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Item 「民間」的再發現:以七、八○年代文學場域為中心(2013/08/01-2014/12/31) 林巾力Item 新批評在台灣:以現代詩場域為中心(2013/08-2014/07) 林巾力現代主義在上個世紀的五、六〇年代構成了台灣文壇最令人矚目的風景,而現代詩 更是扮演了時代先鋒的角色,它不但是第一個衝破官方話語的文學,並且比小說更快地 站上了「文學現代化」的浪頭。儘管現代詩的創作呈現一片繁景,但關於它的批評卻是 進展緩慢。而第一個具有相對完備的理論且講求方法的文學批評,是始於顏元叔在六〇 年代末期所提倡的「新批評」。新批評的崛起不但與文學教育的建制化息息相關,同時 也使得文學批評最終成為學術殿堂裡的專屬事業。雖然新批評逐漸在七〇年代取得主流 的位置,但隨著社會的日益複雜、現實視野的擴展以及紛繁多樣的理論進入文學場域, 新批評很快地失去了批評的主導地位而盛況不再。儘管如此,新批評的方法卻早已深入 文學的教育之中,其影響至今不衰。就此意義而言,對於參與文學生產的新批評在台灣 的傳播狀況進行探究,有助於了解台灣文學與詩學的發展。因此,本研究以新批評為主 要觀察對象,特別是聚焦於現代詩的場域,而去考察新批評在台灣如何被引介與實踐的 過程,以及這種批評方式與現代主義有著怎樣的互動、而它又為台灣詩學帶來了怎樣的 影響等問題。Item 反諷詩學:以陳黎與唐捐為例(2014/08-2015/07) 林巾力「反諷」不僅僅是語言修辭上的技巧,同時也是哲學、文學、音樂、政治等知識 範疇中的重要概念。反諷的歷史源遠流長,從蘇格拉底到後現代,其指涉豐富、涵義 多端,卻仍可見其一脈相續的精神內涵。尤其在詩學的演化中,反諷更是扮演著推動 語言革新與詩意創造的角色。在台灣,無論是被歸為現代主義、鄉土寫實或後現代的 作品,都不難看見反諷的痕跡。其中,屬於中生代的詩人陳黎與唐捐,都是將反諷精 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詩人。他們的詩作融合了前行世代的現代主義與鄉土寫實,加之 本身的鄉野成長背景與學院的專業訓練,反映在作品中的是揉雜了來自民間與廟堂、 古典與現代等多元渠道的詩歌靈感。著眼於陳黎與唐捐在詩作中所展現的矛盾特質與 豐富性,本研究以「反諷」作為切入的主題,觀察兩位詩人如何周旋於各種對立錯雜 的元素之間,考察他們如何從中演繹出嶄新的詩意與特異的詩學,並進一步為現代漢 詩的「反諷詩學」開發一個可行的研究面向。Item 「流亡」與現代主義詩學:雙重視角下的商禽與北島(淡江大學中文系漢學研究中心, 2013-12-01) 林巾力「流亡」是構成兩岸現代主義詩歌最顯著的風景之一。「流亡」意味被迫離開家園,與它相關的情感不外乎鄉愁、邊緣與疏離。然而,流亡與寫作的關係,卻往往是苦澀與超越的不斷拉鋸。本文援引薩依德關於流亡「實際的」和「隱喻的」的雙重視角,將焦點鎖定戰後分別參與了台灣與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之崛起的商禽與北島,藉此觀察流亡與創作之間的動態關係。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是討論「流亡」的定義及相關理論的演繹,其次是觀察同樣經歷被迫遠走他鄉的商禽與北島如何在詩中表達流離的經驗與存在的辨證,最後則是從詩歌語言的角度分析作為隱喻的流亡概念如何結合於現代主義詩歌美學的實踐。透過商禽與北島作品的並置與分析,本文指出,兩位詩人的現代主義詩歌遠遠不是脫離了現實的懸空之物,而是對應了時代與生存經驗的關於人生與藝術的試探。Item 反諷詩學:以唐捐為例(2013-09-24) 林巾力Item 「流亡」視域下的現代主義詩(2013-11-25) 林巾力Item 新批評在臺灣:從夏濟安到顏元叔(2013-11-29) 林巾力Item 唐捐的反諷詩學──論《無血的大戮》(2013-12-01) 林巾力Item 笠下影:《笠》詩刊50周年--主編/編輯特寫(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 2014-06-01) 林巾力; 蔡明原; 陳謙; 阮美慧; 李長青; 李昌憲Item 流亡詩學:論商禽與北島(2013-10-05) 林巾力Item 懷念紀弦先生特輯(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 2013-09-01) 林亨泰口述; 洛夫; 向明; 楊允達; 辛鬱; 羅行; 張健; 吳心海; 張堃; 林巾力整理Item 建構「台灣」文學─日治時期文學批評對泰納理論的挪用、改寫及其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015-11-01) 林巾力Item 新批評與現代詩:以顏元叔為聚焦(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2014-12-01) 林巾力Item 冷戰詩學──從台灣與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看起(2013-05-17) 林巾力Item 現代詩的「自我」觀:以林亨泰為討論中心(笠詩刊雜誌社, 2013-06-01) 林巾力Item 台語/o/音素三種主要發音的現狀分析(2015-11-01) 許慧如Item 高雄臺語語音的調查與演變分析(2015-11-13) 許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