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Item 以24小時飲食回憶驗證懷孕婦女飲食頻率問卷之效度(2015) 陳彥妤; Chen, Yan-Yu本研究於台灣北中南三區特定醫院婦產科門診收案,採用樣本為245人。於懷孕期間以面談、電訪和郵寄等方式收集問卷,使用孕期所收集之5份24小時飲食回憶(24-hour dietary recalls, 24HDR)作為基準,檢測常用食譜為選項的餐次飲食頻率問卷(meal-based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在孕期婦女營養攝取之效度(validity),並探討此FFQ在國內孕期婦女營養評估之可行性。師大食品營養素資料庫第二版(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Food and Nutrition Management System 2,NUFOOD.2)進行運算,再用SPSS 19.0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除了油鹽糖醬類無法比較外,兩方法的主要熱量食物分類一致,依序為:全榖根莖類、豆魚肉蛋類、湯飲奶類、水果類、蔬菜類、零食點心類。FFQ相對效度檢測,熱量及營養素除了維生素A和維生素B12外,FFQ攝取量皆高於24HDR。皮爾森相關係數從膽固醇0.13到鈣0.22,營養密度從飽和脂肪酸0.13到膳食纖維0.23,24HDR熱量校正FFQ後從飽和脂肪酸0.13到蛋白質0.73,大多呈顯著正相關。合併為3個餐次後,24HDR和FFQ的餐次熱量分布為:早餐23%和20%,午餐38%和40%,晚餐39%和40%;醣類分布最為一致,早餐21%、午餐40%、晚餐39%。餐次分布皮爾森相關係數從晚餐熱量0.13到早餐脂肪0.26,餐次營養素密度從午餐脂肪和晚餐熱量0.13到早餐脂肪0.31,餐次熱量調整從晚餐熱量0.13到午餐熱量0.42,其中24HDR熱量校正營養素為良好調整方法。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熱量和營養素之散布點多落在可接受範圍內(limits of agreement, LOA= 95% confidence interval),FFQ在較高及較低攝取量與24HDR差異較大,而營養素攝取百分比則較為固定。 經24HDR熱量校正FFQ調整後兩方法相比,熱量與營養素的皮爾森積差相關71%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7;淨相關74%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8;斯皮爾曼等級相關68%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30。餐次分布的皮爾森積差相關67%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0;淨相關67%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0;斯皮爾曼等級相關67%達顯著正相關,平均相關係數為0.21。FFQ雖然會高估大多營養素的攝取,但經24HDR熱量校正後之相對效度為佳,營養素所占熱量百分比亦和24HDR相似,故此FFQ能做為評估台灣孕期婦女營養攝取之有效工具。 關鍵詞: 飲食頻率問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24小時飲食回憶(24-hour dietary recalls)、效度(validity)、懷孕婦女(pregnant woman)、營養攝取(nutritional intake)、餐次(meal times)Item 建立國人n-6及n-3脂肪酸膳食評估運算方法(2013) 劉育豪; LIU, Yu-Hao目前國內少有針對膳食n-6及n-3脂肪酸進行探討,而國際間在分析膳食n-6及n-3脂肪酸時,其加總項目並無一定論;在n-6/n-3攝取比值方面,則因臨床數據不充足,建議值的訂定仍需要有更多研究進行探討。本研究目的在建立本土的n-6及n-3脂肪酸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以及藉由24小時飲食回憶及飲食頻率問卷,了解國人n-6及n-3脂肪酸攝取狀況及飲食型態,同時檢測兩方法之相對效度,並進一步模擬出符合n-6及n-3脂肪酸建議量之飲食型態。 本研究受試者主要來自民國98年11月至民國99年3月,於臺北市立婦幼醫院招募之孕婦,並於民國101年4月至12月(其新生兒滿2歲時),在詢問婦女後續受訪意願下,同時並進行配偶的招募,共針對36位幼兒父母(父母親各18位)進行研究分析。利用24小時飲食回憶及飲食頻率問卷,收集幼兒父母的整日飲食內容,並運用本研究室研發之運算系統NUFOOD.2進行分析。本研究同時建立n-6及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資料庫,以精進n-6及n-3脂肪酸攝取量之估算,資料收集為將運算系統NUFOOD.2內建之733種食物原料,增設8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並完成數據補遺,其脂肪酸分別為C18:2 n-6、C18:3 n-3、C18:3 n-6、C18:4 n-3、C20:4 n-6、C20:5 n-3、C22:5 n-3、C22:6 n-3。為模擬「達到n-6及n-3脂肪酸建議攝取量之飲食型態」,本研究另利用受試者之24小時飲食回憶資料,進行飲食型態之調整。統計分析以SPSS 20.0進行處理。 結果發現,在24小時飲食回憶評估方面,成人每日平均熱量攝取為1983 kcal,蛋白質77 g、脂質70 g、醣類260 g,各占總熱量攝取的15.7%、30.9%、53.4%;在n-6及n-3脂肪酸的部分,n-6脂肪酸21614 mg、n-3脂肪酸2544 mg、n-6/n-3比值為8.9。而在飲食頻率問卷評估方面,成人每日平均熱量攝取為2848 kcal,蛋白質109 g、脂質123 g、醣類327 g,各占總熱量攝取的15.1%、38.2%、46.7%;在n-6及n-3脂肪酸的部分,n-6脂肪酸35359 mg、n-3脂肪酸4446 mg、n-6/n-3比值則為8.1。分析本研究受試者n-6及n-3脂肪酸主要食物來源,則發現最主要來自於植物油類、牛肉類、蛋類、豬肉類及魚類。在食物攝取份量及頻率上,植物油類每日平均攝取34.8 g(約6茶匙);牛肉類每日平均攝取16 g(約1/4個掌心大),平均每月攝取1.8次;蛋類每日平均攝取46.7 g(約1個),平均每週攝取3.1次;豬肉類每日平均攝取77.0 g(約1個掌心大),平均每週攝取2.4次;魚類每日平均攝取18.2 g(約1/4個掌心大),平均每週攝取1.9次。針對24小時飲食回憶及飲食頻率問卷,進行兩方法之相對效度分析,結果發現,若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則EPA及DHA呈顯著正相關(p< .01),相關係數分別為.53及.48;若以斯皮爾曼等級相關分析,則是DHA及n-6/n-3攝取比值呈顯著正相關(p < .05),相關係數分別為.45及.37。其次將飲食頻率問卷資料以24小時飲食回憶熱量校正(calibrated FFQ),則發現兩方法之相對效度,除了C18:3 n-6及C18:4 n-3統計上未達顯著以外,其餘脂肪酸皆呈現顯著正相關 (p < .05),相關係數介於.37到.73之間。在飲食型態的部分,若將受試者六大類食物調整成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份量,並在豆魚肉蛋類替換入12公克(約1/4掌心大)的鯖魚,或是95公克(約一個手掌大)的鱈魚,在油脂類則是替換入1茶匙的芥花油,則必需脂肪酸C18:2 n-6及C18:3 n-3可達到臺灣建議之總熱量4-8%及0.6-1.2%,EPA及DHA總量則可達到日本官方建議之1000 mg,n-6/n-3攝取比值則降至5.1-5.3。 由結果顯示,飲食頻率問卷所評估之脂肪酸攝取量,相較於24小時飲食回憶,會有部分高估的情況(p < .05)。在受試者的飲食型態發現,必需脂肪酸C18:2 n-6及C18:3 n-3的主要食物來源以植物油居多;而EPA及DHA主要食物來源以魚類居多,此結果與世界衛生組織(2008)的主要食物來源報告內容一致。經過24小時飲食回憶之熱量校正後,更能呈現出飲食頻率問卷的良好相對效度;說明在以飲食頻率問卷進行膳食評估調查時,宜再收集受試者之24小時飲食回憶資料,以協助後續相對效度分析之校正。在模擬「達到n-6及n-3脂肪酸建議攝取量之飲食型態」的部分,將受試者之飲食型態調整成新版每日飲食指南的型式後,僅須再提高富含EPA及DHA魚類的攝取份量,以及增加富含C18:3 n-3植物油的使用份量,即可達到n-6及n-3脂肪酸建議量;而模擬後之n-6/n-3攝取比值約為5,此結果或許可以作為國內實踐n-6及n-3脂肪酸建議攝取量之n-6/n-3建議攝取比值。 基於適當的n-6及n-3脂肪酸攝取量,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及發炎相關疾病的嚴重性,針對國人n-3脂肪酸未達建議值的現象,建議提倡民眾提高富含EPA及DHA魚類的攝取份量,並增加富含C18:3 n-3植物油的使用份量,以維護國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