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處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7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學生設計實驗技能學習層次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7-06-??) 許榮富本研究係根據現行國中自然學科之課程目標,所進行一系列學科過程技能評鑑工具發展之一。 基於前研究所建立之設計實驗技能組織因子之定性結構化模式,於本研究中再延伸為定量結構,並設計以五個層次作為命題之行為目標及評分準則,佐以現行國中自然科教學目標為內容及難度參考依據。另一方面,根據CRT理論,發展並效化設計實驗技能學習層次分析測驗工具,進而實證且修訂前研究之科學過程技能組織因子半經驗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國一與國二學生間及國一與國三學生間在設計實驗技能上,不論選擇題型或申論題型的學習層次,皆有顯著差異。但是國二、國三學生間沒有顯著差異,顯示學力調查時,不僅必須注意題型設計之意義且作不同題型應作妥切的數據解釋。另一方面,國三學生設計實驗的技能未見成長,頗值得注意。在此研究中,亦同時發現以「變因」及「定性」所形成的學習層次的量化結構,以作為雙向評量準則的設計,確實可行。 在性別的考驗中,於紙筆測驗上,選擇題型未有區別,作答題型則女生優於男生,此發現與英國APU研究結果一致。但是,APU另行再發展實作測驗 ,我國亦宜進行此項研究,以確定那種方式最能公平、確實地反應設計實驗技能的心智能力。Item 國中本國區域地理的整合式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8-06-??) 陳國川; 姚翰玲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評估「整合教學模式」在本國區域地理教學上的有效性。整合教學模式是一種同時整合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和教學評量等教學過程,以及同時整合認知、技能和情意目標等學習領域的教學法。其基本精神是:教學目標以地理課程目標和地理教材為設計的基礎;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且貫穿認知和情意二個領域;教學評量以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為設計的依據。評估的結果顯示,整合教學模式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區域地理的興趣和意願,同時也有助於認知、技能和情意等教學目標的達成。另一方面,評估的結果亦發現,以整合教學模式從事區域地理教學,其教學過程的一貫性,卻常受偶發的校內或校外課外活動的干擾。Item 現職國中工藝教師參加「暑期學士學位進修班」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9-06-??) 朱鳳傳; 李大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系為了改善現職國中教師素質,使具專科資格之中學工藝教師得有機會提昇其學歷,乃自七十七學年度起,舉辦暑期學士學位進修班。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1)瞭解願意參加學士學位進修之教師人數,及其相關特質(如年齡、教學年資等);(2)探討目前國中擔任工藝科教學者之人數、教育背景、及資格等狀況。由本研究之各項發現可得以下數項結論: 1.現職合格工藝教師中,專科程度以下者佔約百分之五十,其中專科程度之418人中有411人願意參加暑期學士學位進修,比例極高。 2.願意參加學士學位班之教師以36至40歲、服務年資為16~20年者為最多,這反應了在民國五十七年延長國民教育時,因需求大量的教師而延用了許多僅具專科、甚至於高中資格的教師。如何提高其素質是一件不能中斷的任務。 3.有許多工藝教師是在民國五十七年進入國中開始任教,而其中將有於服務滿25年後自願退休者,其人數呈倍增狀態,這在培育工藝教師時應加以重視的。 4.目前國中工藝科教師仍然短缺,若將未來退休(含自願及屆齡)者,及高中的部分併入考慮的話,工藝師資培育的人數宜加以特別注意。Item 國中男女生上工藝及家政課程之實施模式及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1-06-??) 李大偉; 林薇由於受到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之性別刻板觀念,以及就業型態的影響,使國人覺得男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所需之學習經驗應有不同,乃至於在安排能提供生計試探功能之工藝及家政課時,便認為男生只適合學工藝,兩女生只適合學家政。事實上,由於未來之工作與生活情境受到資訊化與自動化的影響,往後男女性在工作與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將不會有太明顯的區別。近年來國內有部份學校已體認了這方面的需求,嘗試男女生都學工藝及家政課。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目前國民中學,為男女生安排工藝及家政課程之模式,及其教學成效,以做為未來實施教學的參考。調查對象包括台溝地區所有國民中學的教務主任、教師(每校抽取工藝、家政教師各五名)、以及實施「男生只上工藝」、「女生只上家政」、「男女生皆上工藝及家政」三種上課模式之學校的二年級(下學期)學生(總共抽選六十個班級)。根據分析所得資料的結果,本研究發現:1.大多數之受訪的工藝與家政教師贊成男、女皆上工藝與家政,但不贊成二者合併為一個科目。2.以全體受訪學生而言,其對現行之工藝與家政課的學習尚稱滿意但未達到很滿意的程度。3.針對「只上工藝課」、「只上家政課」或「工藝與家政課兩者皆上」等三種模式而言,其對李生職業成熟的影響並無顯著的差異。4.對前述之三種上課模式的學生而言,全體都傾向於贊成男、女生都上工藝與家政課。綜合本研究的發現與相關文獻的論述,我國未來實施男、女生皆上工藝與家政的作法,仍是值得嘗試的;惟在實際推行時,宜注意:1.教師方面:工藝課程應由工藝教師專任,家政課程由家政教師專任。2.教材方面:需新編教材,而在新教材編妥之前,可由原工藝及家政課本中選取適當教材。Item 國民中學生物科多模式教學的學術功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7-06-??) 楊榮祥本研究上一年曾探討兩種「探討式」與「組織因子」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探討教學模式對不同認知發展水準的學生並無顯著不同的功效,但班級學習活動中「活躍學生」比「非活躍學生」,無論在知識、推理應用及解決問題能力上,均有顯著優異的表現(P<0.01),另外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這三種教學模式無論在知識、歸納性與擴散性思考的成就上,均優於對照組(P<0.01)(楊榮祥,民75年)。 本年再加上另外三種教學模式,包括「概念達成」與二種屬於社會性交互作用類的模式(「集體探討」與「角色扮演」),運用3×3×3多因子實驗設計,以探討不同組合教學模式的功效。變異數分析,再經由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比較結果顯示:(1)運用「多種教學模式」的兩組,都比運用「單一教學模式」的一組,無論在學術或科學態度上,均有顯著優異(P<0.01)的表現;(2)所實驗三組不同的教學模式組合,對於不同認知發展水準的學生都無顯著不同的功效。Item A Study on the Peer-Help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2-06-??) 黃玉本研究主要目的在(1)比較同儕與其他助人者在幫助我國國中學生解決困擾問題時的重要性,以評估同儕輔導計畫在我國發展的價值和可能性。(2)比較性別、年級及地理位置與助人者選取的關係,以探測同儕輔導計畫在我國發展的方向。研究對象包括1155名我國國中學生,分別來自台北龍山國中、台中光明國中、高雄苓雅國中及宜蘭復興國中的一、二、三年級男女各一班。本研究的主要發現為:(1)學生遭遇困擾時對助人者的選取有顯著差異,父母、同儕及兄弟姊妹是選取次數上最高的三位,父母最多,同儕其次,兄弟姊妹第三。(2)學生視同儕為求助的第二重要來源,同儕動力在我國國中學生遭遇困擾時,扮演很重要角色。(3)性別影響學生選取助人者,雖然如此,但不論男女仍以選取父母、同儕及兄弟姊妹為最高的三位。(4)年級影響學生選取助人者,雖然如此,但不論一、二、三年級仍以選取父母、同儕及兄弟姊妹為最高的三位。(5)地理位置影響學生選取助人者,雖然如此,但不論北、中、南、東部仍以選取父母及同儕為最高的二位。Item 國民中學生物科教學診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6-06-??) 楊榮祥配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教育部合辦之73學年度國民中學學習情況調查,設計國民中學生物科成就測驗(Crondach's α=0.84),隨機取樣抽測臺灣地區共86所國民中學之一年級學生17,200人,再從中抽樣972份考卷為樣群,以項目分析法逐題分析,以了解國中生物科教學上及學習上的問題。結果發現教學上較大的缺失有:(1)只顧實驗結果之記憶,而忽略過程之了解;(2)注重片斷知識,而忽略統整綜合所學知識知能力;(3)注意查表(如檢索表)或計算方法之反覆練習,而忽略其所根據之原理法則等。再以北部三校學生(n=320)為樣群,以同地區學校之「教學模式實驗班」為對照(n=392),用團體嵌圖測驗(Witkin等,1971)分數為共變量,就「知識」、「歸納性思考」及「擴散性思考」等三項依變數,進行共變數分析(ANOCOVA)及鄧肯氏新多重差距檢定,結果顯示:教學模式實驗班無論在知識、歸納性與擴散性思考的成就上,均優於樣群(p<0.01)。Item 現行國民中學化學實驗教材之分類及其內含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5-06-??) 陳鏡潭; 連啟瑞The current chemistry experiment material in junior high school of this country has been classified and its contents has also been analysed based on the role of the laboratory in chemistry teaching. According to Ide's report, the chemistry experiment material has been grou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rformance goals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types: hypothesis verification, problem inducement, skill training, and "concept fix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terial has been divided for laboratory outcomes (or functions) established by Shulman and Tamir into five categories: skills, concepts, attitudes,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by analysis of 74 experiments reveal that: type of "concept fixation" has a majority (60%), and the percentag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number of the lectures; type of hypothesis verification is least of all (22%) which de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in number of the lectures. As to its function, almost all the experiments emphasize the nurture of cognitive abilities, skills, and attitudes. Cognitive abilities primarily include: knowledge (88%), analytical thinking (74%), decision making (74%), critical thinking (68%), synthesis (60%), and only 2 items (3%) show up as creativity. Observation composed major parts of skills (96%). Attitudes primarily include: interest (78%), curiosity (70%); each of the items in initiative, perseverance collaboration, responsibility are below 10%. As a result of this study, several notes and comments have been m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