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006
Browse
5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2008年臺灣政治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三)(2009-12-18) 陳佳宏Item 日治中期至二二八事件前後臺灣之認同糾葛(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09-03-01) 陳佳宏日治初期臺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絕大多數的人無奈地選擇現實認同,但有些人的情感認同上還是遙遙託付於祖國原鄉(清帝國→中國)。到了日治中期,臺灣精英領導社會運動向日本爭取權利時,或者由於本身自信不足,或者日帝國的力量過於巨大,一些臺灣精英常必須援引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來與日本抗衡。然而,這類存在慨念裡的祖國圖像,畢竟與中國實體差距頗大,臺灣人往往對中國政治的詭譎與深沉,諱莫如深,甚至一無所知。因此,除非遠離臺灣,前去中國發展,否則臺灣人歸結還是僅能與日本人合作。不過,隨著日本與中國之衝突不斷加溫,日本當局自不能容忍包括臺灣人在內的帝國子民懷有貳心。於是在「皇民化」-日本認同之集體催眠的氣氛中,不惟中國認同頓遭扼抑,戰時的臺灣主體性同等面對沉重的壓抑。二戰的結果,使得臺灣人的「日本化」功敗垂成,但新的中國政府又以極其強勢的姿態君臨臺灣,臺灣主體性不是遭到再次的重擊,便是在中國認同的羽翼遮蓋下而被遺忘。未料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發生,翻轉了這股臺灣人的認同歸向,將日治中期以來「自治」的訴求,重新導引至追求臺灣主體性的臺獨認同。本文便試圖以「二戰結束」與「二二八事件」爲兩個歷史轉折點,以臺灣精英爲討論重心,分析其間臺灣之認同糾葛。Item 殖民、再殖民到解殖民(2008-11-08) 陳佳宏Item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因應與策略(2009-12-08) 陳佳宏Item 「四二四刺蔣事件」與海外台獨運動之分合(2008-04-26) 陳佳宏Item 數位資料庫中的輿論之分析(2009-05-15) 陳佳宏Item 美麗島30周年(國立臺灣圖書館, 2009-12-01) 陳佳宏Item 文創產業「創作端」的關鍵成功要素(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 2009-04-01) 陳佳宏本文透過考察日治中期公學校畢業生在社會上的狀況,重新思考日治時期新教育的社會意義。1920年代以後,學校體系整備,就學人數也逐漸增加。臺灣總督府或教育關係者的預想是,大部分臺灣人只要公學校畢業即可投入職場,但是對選擇接受新教育的臺灣人來說,可能很多人正想藉此擺脫農民的位置, 兩者之間出現了相當的落差。公學校教育為畢業生帶來不同的生涯發展,農村中從公學校畢業的人,至少有20%的人日後得以脫離農業等依靠勞力的傳統生業。臺灣社會逐漸認識到,學歷是可以證明自己能力的證明書。有學習意欲的臺灣兒童,爭取自己進入近代學校的機會,以公學校為起點,一階一階的取得更高學校的入學資格,或是以此學力/學歷為基礎,嘗試正規升學管道以外的學習機會,以便能在社會上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雖然整個日治時期,自公學校畢業的人還不是多數,但是他們對自己所受的新教育抱著自豪威。他們之中有人繼續升學,甚至留學,成為知識菁英;更大多數的人雖然沒有繼續升學,但他們充分發揮公學校所學習的知識、能力,或善用公學校畢業的學歷資格,在社會上活躍。這些沒有繼續升學的公學校畢業生,提供我們重新思考日治時期新教育的社會意義。Item 日治時期「公學校畢業」的社會史意義(2009-12-05) 許佩賢Item 褒揚及忠烈祠祀榮典制度之研究(2007/07-2008/03) 蔡錦堂; 鄧文龍本計畫將從史料去探討中華民國的褒揚及忠烈祠祀制度建立之歷史沿革、歷史意義與立法精神,其次配合與國外相關榮典制度的比較,以及目前國內狀況的調查,檢討現行褒揚法規與忠烈祠祀制度的合理性與妥適性,最後提出關於褒揚及忠烈祠祀的建議方案,供政府機構參考之用。