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Item 支鏈胺基酸與肌酸增補對耐力運動與瞬發力運動之貢獻(2010) 林芷筠; Chih-Yun Lin本研究探討支鏈胺基酸與肌酸增補對於訓練良好之徑賽運動員進行耐力與瞬發力運動之影響。在本雙盲研究中,召募12位男性徑賽運動員(20.3 ± 1.4歲,174.0 ± 6.0公分)進行三個試驗(1st試驗:支鏈胺基酸增補與耐力運動、2nd試驗:肌酸增補與耐力運動、3rd試驗:肌酸增補與瞬發力運動)。在1st試驗及2nd試驗中,支鏈胺基酸或肌酸增補前、後,分別執行相同之耐力運動(耐力試驗:65-70%最大保留心跳率之60分鐘跑步)。在3rd試驗中,肌酸增補前、後進行相同之瞬發力運動(瞬發力試驗:100公尺衝刺)。於各個試驗中,支鏈胺基酸(白胺酸54%、異白胺酸19%、及纈胺酸27%)或肌酸增補劑之攝取皆為每人每日12克,且均為期15天。本研究測量身體組成、握力、血漿葡萄糖、乳酸、支鏈胺基酸、天門冬胺酸、麩醯胺、丙胺酸、游離色胺酸、次黃嘌呤與尿酸,以及尿液羥基脯胺酸、三甲基組胺酸、尿素氮及肌酸酐為研究依據。 研究結果顯示,在耐力運動試驗中,支鏈胺基酸增補後,未改變受試者之身體組成,肌酸增補後,顯著增加受試者之體重 (p<.05),並有增加除脂體重及身體總水重之傾向。不論有無支鏈胺基酸或肌酸增補,對於握力表現皆無促進之作用。支鏈胺基酸增補顯著促進運動後恢復期血乳酸之清除 (p<.05)。進行耐力運動後,肌酸增補顯著降低運動後恢復期血乳酸之濃度 (p<.05)以及血漿游離色氨酸/支鏈胺基酸之比值 (p<.05)。支鏈胺基酸增補與肌酸增補(2nd試驗)均有增加血漿天門冬胺酸濃度之傾向,同時也有降低血漿麩醯胺、次黃嘌呤與尿酸濃度之傾向。支鏈胺基酸增補或肌酸增補(3rd試驗)後,皆顯著降低血漿丙胺酸濃度之恢復值 (p<.05)。支鏈胺基酸增補後,尿中代謝物並無顯著改變。不論在耐力運動前或瞬發力運動前,肌酸增補皆顯著降低血漿嘌呤代謝物與麩醯胺、尿液三甲基組胺酸與尿素氮濃度 (p<.05)。然而,在100公尺衝刺後,肌酸增補後之尿液羥基脯胺酸濃度顯著增加 (p<.05),但在耐力跑步後,肌酸增補則不影響尿液羥基脯胺酸濃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訓練良好之運動員增補支鏈胺基酸或肌酸後,可節省耐力運動中肌肉肝醣及維持體蛋白,並具有降低肌肉中嘌呤核苷酸循環活性之作用。但肌酸增補有可能導致瞬發力運動員體內膠原蛋白之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