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一所公立幼稚園教師成長團體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
    (2006) 劉瀚文; Liu, Han-wen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一個由教師自發力量形成的幼稚園教師成長團體的運作歷程,為瞭解團體發展歷程的全貌,本研究將採質性研究的方法來蒐集資料,探討教師成長團體形成的源由與運作歷程,以及在運作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經過將近三個學期的現場參與與資料蒐集,分析、歸納相關資料後,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教師成長團體的形成源由有二:1、過去綠園在教師專業成長活動經驗的累積;2、園長為增進教師專業知能,進而促使教師成長團體的組成。 二、在成長團體運作歷程方面:1、本研究之教師成長團體所經歷之階段有:醞釀階段、嘗試階段、發展階段;2、成長團體運作的形式有:讀書會、主題中心、主題報告、問題導向;3、成長團體所討論的內容主要以課程、家長、教師、幼兒等四大議題為主。 三、教師成長團體在運作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為:行政事務的干擾、教師工作繁重、讀書會形式中閱讀不確實、團體中的討論僅止於分享層次。 四、教師成長團體所帶來的影響:提昇專業知能、促進專業交流、激發學習動力、增進教師對彼此與環境的瞭解以及產生團體的促動力量。 五、影響教師成長團體之因素:園長促發、行政力量的支持、行政事務的干擾、專家的協助、過去專業成長活動經驗的累積、由教師主導成長團體的發展、相同組織的團體成員。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研究對象、教育相關單位以及後續研究等,提出相關建議做為參考。
  • Item
    國小種子教師在學校推動家庭教育課程之經驗研究
    (2016) 邱筠芝; Chiu, Yun-Chih
    本研究旨在探究參與青少年幸福家庭課程種子教師在學校推動家庭教育之經驗,以深度訪談法訪談六位參與培訓之新北市國小教師,從教師專業成長的角度探討種子教師在培訓前、後在學校推動家庭教育的歷程變化。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青少年幸福家庭教育課程培訓前,種子教師以自身家庭的經驗、學經歷及實務工作上的背景經驗,來建構自己在學校推動家庭教育的能力;種子教師多依賴自己的摸索和對家庭教育的認定,於學校進行家庭教育的推動,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家庭教育增能管道的不足,也讓種子教師難以強化自身的家庭教育知能。 二、在青少年幸福家庭教育課程培訓後,種子教師因著對家庭教育專業成長的需求感,態度從消極到積極;家庭教育課程技能的習得,讓種子教師有身體力行的和反思的機會;除了來自學生課程中的持續回饋鼓勵,種子教師再次肯定同儕與行政組織的支持,雁行的力量勝於單飛;藉由提升了自己家庭教育知能的專業,體會到家庭教育的價值,種子教師更願意化被動為主動,持續、完整有系統在學校推動家庭教育,賦予未來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更多的期待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