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華語時間副詞探究—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
    (2023) 陳家妮; Chen, Jia-Ni
    漢語時間副詞在事件中扮演了事件發展方向與狀態的重要角色(郭翼舟,1984;張誼生,2000)。其中,時間副詞的多樣性可以依據時態,依照事件的整體或內部時間結構區分狀態;或是根據時制,以旁觀者的視角觀察時間發展順序,表達時間流的相對時間概念,常見分類為過去、現在、未來;又或者以時體為基礎,就事件當事人的角度觀察事件發展中的時間與狀態(呂叔湘,1942),說明時間副詞不但涵蓋了時間概念,彰顯動作狀態的特徵以提升理解性,同時也能增加語言的完整度(陸儉明、馬真,1989;張誼生,2000)。綜觀過往時間副詞的研究,以語義為主要探討內容的並不多,加上對詞彙學習重要性的考量(Milton,2009),因此本研究以教材中出現的52個時間副詞為探討對象,以時態的概念為基礎,根據「事件是否完整」、「狀態所處的階段」與「狀態類型」進行分類,接著,利用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4.0的語料,從語義方面探討各類型時間副詞的語義,確立各別時間副詞的語義特徵,再針對「事件是否完整」中,完成貌的時間副詞與未完成貌的時間副詞進行狀態類型的綜合比較與討論,並根據本研究的內容提出教學建議。本研究依據事件階段、狀態以及語義分類,將時間副詞分成15組近義詞,並藉由平衡語料庫的語料分析,從中具體了解時間副詞之間的差異;同時,也根據分類結果,了解是否為完成貌與狀態有著緊密的關聯,一般完成貌的時間副詞,皆為過往已發生的事件,因此敘事者清楚知曉事件的始末與經歷一段時間的變化歷程;而未完成貌的時間副詞,強調狀態變化,甚至隱含對事件的不確定性與情緒。最後根據研究成果,本研究最後提出與時間副詞相關教學建議,以期能為華語教學帶來助益。
  • Item
    條件關聯連接詞「只要」與「只有」和假設關聯連接詞「如果」與「要是」之語義、語法及語用探究
    (2021) 楊之綾; Yang, Chih-Ling
    華語關聯詞語包含連接詞、副詞和短語等,扮演連接語句和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呂叔湘、朱德熙,1952)。其中,關聯連接詞可以連接單句中的句法成分和分句,不但使前後分句的關係更為緊密,增加段落與篇章間的連貫性(Halliday& Hasan, 1976),還能提升訊息整合與閱讀理解的效益(詹益綾、柯華葳,2010)。 奠基於學者們過去的研究,本研究融合語義、語法和語用三層面分析條件關聯連接詞「只要」與「只有」和假設關聯連接詞「如果」與「要是」,探究四個詞語的歷時語義和語法化演變過程,再透過真實語料瞭解其在句子中所表現之語法結構,如常見搭配詞等,最後以問卷探求「只要」、「只有」、「如果」與「要是」在語境中表達的語用功能,比較條件和假設關聯連接詞的語用功能是否有所差異,期待本研究能提供華語教材編寫和教學時的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語義層面中條件關聯連接詞「只要」和「只有」最初為詞組「副詞+動詞」,受語境、搭配副詞和大量地使用而演變為今日的條件關聯連接詞,分別表示充分和必要條件關係,而假設關聯連接詞「如果」與「要是」中的單詞最初即具假設義,受雙音節連接詞和使用慣例化的影響,語法化為今日常用之假設關聯連接詞;就語法層面而論,關聯連接詞的常見搭配關聯副詞為「就」與「才」,其中假設關聯連接詞常以連接詞「的話」標示出假設條件,本研究也統計了條件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和常見搭配副詞的比例,支持前人提出之「條件在前,結果在後」的句法順序(Comrie, 1986; Diessel, 2001);就語用層面而言,華語母語者認為「只有」句中條件達成難度高於「只要」,但卻難以區辨「如果」和「要是」語氣強弱和主客觀差異,故可知兩者的語用功能相近。
  • Item
    華語二語者的華語名動詞比例及其影響因素
    (2020) 黃玉樹; Huang, Yu-Shu
    語言習得的研究發現幼兒初期的詞彙發展存在名詞優於動詞的現象,即名詞學得更好、更快、更多。計算學習者使用的名詞和動詞的比值(名詞數量除以動詞數量,後稱「名動比」)會得到大於1的結果,表示名詞多於動詞,是謂「名詞優勢」。Gentner (1982) 認為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因為名詞指涉的是「東西」,有形狀、可以自背景獨立、具體、可想像的特性;動詞則指涉是東西和環境以及東西之間的「關係」,它更為複雜、隱晦,而且轉瞬即逝,因此學習動詞也比較困難。名詞和動詞在習得上的差異,被認為有跨語言的普遍性。然而,也有學者發現,在強調「關係」的語言(例如:華語和韓語),名動比與西方語言存在明顯差異。我們假設學習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詞彙發展符合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自然順序假說」(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和「輸入假說」(The input hypothesis),我們想知道他們的習得和輸入之間的關係以及詞彙發展的情況。我們預計探討如下因素:目標語社會自然語言環境和課堂教學環境的輸入,以及比較不同的詞彙發展階段和二語者的詞彙發展接近母語者的可能性。我們使用兩種語料來進行上述研究,第一種是既有的語料庫,包括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國教院語料庫索引典系統(含國教院華語中介語索引典系統)。第二種是自行收集、處理的語料,包括學習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主流華語教科書,以及包含二語者和華語者的碩博士學位論文摘要。我們透過詞形(type)和詞體(token)作為分析的單位以及不同名詞和動詞的界定比較語料之間的詞類分佈和名動比差異。研究發現如下:一、華語二語者的名動比低於自然語言環境及課堂教學環境,輸出並沒有反映輸入;二、從A1到C1的教科書,名動比有上升的趨勢,顯示語言程度和名動比有正相關;三、華語二語者和母語者在學位論文摘要的名動比並不存在差異,說明二語者的詞彙發展成就存在接近母語者的可能。研究顯示華語二語者的詞彙習得和使用和輸入存在差異,華語二語者的名動比遠低於華語母語者。雖然可以看到名動比隨著語言程度變高而提升以及不同名詞和動詞定義下有類似的變化跡象,但無法排除文章類型、文化以及語言教學的介入是干擾因素的可能性。以現有研究而言,比起輸入和語言特性,語言程度是較能解釋名動比變化的因素。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討論上述相關因素以及設計華語二語教學以期促進學習者的詞彙發展。
  • Item
    動補結構「V+好」與「V+完」完成語義之異同 ——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
    (2020) 張瓊安; Chang, Chiung-An
    本研究探查動補結構「V+好」與「V+完」於完成語義表達的異同,為了從客 觀的角度討論台灣地區的使用情況,以中央研究院的平衡語料語料庫作為語料來 源,從語義分析探討動補結構,並且應用 MARVS 理論(Huang et al., 2000)進一 步探討動補結構的內部事件。 本研究以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語料庫查詢所有動補結構「V+好」和「V+完」 的組合,應用中文詞彙網路查詢所有「好」和「完」的語義,為了囊括所有詞彙 語義,也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查詢詞義。 在探討動補結構「V+好」和「V+完」時,先討論與之結合的動詞成分,再分 析動補結構的語義以及內部的事件類型。研究結果發現,能夠與補語成分「好」 使用的動詞除了表達一般的動作行為,其動作本身還可能帶有製造某物或達成某 個狀態,動補結構「V+好」在表達完成語義的同時,通常也都帶有新狀態的產生; 動補結構「V+完」中的動詞種類多元,但主要是表達一般的動作行為,所以在動 補結構「V+完」表動作完成時,並無強調新狀態的產生,僅說明動作的結束。最 後,從語法、語義和語用三個方面討論兩者的使用情況。 根據研究結果,動補結構「V+好」與「V+完」的使用差異極大,動補結構 「V+好」更多時候是用來表達動作狀態,且兩者在表達動作完成的語義方面往往 帶有不同的語用功能。
  • Item
    應用共現詞於多義句末助詞「吧」與「呢」的語義分析及教學語法
    (2012) 張玲瑛; Lingying Chang
    本文提出一個兼具質化分析與量化計算的方法,研究現代漢語句末助詞「吧」與「呢」。以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前期五百萬詞資料為文本,觀察句末「吧」與「呢」表達的情態意義或語用功能後提出假設:句末「吧」應區分為表說話者懷疑的「吧1」、表祈使的「吧2」與表說話者自述主觀意向的「吧3」;句末「呢」應區分為彰顯疑問的「呢1」、表事態不尋常而且值得注意的「呢2」與延續上文而針對主題提問的「呢3」。 依上述假設將文本所有含句末「吧」或「呢」的小句分為「吧1、吧2、吧3、呢1、呢2、呢3」六個電子檔,輸入鄭錦全(2011)編寫的共現詞親疏計量程式,各以句末助詞為關鍵詞,分別計算小句內共現詞的親疏引得並排序得出「吧1、吧2、吧3、呢1、呢2、呢3」的高關聯共現詞。分析各組共現詞的內部語義句法關聯後發現:「吧1」的共現詞「大概、也許、或許、應該」等都與認知情態「表說話者懷疑」相關;「吧2」的共現詞有使役動詞「請、讓」及動作動詞等,與祈使句相關;「吧3」的共現詞則常組成「算了吧、好吧、(就)這樣吧」等構式表達說話者觀點或意向。三類句末「吧」共現詞的語義特徵各符合其句末助詞的假設定義。「呢1」的共現詞「為什麼、怎麼、什麼」等都與非是非疑問相關;「呢2」的共現詞「還、才、真」常用於陳述不尋常事態以引起注意;「呢3的共現詞「那、那麼、萬一」則用於標記主題提問。三類句末「呢」的共現詞也與其句末助詞的假設語義相合。句末「吧」與「呢」的多義假設因共現詞分析結果相符而得到支持。 共現詞分析不僅支持句末「吧」與「呢」的多義假設,也可應用於句末助詞教學。除了提供具體的語義範疇與句法框架,用於建構句末助詞的教學語法與教學策略;以關鍵詞搭配共現詞檢索數位語言資源,也能供教師查詢教學實例或使學習者自修泛讀,體現「針對一詞,廣泛閱讀」的學習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