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對外華語近義詞研究:中、英「切」類動詞之語料庫分析、心理實驗研究及教學語法之應用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2-07-31) 蕭惠貞
    本文主要探討英語「切」類動詞(Verbs of Cutting)及其漢語之對應詞、近義詞,如「剪、割、切、剁、砍」等漢語「切」類動詞之近義詞與動詞分析研究。奠基在前人的研究上,以語意分析、心理實驗的方法設計四個實驗。結果發現,「力道」(FORCE)確為漢語切類動詞的顯著語義特徵,而與之最相關的動詞為「砍、剁、劈」;漢語切類動詞中僅有「削」具有方向(DIRECTION)這個語意特徵;工具(INSTRUMENT)和物體(OBJECT)軟硬的特性對漢語母語者切類動詞選用上皆有影響,工具不同選用的動詞也不同,而物體的軟硬與特徵不同,出現的動詞也不同;且物體(OBJECT)對漢語切類動詞選用的影響大於工具(INSTRUMENT);在切分事件結果的描述上,漢語母語者傾向使用較為具體描述形狀的補語來描述其結果,而非只是以「斷、開」來描述;另外,也多用「把字句」來描述切類事件,「工具」常出現在描述語句中。最後,結合以上的實驗結果,參照現行的華語教材,我們嘗試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即語義特徵、意象圖式,結合教學語法的分級,提出華語教學建議。
  • Item
    跨語言分析研究:中、日、泰「切」類動詞之心理實驗研究及教學應用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3-07-31) 蕭惠貞
    本研究為漢語、日語、泰語「切」類動詞之跨語言研究,主要探討中、日、泰之「切」類動詞(Verbs of Cutting)對應詞彙及相關近義詞,如漢語之「剪、割、切、剁、砍、削、劈」等動詞分析。有鑑於過去跨語言研究東亞文獻著墨甚少(cf. Majid et al. 2007; Bohnemeyer, 2007),而且相關的中文跨語言研究大都停留在詞語對應、詞義的制約層面,本研究將從認知(cognitive-based)與描述 (descriptive approach) 的角度,擬結合心理實驗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來比較分析結果,探討跨語言動詞詞彙的差異,並進一步提出針對日籍和泰籍之華語學習者在華語「切類」動詞學習之議題與建議。 本計畫為兩年計畫中的「第二年計畫」,延續前一年的計畫 (中、英「切」類動詞之詞彙差異處,執行中計畫NSC 100-2410- H-003-085),主要重點著重於兩方面:(i) 跨語言分析:「切」類動作動詞語言成分之對比分析,與(ii)方向(direction)/形狀(shape)(結果)等語義成分的心理實驗測試(Chen, 2007; Koenig et al. 2008)。 本計畫,為期一年,將探究高頻且語義複雜的Cut Verbs動詞,其語義成分包含「致使義」、「工具」、「力道」、「接觸」(cf. Gao and Cheng 2003)。以下為本計畫的主要研究步驟及研究問題為: 一、 藉由切類事件影片描述之分析比較,釐清漢語、日語、泰語「切」類動詞的分類、詞彙化的差異和語法之間的互動關係及此三種語言與英語動詞之細微差異; 二、 透過心理實驗研究,除了探索漢語近義詞動詞中所蘊涵的語義成分,例如方向(DIRECTION)及形狀(SHAPE),我們擬將討論漢語「切」類動詞的相關補語分析、詞彙化問題及相關句式結構; 三、 透過譬喻(metaphor)與語義延伸分析,來探討與「切」動詞相關的延伸動詞語義關聯性,如「切割、割愛、剖析、解剖、割捨、砍硬碟」與基本動詞意義的關係「割、剖、砍」; 在教學應用方面,我們也將進一步提出漢語動詞延伸動詞組詞彙之教學排序建議(cf. 刑志群,2011),供華語文教師及學習者參考。 最後,本計畫也將針對現今常用三本華語文教材做評估分析,進而提出針對日籍、泰籍學習者切類動詞教學排序之範例及說明,以期發展出適用於不同動詞組之常用教材練習。相關研究報告也將陸續在國內外期刊中發表,以期貢獻華語詞彙教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