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

前言

為全國歷史最為悠久大學之一,其教育、藝術、文學、音樂、體育等領域素來享有盛名。管理學院所成立之系所學程,奠基于此優良基礎上,得以發展具特色之跨領域課程。本院同學修習必備商管專業知識之外,更同時涵養優秀管理者必備的寬廣視野與良好溝通能力,以期成為當代與未來產業之管理與領導人才。

本院願景

培育具全球視野及人文素養之經營管理與領導人才。

整合臺師大多元領域特色,展現管理教學與學術研究之創新。

掌握社會需求及脈動,打造卓越永續之管理學院。

本院宗旨

追求學術卓越、吸引優秀學生、鏈結國際移動、鼓勵產學互動

本院目標

打造優質生師比例、提升雙向國際移動、推動跨院跨界合作。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從核心能力、人格特質與情境學習理論探討美甲師職涯發展之研究
    (2024) 黃彩玲; Huang, Tsai-Ling
    隨著社會繁榮發展與經濟水平提升,人們對「美」的追求,促使美業從業人員需求日益增長,本研究聚焦於美甲產需求,透過深度訪談不同利害關係人,包括美甲師、業界專家、消費者和美甲產品供應商,我們將全面了解美甲師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如專業技術、溝通技巧、客戶服務水平、衛生標準和創意能力等方面,並探討對待不同類型客戶時所需特質,如耐心、細心和創造力等。為了提升美甲師的專業能力和個人特質,經由文獻整理和利害關係人的訪談,將設計一套培訓計畫。這套計畫將包括專業技術的培訓課程、模擬練習和專業認證計劃等。此外,我們將採用情境學習方法,通過設計具體的服務情境,幫助美甲師練習和提升溝通技巧,使他們能夠更有效地滿足不同客戶需求,並準確傳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通過這些具體培訓活動,美甲師不僅將提升其專業技術,也將增強處理各種客戶情境的能力。這將促進他們的職業發展,並使他們在美甲行業中更具競爭力。研究目的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一)確立美甲師應具備的核心能力與人格特質,並提供指導性建議,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二)結合情境理論來做培訓開發,以協助美甲師充分地發揮個人優勢,提升核心能力及培養對應人格特質進而提高專業水準。(三)整合最新的美甲趨勢和技術,提供美甲師職涯發展規劃,為美甲師提供了持續學習和成長方向,從而促進整個美甲產業的發展。美甲師需要不斷地精進核心能力和發揮個人特質,同時接受持續專業培訓,並制定清晰的職涯發展計劃。這樣才能在激烈競爭的美甲行業中脫穎而出,並對整個行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這項研究將為美甲師提供寶貴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提高整個行業的整體形象和競爭力。
  • Item
    廣告論點如何影響高涉入消費者之產品態度
    (2024) 鍾承澤; Zhong, Cheng-Ze
    學生因有感於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永續發展等議題受到廣泛關注,而當今許多企業或品牌因渴求其帶來的正面效益,因此,無不爭相往自己的品牌及產品貼上保護環境、成分天然、社會友善的標籤。我們可以看到在實務上,愈來愈多的產品使用近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廣告詞,作為產品核心論點,使得消費者難以透過這些論點判讀出與重要評量標準有關的正確資訊。本研究正是從消費者心理與行為促成機制的角度,整合推敲可能性模型(ELM),探討企業或品牌提出與善因行銷相關之廣告論點,分析其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影響高涉入程度消費者對產品評價的態度。本研究嘗試歸納並提出四種假設的類型,在消費者為高涉入的前提下,探討四種自變數,分別是(1)假設一:廣告訊息中非論點之產品資訊與廣告訊息中之強論點一致/不一致性;(2)假設二:有/沒有中立消費者評論;(3)假設三:高/低客觀知識;(4) 假設四:有/沒有與重要評量標準無關之正向論點,三種干擾變數,分別是(1)假設一:高/低客觀知識;(2)假設二:有/沒有與重要評量標準無關之正向論點;(3)假設四:有/沒有購買時間的壓力,與應變數皆為受測者對產品評價態度之間是否存在差異。本研究共有四個主實驗,使用實驗設計的研究方法,並將主實驗分成九組不同的問卷情境,針對320位受測者進行組間因子的操弄,採用SPSS統計軟體作為分析工具。 在經歷嚴謹的學術研究鞭策,透過文獻探討、問卷設計與統計分析後,研究結果顯示,假設一:H1a-1其假設成立、H1a-2其假設成立、H1a-3其假設不成立、H1a-4其假設成立;假設二:H2a-1其假設不成立、H2a-2其假設成立、H2a-3其假設成立、H2a-4其假設成立;假設三:H3其假設不成立;假設四:H4a-1其假設不成立、H4a-2其假設不成立、H4a-3其假設不成立、H4a-4其假設成立,詳細研究結果請參見第陸章說明。
  • Item
    地道尋味-廣東湯溯源之旅
    (2015) 郭慶輝; Kuo, Ching-Hui
    這是一篇以「廣東湯」為主角,討論菜系文化中關於「地道(或道地)」特徵、脈絡和根源之研究。本研究跨越兩岸四地,歷時近兩年,將研究者的實務管理經歷和所學專業理論作為論文基礎,並以成長背景和近年因商務旅行所累積對廣東地區、文化及粵菜之觀察作為評論的能力與依據,最後實際訪談八間來自兩岸四地足以代表「地道廣東湯經營業者」的個案作為分析與經驗萃取的實證。 本研究以資源基礎理論作為主要研究理論基礎及思考邏輯,並以圖文呈現搭配故事陳述的寫作方式,帶領閱讀者回到實際體驗過程與個案訪談當下,在個案分析上則採用質性研究的內容分析為方法,以求論述客觀及專業。個案的遴選上,由廣州、香港、澳門共九十家五星級酒店和台灣三位美食專家,推薦出具代表性之地道廣東湯經營業者,再由研究者實際查訪確認後進行邀約。本研究結果為如何定義廣東湯的地道找出參考要素;也發現不同經營型態的業者,在核心能耐形成上的變化;並提供來自發源地廣州、同質性文化傳播地如香港、澳門,以及異質性文化傳播地如台灣,在關切和運用資源基礎觀念的差異。 這段地道尋味之旅,將藉由溯源旅程為地道廣東湯的傳承和演變整理出脈絡,亦希冀能為地區型料理(或異地、異國料理)未來無論於發源地和對外的發展經營上,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