絕對方的比例皆提升,揭示社會權勢對兩國受試者行使拒絕言語行為皆帶來難度。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教學設計及建議,欲使華語學習者藉由任務性教學活動,提升根據情境與對象靈活的辨別並使用拒絕策略的能力。
  • Item
    成語、俗諺教學教材設計-以日語母語中級學習者為例
    (2022) 江宜璇; Chiang, Yi-Hsuan
    成語、俗諺內容豐富,僅短短幾字卻包含了深遠的寓意或故事,同時蘊含華人文化重要的價值觀、思想、歷史等豐富文化價值。對於華語學習者來說,學習成語、俗諺不僅能提升詞彙水準,更有助於掌握華人文化知識。日語熟語多源自於中文,因此日語母語學習者能較快掌握中文的成語、俗諺。然而它們的發音及表現型態和日語不盡相同,當今使用的意義可能也有所差別,使得學習者容易產生偏誤。目前學界缺乏針對日語母學習者設計的成語、俗諺教材,且教材程度多偏向高級。更少有以中日相近的成語、俗諺作為切入點開發的教材。筆者認為基於日語母語學習者的優勢,在中級時就能接觸更多的成語、俗諺。故此本研究透過文獻爬梳確立教材編寫原則,並分析日本高中國語科「古典B」課程教材中的漢文選文,統整出學習者在母語中就可能接觸過的中文成語、俗諺,最後依據學習者的學習特徵編寫教材。本研究以開發之教材實際進行教學實驗。結果顯示本教材確實能使學習者在中級階段就系統化學習中文成語、俗諺,且清楚其發音、語義、型態。另外,中文成語、俗諺的文化內涵,也能使學習者願意深化對中華文化的瞭解。
  • Item
    基於跨文化溝通之 移民華語教材建構: 以臺灣北部之家庭文化為例
    (2014) 黃思懿; Huang, Shih-Yi
    本研究旨在建立跨文化溝通模式的移民華語教材建構意識。基於婚姻移民親身經歷的跨文化適應過程,教材意識基礎取自跨文化溝通中的家庭場域及非語言溝通兩大部分。 由於本研究內容屬跨學科的性質,結合跨文化溝通、華語教學與教材編寫、家庭文化、儒家思想、社會學、人類學及心理學,希冀將教材意識的建構面向與過程完整呈現,以釐清現今教材編寫時需要考慮的層面,為求深入文化,將語言背後的深層文化機制凸顯出來,進而規劃出移民華語教材的嶄新一頁。 採用的研究方法,以質性半結構式訪談為主,就北部家庭文化中的七大面向,與長輩相處、性別角色、夫妻相處、親子教養、飲食習慣、日常生活習慣與雙語言雙文化的觀念,以及非語言溝通中的姿勢、手勢、面部表情、眼神注視、肢體觸摸、副語言、空間距離、衣著和化妝,及沈默九大面向,與越南、印尼、泰國共三十位移民進行訪談。另外亦以問卷調查三十位移民教師,探討針對以上面向納入教材的必要性。最後綜合分析,選取前半主題予以排序,並做出編寫建議。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了解構成臺灣家庭文化的跨文化溝通意識為何,及融入語言後呈現在教材裡的重點。此教材意識的建立不僅能符合現今局勢的跨文化溝通需求,更能將華語文學習焦點集中在文化上,幫助移民學習者成功跨入本地家庭文化,研究成果可用於編寫移民華語教材及教學指引。
  • Item
    日常會話結束策略之中英對比研究
    (2012) 劉素帉
    會話結束是受到高度規約的言語行為,若處理失當即產生冒犯性,導致面子威脅,反之恰當的結束鋪排有助強化人際關係。即便其交際功能獲學界認同,但由於會話結束與最後話題的界限模糊,又可由於許多因素被打斷,造成執行上的困難,迄今相關研究仍是匱乏。現存研究又偏重電話會話,導致當面結談未有完整的上層分類與跨語言對比。有鑑於此,本文針對會話結束策略的選用、順序與語境因素加以探討,再進行漢英溝通文化的對比分析。 本文以語篇補全測試作為研究方法,調查來自台灣的漢語母語者與西方國家的英母語者共兩百五十名受試對象,在不同社會權勢、社會距離及情境下結談行為的異同。 研究結果顯示,就整體趨勢而言,漢語母語者消極認為結談必然構成冒犯行為,因此傾向選用「消極策略」預防聽者產生負面情緒,以避免雙方發生衝突。英語母語者則較積極看待會話結束,偏向透過「積極策略」給予聽者肯定,並藉此正面情緒鞏固雙方在分離期間的關係。具體來說,兩組受試者面對關係親近的平位者時出現雷同的策略偏好,上述的漢英差異主要反映在關係親近與關係疏遠的上位者語境中。兩組受試者對親密平輩同樣使用直接明確,以自我為中心的結談策略之現象,反映西方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的文化表徵,可見漢語結談行為出現向英語溝通文化靠攏的趨勢。另外,漢語母語者面對上位者時仍保留體現貶己尊人、以和為貴的集體主義理念(Collectivism)。但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合理解釋」雖為「消極策略」,卻亦具有直接表明結談意圖的特點,由此可推斷人青年世代的禮貌文化也重視個體的自我表達。 本文最後結合研究得出的會話結束公式與常見句式設計語用教學教案,以期漢語學習者能靈活運用結談策略,進而提升漢語的交際能力。
  • Item
    跨文化視訊華語教學之師資培訓研究
    (2011) 羅婉亭
    視訊課程可為國內外華語教師與華語學習者提供諸多教與學之益處,然而此種教學模式在華語教學界尚未普及,具有豐富視訊教學經驗的教師極少,相關師資培訓課程普及率也不高,足見發展此一領域師資教育之必要性。 目前國內機構開設的相關數位師資培訓班多偏重工具應用,少有針對教學技巧及教學內容進行培訓。本研究在社會語言互動觀與跨文化溝通素養等教學理念指導下,研發專門師資培訓課程以培養具備跨文化溝通知能的視訊華語教師。為達此目標,本研究採取調查研究法與行動研究法,調查新手教師需求與意見,並據此需求和相關教學理論設計系統化師資培訓課程。 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新手教師在教材應用、提問活動設計、雙向交流等各方面表現皆有顯著進步,但在糾錯和發言比例兩方面表現稍弱;而原培訓課程在時程規劃、報名方式、培訓內容、培訓策略、作業說明、教材編寫、行政人事與試教合作模式都需要更細緻的設計與發展。依據調查結果,研究者利用ADDIE模式重新設計課程,並發展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期待未來相關研究人員將本文所建立之師資培訓模式付諸實行,待課程模型發展成熟後,考慮將其設置為研究所的正式課程。
  • Item
    中文讚美語、回應策略與感知辨識之中介語分析—以英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2011) 蕭瑩華; Ying-Hua, Hsiao
    讚美會因交際雙方文化背景的差異而產生語言形式、使用時機、話題內容及功能上的差別,過去針對讚美言語行為的分析,多為單語或雙語對比分析,較少從跨文化溝通與華語教學的角度,提供外籍學習者學習中文讚美語的具體內涵。本研究旨在研究中文讚美言語行為,分析中文讚美語的主題偏好、語言結構與讚美回應策略,並進行讚美感知與非讚美辨識的測驗,參與實驗的對象共兩組,一為中文母語者,一為以中文為標的語的英語背景學習者,本研究採取口說語篇測驗研究法與訪談方式,以蒐集受試者的中文讚美語料進行分析。 本實驗結果發現,中文母語者及英語背景學習者皆偏好「外貌」與「表現」的讚美主題,而中文讚美語的句型結構是以「人/物+(INT)+ADJ」為主,讚美的焦點在於對話的主體上,受到集體主義觀念影響,中文的語言形式也表現出重視群體和諧關係的特質,因此,中文母語者多以第二人稱「你/您」為主語,表達關心、尊重;反之,英語背景學習者受到個人主義觀念的影響,會傾向使用句首為第一人稱「我」的主語,來表達個人的評論與觀感。中文讚美句型中,以形容詞/狀態動詞為主要乘載正面讚美評價的詞類,另外由於高語境文化的特質,中文讚美語的語言形式靈活多元,詞彙的涵義有時隱晦委婉;相較之下,英語背景學習者受低語境文化特質的影響,使用含蓄讚美的比例較低,且傾向使用語言形式固定且意思明確的明示型讚美進行溝通。此外,中文讚美語根據使用情境與對象的不同,也會隨之衍生出「招呼」、「感謝」、「請求」與「鼓勵」不同的語用功能。 而在讚美回應部分,中文母語者使用的回應類型為「拒絕」,而英語背景學習者偏好使用「接受」的回應類型,中文母語者以貶抑拒絕的方式表示謙遜有禮的態度,而英語背景學習者視感謝接受的方式為符合社會禮儀規範的形式。除了因文化產生中、英回應策略的異同之外,中文母語者回應讚美的過程中,傾向使用合併策略與交際者做溝通與協調,而英語背景學習者使用合併策略的頻率較低,但研究結果也顯示,學習者的中文程度愈高,其語言表現也會愈接近中文母語者的情形。 至於讚美感知辨識的部分,研究發現,表面為讚美形式,但實表諷刺、請求語用功能的非讚美語,會對英語背景學生造成溝通理解上的難點;另外,含蓄型的讚美也因為無法從語言形式裡發現顯而易見的正面評價詞,所以無論是對於中文母語者或英語背景學習者來說,都會加深讚美感知辨識的困難性。在教學應用上,筆者根據實驗所觀察到的中文讚美言語結構、主題和形式,安排學習的程序,並依照初、中、高不同等級設計相關的讚美教學活動,以幫助培養學生實際進行讚美語言溝通的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