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任務式教學法對學習者注意力之探討─以中級華語班學生為例
    (2010) 陳冠良
    本研究採取準實驗研究的方式,從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現有的中級班課堂進行隨機抽樣六個班級,以溝通式教學與語言定式操練教學課堂形式之班級設定為對照組;以任務式教學為主要教學形式的班級設定為實驗組,進行針對學習者的注意力評估。 本研究藉由課室觀察、實驗分析、問卷調查分析等過程,企圖找出華語教師應如何在課堂上改善學習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並在最後提出教學建議,落實華語文教學的實際層面。 經研究數據顯示,教師使用任務式教學法的班級具有「認知心理優勢」,亦即: 一、 教師在課堂使用以任務式教學法為主的班級,相較於使用溝通式及語言定式操練的班級,學習者的注意力較為集中。 二、 以任務式教學進行的課堂,教師較容易掌控班級狀況,重新喚起學習者的不注意問題。 三、 不論實驗組及對照組,經由準實驗研究顯示許多現象:亞洲學生的注意力成績高於歐美學生。 四、 各班年齡較長的學習者其注意力成績優於年齡較輕者;各班學習者的注意力成績與教師給予學習者的整體語言能力評分有關聯性,學習者越集中注意力,其語言能力的表現也可能較好。
  • Item
    運用成語故事語境之中級漢字課程設計
    (2011) 賴瑩玲
    近年來,華語文教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學者們的努力之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對外漢字教學研究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漢字教學課程、外國學生漢字學習難點以及漢字教材開發不足的種種問題浮現之後,引起了學者們對於漢字課程的關注,進而結合各領域的研究成果,著手進行漢字教學各方面的相關研究。本研究試圖在第二語言漢字教學中融入成語故事的教學,以成語故事引發漢字學習興趣,進而學習漢字認讀與書寫。 本研究主要針對中級歐美學生進行漢字課程研究及設計,在研究的過程中,首先蒐集相關學理,進行研讀及批判;其次針對台師大國語中心的漢字課程進行觀摩與分析,了解台灣的漢字教學情形。接著,分析現有對外漢字教材,包括綜合性質的教材及獨立的漢字教材。此外,為了瞭解師生對漢字課程的需求,分別對八位華語老師及八位歐美學生進行師生需求分析。最後結合研究過程中的各項結果,設計出針對中級歐美學生之漢字課程。 經過課程的研究及設計之後,本研究得出幾點結論:一、提出針對中級歐美學生之漢字課程規劃;二、提出對外漢字教學中級階段教學要點;三、建立以字帶詞、以字帶字、由詞識字的教學模式;四、運用部首、部件概念導入漢字教學;五、富含故事的成語加深漢字學習趣味,成語故事有助於學生記憶漢字字義,也引發學生加以聯想,對於漢字字義、字形、字音的學習有其助益。除此之外,本研究也期許在華語教學領域,能夠加深漢字學習策略的研究,幫助歐美學生更快的學好漢字,有效培養學生記憶漢字,還要重視漢字教學方法的運用;另外,也希望未來能夠開發具趣味性及實用性的漢字教材,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如何更容易記住漢字字形,將漢字教材的內容融合趣味性、漢字的系統性,如此一來,漢字學習對歐美學生而言不再寸步難行。
  • Item
    針對中級華語學習者之漢字課程設計
    (2009) 張欣怡; Zhang Xinyi
    中文摘要 關鍵字:華語教學、漢字教學、漢字文化、課程設計、中級、華語學習者 華語文教學作為一門學科研究的領域,在學者們多年的努力之下,已有豐碩的成果,不僅表現在華語語音、語法上,也表現在漢字教學研究上。漢字教學課程、學習者漢字學習難點以及漢字教材開發不足的種種問題浮現之後,引起了學者們對於漢字課程的關注,進而結合各領域的研究成果,著手進行漢字教學各方面的相關研究。本研究試圖在第二語言漢字教學中融入漢字的文化意涵,使學習者能夠在既有的漢字書寫基礎上,繼續領會漢字文化的深意,擴展漢字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本研究主要針對外籍華語學習者進行漢字課程研究及設計,在研究的過程中,首先蒐集相關學理,進行研讀及批判;其次針對哈佛大學等各單位實際的漢字教學課程進行觀摩與分析,其中包括綜合語言課及漢字輔助課程中的漢字教學情形;之後就現有的教材進行分析,包括綜合性質的教材及獨立的漢字教材;此外,為了瞭解師生對漢字課程的需求,採取一對一訪談的方式,進行師生需求分析。最後結合研究過程中的各項結果,設計出漢字文化課程。 經過課程的研究及設計之後,本研究得出幾點結論:一、提出層次性及系統性的漢字教學課程概念;二、提出針對中級學習者之漢字課程規劃;三、設計聯繫基礎漢字學習與深入漢字文化研究兩個方面的課程;四、設計兼具靜態的漢字學習與動態的文化討論的課程。除此以外,本研究也期許在華語教學領域裡,能夠開發完整且具層次性的漢字課程,使學習者得以在分級的漢字課程中,合理地選擇學習的層級並能適度地瞭解自我漢字能力提升的幅度;為了有效評估學習者的漢字能力,以進行分級授課,期許能開發出合宜的漢字能力評鑑工具。
  • Item
    針對法國高中生之中級華語教材設計研究
    (2015) 徐明敏; Hsu, Ming-Min
    隨著中國在經濟、貿易等方面的日漸發展,華語的實用價值大為提升。在法國,越來越多中學開設華語課程,每年選修華語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對於專業師資與具有針對性教材的需求擴大,因此本研究以法國具備基礎華語能力之高中生為主體,設計一套合適的中級華語學習教材。 本研究先探討法國高中華語教學現況、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教材編寫依據及青少年中級華語教材的特點,得知設計針對性教材須符合的各項準則,再透過分析現有的相關教材、學生及教師問卷結果,設計出法國高中中級華語教材範本。從分析現有教材中發現,並非所有法國華語教材皆採用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的分級法。從學生及教師問卷中可得知,多數教師教學時須使用額外的補充教材;並指出中級學生程度懸殊的問題,而中級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中華文化的文學部分。 研究結果得知,一套適合法國高中生的中級華語教材,宜具備簡潔活潑的版面、輔以大量彩色圖片及影音多媒體練習活動、減少語法點並增加多樣化練習形式與可供互動討論之文化議題。設計中級教材時,除了考量與初級、高級「銜接」的問題,還須注意學生程度不一致的情況,教材中應保留些許空間與彈性,以利教師運用。 本研究希望透過編寫更具針對性的教材,提高教學效果,以利法國高中的華語教學。透過教材能讓學生有更多開口練習的機會、符合學生需求與興趣,增加學習者對華語學習的興趣及熱情,幫助法籍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華語。
  • Item
    符合CEFR之B1級商用華語教材研發與教學實證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1-10-28) 陳麗宇; 楊藹瑩
    教材在語言教學上具舉足輕重之地位。公元2000年之後,海內外各地商用華語的學 習者激增,僅管中國在短短數年之內已推出不少教材,然而其內容多以中國經貿環境為 主;許多台灣的華語教師面對教材中不甚熟悉的產經內容,在教學上多有無從下手之 感。近幾年來,學者不斷呼籲開發和出版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實用性、交際性和時效 性的商用華語教材的重要性(姜國權,2009),專家也提出在現階段對於以語言、文化 教學為主,兼具聽、說、讀、寫、譯的多層次通用商用華語教材的迫切需求(關道雄, 2006)。台灣的華語教學界,應積極應用全球華語教學普遍認同的教材編寫評估準則, 以期在廣大的商用華語教材市場,後來居上。 美國於1996年由ACTFL公布《21世紀外語學習標準》所提出的5C核心內容,以及 歐盟在2001年所公布的《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簡稱CEFR),不但是目前多數英語 教材的編寫基準,也為華語教材的編寫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台灣的華語教學界如果能在 滿足ACTFL或是CEFR的標準之下研發商用華語教材,對於本地華語教材的輸出將有極 大助益。計畫主持人於2009年1月至12月曾主持工研院之研究計畫,已於2009年底完成 十課CEFR之A1、A2級教材,並將於2010年針對歐洲地區的學習者進行教學實證研究, 對於研發符合CEFR規範的華語教材具有完整之實務經驗。 本計畫將在CEFR 之B1 級(中級)標準的框架下,研發商用華語書面教材,並在教 材編寫完成後進行教學實證研究。本計畫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五點: (1)編寫十課符合CEFR 之B1 級商用華語教材(2)建置此十課教材之聽、說、讀、 寫四大學習點評量測驗(3)進行國語中心外籍學生之商用華語課程實務教學(4)對教學 者和學習者進行問卷調查以完成教材評量(5)撰寫符合CEFR 規範之教材評量表與總結 報告。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計畫的執行期限為二年,第一年完成前兩個目的,以編寫 教材與測驗評量題目為主,研究議題名稱:符合CEFR 之B1 級商用華語教材之研發設 計。第二年完成後三個目的,以進行教學實證研究和課程教材評量為主,研究議題名稱: 符合CEFR 之B1 級商用華語教材之教學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