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漢語副詞「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
    (2014) 蔡沂庭; Tsai, Yi-Ting
    本研究以Halliday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以真實語料為基礎,討論現代漢語副詞「可」在語義、篇章、語用三大層面的語言現象及其聯繫。 本研究之研究基礎為台灣地區書面語料645筆及口語語料115筆,共760筆語料,以此梳理了前人研究對「可」概念功能的解釋。在此基礎上,本研究認為台灣地區的現代漢語副詞「可」只剩下疑問的語義。在篇章功能上,關聯副詞「可」作為漢語的焦點敏感算子,具有承前逆接的銜接功能,多作用於句內的層次範距,也常出現與其他副詞連用的情況,在篇章中表現了對比的功能。在人際功能上,筆者以引導碼的角度切入,情態副詞「可」表示了一定的說者態度,可以較快地引導聽者作出正確的推論,而其語用功能核心為反預期,違反聽者預期的比例多於違反社會和說者預期的比例,體現了「可」的交互主觀性。另外,「可」多與義務情態詞連用,表現提醒、警告、規定、禁止等功能,其次為與認知情態詞的連用,表示其後判斷為真。 由「可」的「疑問」義,進一步延伸到為語用的反詰用法,再從反詰用法進一步作為反預期的語用功能,以此,再延伸到篇章的對比功能,構成了語言三層面的一個連續體。筆者在此研究成果上,分析了四本台灣通行的華語教材,並進行了針對中級以上英語母語學習者的教學安排與教學設計。
  • Item
    現代漢語副詞"又"的情態分析與教學應用
    (2012) 劉冠妙; Kuan-Miao Liu
    單音節副詞在客觀語義上具有「一詞多義」(polysemy)的特性,主觀語用上某些副詞(如:“還”、“才”、“又”、“再”)又為相較於雙音節詞使用頻率更高、語意也更微妙抽象的情態詞(modal),加上許多近義副詞的存在,往往是漢語學習的難點。本研究以副詞“又”為主題,考察各種客觀語義及主觀情態類型的使用頻率及搭配關係;闡明“又”以各句式所表諸情態類型的作用機制,釐清主觀情態與客觀詞彙意義間的推論關係;最後以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的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ce)模式剖析“又”在交際中扮演的角色,並建立足以解釋在所有語用情態用法的推論機制,為副詞 “又”的語用情態功能,提供更具涵蓋性的推論機制與分析。 本研究的語料取自平衡語料庫及電子網路論壇(ptt)標題,量化分析結果顯示,“又”表情態的比例佔整體使用的五成以上,主要以直述句呈現,其次為反問句,否定句最少,所表情態以負向為主,最常見的「不悅」與「無奈」情態分別傾向與「重複」與「轉折」語義搭配。透過質化分析,闡明情態架構中,除直述句的負向情態作用於心願系統外,直述句的正向情態及特殊句式的所有情態皆作用於預料系統;所有情態皆透過命題事實與隱含心願、預料之間的「背離」來呈現,差別在於直述句與特殊句式的背離分別顯現於事實和隱含預設的「結果」與「前提條件」之間。主觀的情態推論意義皆派生自客觀的詞彙「轉折」義。在交際中“又”扮演「引導碼」的關鍵角色,引導聽話者根據認知語境與命題概念訊息推論出背離心願或預料的語境預設,增加話語的關聯性,使聽話者獲得較強的語境效果,成功理解說話者的評價情態。 本文最後歸納量化分析中各種客觀語義與主觀情態的出現頻率,以及常見的搭配詞語,提出在教學排序以及定式選用上的參考建議。
  • Item
    華語說服語言語意、語用、語篇分析研究
    (2011) 李家豪
    溝通為人類使用語言的目的。而語言的功能不僅為傳遞訊息,亦是表達個人態度與立場的重要途徑。說服即是建立於傳訊與表態語言作用的溝通理論,且前人豐富文獻已由各學門觀點探究說服訊息的來源、媒介、組成、結構等要素,唯華語說服語言的研究仍顯不足。說服訊息的語言使用牽涉說服者文化的社會規約,亦受到情境中說服對象之固有訊息量與意願強弱度等變因影響,華語學習者更可能因其語言能力或文化感知的差異,遭遇表述或理解華語說服訊息的困境。 為增補文獻缺乏,本研究採用語篇補全測試蒐集華語母語者與華語學習者的說服訊息,以前人語意情態、語用策略、語篇後設等理論架構分析華語說服訊息中的類別、組成、情態、策略與銜接標記。研究除歸納華語說服訊息中的語言現象與通則之外,亦將統計結果對比說服對象持有態度變因,探討母語者依循情境差異而調整的說服訊息與學習者說服語言表現特徵。 研究結果揭示,華語說服者依序以認知、義務、動力、評價情態作為表態說服立場的手段,可見情態語意法則的確信度、主客觀、必要性、條件與對比皆左右情態的使用與分布。說服立論程序可歸納為指示行為、證據知識、理論闡釋、辯證對比與情感訴求及數項次類。其中建議與勸告、論說與損益、反駁與掩飾等皆為常用以提供指導、支援、推論與反證之說服策略,而情感訴求的究責或施壓,則以修辭手段達成說服目的。後設論述機制中的互動類連接與架構標記得以引導對方理解說服思維,但訊息精簡而少有參照、示證與註解標記。各類交互後設論述的高頻運用為說服者顧及對方觀感的佐證。 說服對象固有訊息與意願偏好區辨不同說服目的且須搭配不同情態、策略與後設論述的組合。此外,學習者語言能力為箝制其訊息構成的關鍵因素,初中級或中高級者說服與表現迥異且均可能遭遇學習難點。因此,融入說服語用概念與互動分組活動的華語說服協商教學可設置於教學提案之中。
  • Item
    華語學術寫作之情態動詞分析與教學應用
    (2011) 吳欣儒; Xin-Ru Wu
    學術寫作為研究者用以描述研究歷程與展示成果的書面媒介,而其中情態(modality)傳達可能性與必要性之評估判斷,西方文獻證實情態詞(modal)於學術語體為寫作者用以銜接邏輯、表述立場與引發讀者反思評價等功能之核心機制;然而有鑑於漢語情態研究仍停留於句法、語義分析層次,尚未跨越至功能面向,也未探究情態於跨學科領域之表現差異,因此本研究擬以現代漢語近義、多義情態動詞“能/能夠”與“可/可以”為例,考察上述動詞於跨學科學術寫作之出現頻率、語義趨向與功能表現,期能發展漢語情態之功能層面研究,區辨兩類動詞差異,並說明情態與學術語境之互動聯繫。 本研究語料取自2005至2010年台灣數所知名大學醫、文學院之博士學位論文,質化與量化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可”類於醫、文學院的使用頻率皆高於“能”類。其次,兩類情態動詞動力用法皆遠高於義務用法。在語用層次,第一,兩類動詞的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功能高度重疊,然而“可”類於醫、文學院之後設論述功能出現率皆高於“能”類,顯示寫作者慣以“可”類作為組織論述與表述立場之語用機制,而“能”類僅起陳述命題功能;其次,於功能類別上,“可”類以語篇功能為主,而“能”類則以人際功能為主。結論顯示情態詞的功能辨析有助於區辨語義面向的模糊與近似性。 在情態跨學科的後設論述功能表現上,兩個學科領域皆傾向以“可”類、“能”類來表示語篇功能;而於人際功能上,醫學院論文使用較多的建議與預測,較少的模糊解讀;而文學院使用較多的模糊解讀,較少的預測。在章節主題上,醫學院各章節主題與功能類型出現明確對應關係,然而文學院論文各章節皆偏好推論功能。研究結果顯示情態表現與學科領域、章節配置具對應關係,然而對應程度亦會因學科特性與寫作規範出現差異。 本文最後歸納兩類動詞出現語境與常見句式,期能使華語學習者的學術寫作更符合華語人士的表達習慣,提昇學習者書面的溝通交際能力。
  • Item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2009) 葉信鴻; Yeh, Hsin-hung
    西方對助動詞的定義多採用構詞和語法功能標準,但漢語在語言類型上缺乏外在形態變化,因此漢語助動詞容易與其他功能詞類混淆,如:副詞;另一方面,僅依照功能定義,容易造成語法學家之間對助動詞涵蓋範圍不同、在次類劃分上也大相逕庭以及與其他功能詞類的混淆,造成各家的系統過於龐大,莫衷一是。 形式語法、功能語法及認知語法學家都曾對助動詞下過定義,也都有各自的問題。形式語法重視語法上的結構關係,GB理論將助動詞設為一個節點,置於謂語性詞組中作為情態成分;功能語法將句子的概念分為三個層次,如:Halliday (1985) 對助動詞的定義是在視句子為交換的層次上,主語對謂語性詞組所作的情態微調;認知語法則多從語法化的角度切入,視助動詞為動詞虛化過程的連續面。 本文主要從王楚蓁 (2008) 以Hengeveld (1992) 提出的跨語言詞類系統指出漢語的中心語類為動詞與名詞,在此基礎上,修正王楚蓁 (2008) 對謂語性詞組中擔任修飾動詞功能的非為副詞而是助動詞,起情態修飾的作用,而助動詞則依照鄧守信 (1975) 動詞三分系統,置於狀態動詞下做為一個次類,並提出助動詞劃分的標準與依據,確定現代漢語助動詞的典型成員以及非典型成員。確定助動詞範圍以及成員以後,在語義上,根據Palmer (2001) 跨語言情態系統為主並修正為情態三分,再按照Heine& Kuteva (2007) 提出世界上在情態上發生的語法化現象,據此提出歸類程序,並提出測試標準。 在相關的語言學文獻討論以及實際教學上,多半重視助動詞之間的混用現象,但根據我們從病句語料庫中學習者偏誤的統計結果顯示,助動詞在整體上缺漏以及誤加的現象比混用現象還多,因此我們認為教材編寫首先需要在個別的助動詞上多給予學習者判斷的信息,比如語法共現成分、使用語境和篇章關係,提高學生使用的意識,其後再進行近義助動詞之間的比較與辨析,為助動詞教學提供更有系統的教學依據。
  • Item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2009) 彭玉琴; Yu-Chin Peng
    引導碼為從心理認知角度討論語言語義及語用表現的概念,和概念碼對立,是一種跳脫傳統以話語真值條件為分析媒介的研究嘗試,概念碼編碼概念,引導碼則處理概念內容並選擇處理概念的方式。 引導碼在漢語的研究不多,經過我們對Blakemore(1987, 2002)、Ifantidou-Trouki(1993)、Carston(2002)以及Iten(2005)等分析的整理,發現引導碼普遍出現於連詞及評價副詞中,具備引導聽者找到話語隱含及高層明說義的功能,評價副詞在漢語裡被納入語氣討論,而這個發現讓我們有了重新審視漢語語氣副詞研究的動機,以往學者對語氣的討論總在語氣編碼的框架中,忽略了語氣的引導功能。 本文以語義及語用學的理論架構為基礎,針對漢語語氣副詞重新進行分類,並進一步探討語氣的引導功能,和關聯理論配合,觀察其引導方式對語境假設的影響,最後再將此研究成果應用於華語教學中。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以及內容架構之說明。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將歷年學者對漢語語氣的研究進行整理,討論以往語態、命題及情態等在漢語語氣分析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章則根據第二章的討論對語氣副詞進行分類,並進一步建構語氣於引導意義層面的理論概念。第四章為語氣的引導內涵分析,根據作用層面的不同分為隱含引導及高層明說義引導,並進行個別引導意義的比較與討論。第五章以第四章所建立的架構為基礎,配合認知學習理論,針對語氣副詞引導意義的教學給予建議。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的研究結果,提出後續研究的建議與省思。
  • Item
    現代漢語可能性副詞可能性排序之研究
    (2010) 陳韻竹
    本文探討方式乃先從情態角度切入,統整中西對於情態的討論與分類,從中找出體系中符合漢語討論「可能性」(probability)的對應情態類別,並根據Li and Thompson(1992)、鄧守信(2005)對「可能」的分析,與參考許又尹(2004)漢語能願助動詞(modals)句法結構和葉信鴻(2009)界定漢語助動詞(auxiliary verbs)的檢視標準,將漢語助動詞與可能性副詞區別開來,例如口語中常出現的「可能」實為鄧(1975)動詞三分系統下的狀態動詞,而義務情態的「應該」屬助動詞,故兩者都不列入本文討論範圍,然知識性的「應該」實為副詞,因此列入本文中探討。接著綜合漢語語言學家研究漢語副詞時常舉例詞及參考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選出「應該、也許、或許、好像、似乎、大概」六個可能性副詞作為研究對象,再分別討論個別句法搭配與特徵、各自核心語義及「可能性」語義來源,最後根據口語語料與網路問卷調查,判定其可能性程度上的高低排序為:應該>似乎>大概>好像>也許>或許。 然而,人們在日常生活表達個人意見時,未必規律地依循個人自主意識,即往往會因為外在因素影響語言使用,因此在界定可能性副詞可能性程度高低之後,將以Brown and Levinson(1987)提出的面子威脅(FTA)理論 (face-threatening act)為參考,討論其語用上的表現。最後檢視目前現行教材現況,綜合上述對語義、句法和語用複雜度的討論,提出現代漢語可能性副詞的教學建議,以供未來教學使用上參考。
  • Item
    「然」尾雙音節情態副詞的探討
    (2011) 李靈芝
    人們使用語言與別人交流,以建立、保持人際關係,或者影響別人的行為,亦或者表達自己對事物的主觀判斷或評價,這都與情態(modality)密切相關。本文先討論了情態的定義,認為情態指的是「命題或事件在可能世界中的表達」,並從說話者的角度出發,參考謝佳玲(2002)對情態的分類,將情態副詞分為認知情態副詞(epistemic modal adverbs)、義務情態副詞(deontic modal adverbs)和評價情態副詞(evaluative modal adverbs)這三類,並討論情態副詞在句法中的表現。 情態副詞的功能主要表現在語用層面,本文主要從Sperber&Wilson(1986,1995)的關聯理論、Blakemore(1987, 2002)關於引導碼 (procedural encoding)的討論、Leech(1987)的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Brown & Levinson(1978)的面子理論(Face-saving Theory)理論等重要語用理論等討論情態副詞在話語交際中扮演的角色。我們首先探討了「然」尾雙音節情態副詞,再從其中選出「居然」與「當然」作為深入研究對象,分別討論其核心語義、句法搭配與特徵及語用上的表現。此外,在討論「居然」時,也比較了「居然」與「竟然」、「果然」的差異;在討論「當然」時,特別分析其在會話中扮演的角色。
  • Item
    漢語「連字結構」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
    (2015) 趙苡廷; I-TING CHAO
    本研究以Halliday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以真實語料為基礎,討論現代漢語「連字結構」在篇章、語用層面的語言現象及其聯繫,並依研究結果進行教學設計。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書面語料601筆為本梳理前人研究。本研究認為臺灣地區的現代漢語「連字結構」中「連」已虛化為一焦點標記助詞,而非介詞。在篇章功能上,「連字結構」表現了對比的功能,因漢語傾向簡潔,所以引導出比例較高的「隱性對比項」。我們進一步觀察「顯隱性對比項」與「前後景」理論的互動,發現出現上文的顯性對比項,即「前顯後景句」,其功用為替焦點連字結構鋪陳背景,因此出現頻率高。而另一方面,出現在「連字結構」上下文中帶隱性對比項的「隱性對比句」與出現在「連字結構」下文帶顯性對比項的「後顯前景句」兩者之間,亦因漢語傾向簡潔,故前者的出現頻率為高。 其次,在篇章上「連字結構」的「非主題連續性」出現頻率較高。本文進一步審視,發現「非主題連續性」居多的原因,是因為其多為焦點句,而焦點為溝通中的最重要信息,顯示「連字結構」乃以溝通為取向。再者,漢語指稱詞在「連字結構」的篇章分布是以標記同一事件,鞏固話題連續性的零代詞使用頻率最高。最後,在篇章連貫方面,「連字結構」的使用往往是對上文的內容展開更進一步闡釋與敘述,即表「遞進關係」。 在語用方面,本研究認為具引導碼功能之「連字結構」中的「連」引導出「極端值」,而「也/都」後則引導出「反預期」的情況。因此,正如上文所說,「連字結構」乃以溝通為取向,可對受話者提供最多信息(清楚),同時也為發話者省去多餘信息(簡潔)。此外,「連字結構」多與帶有反預期功能的義務情態否定詞共現,表提醒、警告、規定、禁止等功能。 筆者根據以上研究成果,評析八套臺灣及美國目前通行的華語教材,並針對程度為初中級的英語母語學習者進行教材與教案設計。
  • Item
    漢英網路語言與情態對比研究(I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1-10-31) 謝佳玲
    漢英網路語言與情態對比研究(II) 近三十年西方語言學界從不同角度研究情態,早期著重可能性與必要性的靜態邏輯 修飾,近年延伸至主觀性與禮貌性的動態人際功能,多偏重口語或書面語體與情境的影 響。近十年電腦中介溝通的研究大幅成長,然文獻尚未探討情態擔任線上互動策略的特 色,因此此二年期計畫擬延續本人過去研究,探討漢語與英語的網路語言與情態成分, 瞭解語用功能與社會價值的關係,並進行語言與文化對比分析。研究假設溝通策略與情 態運作受語境牽制,電子互動著重的傳訊效率可能導致語言表現比傳統溝通直接明確, 情態的角色亦有所不同。本計畫擬透過非同步之網站介面蒐集真實語料,詮釋語域與情 境變因的作用,並應用語料庫技術節省分析時間與人力,提升研究廣度與深度。 本計畫擬探討台灣與美國三種線上常見的言語行為,即交友聯誼、經驗分享與廣告 行銷,對比漢語與英語的言語特徵與情態分布,從中歸納現實與虛擬社會的文化價值異 同,並驗證東方集體主義與西方個體主義於現代新興媒體中的消長。漢英情態詞依其表 達的評估類型分為認知、義務與動力三大義項,根據語用功能與社會意涵再進行次類劃 分,並透過虛擬社群的環境、言語行為的本質及人際關係的因素剖析語言機制的解讀與 運作變異。計畫最終目標為驗證網路世界形成獨特社群,歸納漢英網路溝通特徵與情態 詞選用與連用的通用原則。藉由計畫的研究成果,希冀語言研究者與教學者能掌握漢英 電子語言與文化的共性與個性,瞭解數位化時代對人類的影響已體現於語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