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文章四友」新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9-??) 曲景毅; Hsiu-Man Lu
    文學史上向以李帽、崔融、蘇味道及杜審言並稱「文章四友J '卻甚少關注其文章成就。本文以崔融、李輔應用文書寫為探討中心'指出高宗、武后時期以崔融、李幅為代表的「大手筆」作家因實六朝綺靡華膽的風氣,風雅之道掃地,廟堂文風一度頗為不振。就文章的內容而言, 1旬功稱美、頌德稱獎的華而不實之辭大行其道,較為缺乏政教意義與真情實戚的流露。李帽、崔融的頌體文盡顯詞臣面貌,因而時代風會祥瑞觀念大量體現。當然,他們又是頌體與謀議之複合體,二人的奏議文為其文章增添了一種實在與亮色。總體來說,李晴是撰寫謙詞雅語的行家裡手,頌揚主上極盡鋪張華麗之能事;與其相類,崔融亦立辭比事,潤色太平之業,但崔融的文章引經據典,博聞廣記,擅長使用「連珠體」式的排比句,尤喜愛三字句間插句中,句式富於變化。以文學成就而言,崔融較李幅略勝一囂。本文由此申發認為「文章四友」中的「文章」兼指詩賦與文章,且偏重於指文, I 崔、李、蘇、杜」的排序與其文章成就及在當時被認可的程度基本吻合。
  • Item
    「文章四友」新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9-??) 曲景毅; Hsiu-Man Lu
    文學史上向以李帽、崔融、蘇味道及杜審言並稱「文章四友J '卻甚少關注其文章成就。本文以崔融、李輔應用文書寫為探討中心'指出高宗、武后時期以崔融、李幅為代表的「大手筆」作家因實六朝綺靡華膽的風氣,風雅之道掃地,廟堂文風一度頗為不振。就文章的內容而言, 1旬功稱美、頌德稱獎的華而不實之辭大行其道,較為缺乏政教意義與真情實戚的流露。李帽、崔融的頌體文盡顯詞臣面貌,因而時代風會祥瑞觀念大量體現。當然,他們又是頌體與謀議之複合體,二人的奏議文為其文章增添了一種實在與亮色。總體來說,李晴是撰寫謙詞雅語的行家裡手,頌揚主上極盡鋪張華麗之能事;與其相類,崔融亦立辭比事,潤色太平之業,但崔融的文章引經據典,博聞廣記,擅長使用「連珠體」式的排比句,尤喜愛三字句間插句中,句式富於變化。以文學成就而言,崔融較李幅略勝一囂。本文由此申發認為「文章四友」中的「文章」兼指詩賦與文章,且偏重於指文, I 崔、李、蘇、杜」的排序與其文章成就及在當時被認可的程度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